[写在前面]
这么多年,伴随着岁月流逝,我也写了许多文字,这些文字中有诗、有词,也有随想和杂感,积攒下来也是不少的,其中也有自己认为写的还算可以的文字,对此,有必要总结一下,把那些认为还可以的文字拎出来晒一晒太阳,凉干了,串起来,将来也可结个集子什么的。与其将来要做,不如现在就做,那么就从《我的人生目的》这一篇开始。
在朋友圈里晒文字总的有一个标识,就像[一词一小评]、[一诗一小议]那样,以便于归纳。我看就定为[沈园文字]。不说是作品,而说是文字,因为是不是作品,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这些是我写的文字。

001我的人生目的
回忆自己人生的过往,点点滴滴,一些事、一些人在我的脑海中,有的有趣,有的温馨,也有的让人感悟,于是就有了一个冲动,我想用文字将它们描述下来给自己留作纪念。
前几天,媳妇看到了我的文章,就在QQ空间上留言:“文笔不错!都说人老了就爱回忆,你还没有到五十呢!”其实,这与我的年龄无关。我在回复中写道:“我想如果一周写一篇,那么一年就是54篇,10年就是540篇,15年就是810篇,近百万字,够一部长篇小说了。在这百万字里,怎么说都会有那么二三百篇还可以说得过去的文章,把这些还可以的文章结集,也至少20万字,够一本书了。哪怕不去出版,自编一书,将来给自己的外孙女或者外孙子作为写作文的范文也是可以的。即使不是这样,文字运用终究是一种表达方式,能够熟练运用这种表达方式也算是掌握了一门技能。老话说的好,技不压身!有了时间,总不能让时间白白地从自己的身边流过吧,既然时间终要流逝,那就让它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一点贡献,不论价值大小,只要增值就行,更何况做这个事比现在买中国的股票更有意义。”
人们常说“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有没有来世?我不知道,也不去想,只想着自己的这一生应当去做些什么。前半生已经过完,你说是风风雨雨也好,坎坎坷坷也罢,总之它已经成为了过往。过往的岁月不是名胜古迹,也不是什么风景区,哪一个有趣,过几年可以再游览一番。就连孔夫子都站在小河边慨叹:“逝者如斯夫!”更何况我们这些小人物呐。
说到了岁月,我想起自己曾经读过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时间控制》,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是一套丛书中的一本。那套丛书在当时也很好,因为每本书售价都是五角钱,所以出版社给丛书起名为《五角丛书》。在《时间控制》这本书中,共有二三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可以称为是一篇“文章”,文字很精彩,有理有据有哲理,在用词造句方面也非常生动有趣,至今还可以作为高考作文写作的参考书。我在这里把文章二字加了一个引号,是因为这本书不是一个作文集,而是一本讨论时间的著作,当时称为时间学,是专门研究如何控制时间的。能把一本专门讲时间控制学问的书写成了美文的集子,并让我爱不释手,将其保留至今,可见这本书作者的文笔有多好!花五角钱买了一本这样的书,不但给了我控制时间的概念,还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我认为非常值,远比孟非写的《随遇而安》要好的多。所以说,一本书的价值高低,不在于其价格,而在于它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什么。
我们都说时间是不可逆的,苏格拉底也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我的眼里,岁月都是由一点一滴的时间堆砌而成的。在这里,我用了“堆砌”两字,没有流动的意象,只有固化了的表述,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过往的岁月犹如雕塑,我们是那工匠,时间是雕塑的材料,而情感和智慧,就是我们手中的锤子和刀笔!
让自己的岁月成为一个动人的雕塑,无论它有多大,那怕只是后人颈项上的一个小而美丽的挂件,那也值!这就是我的人生目的。

002 对旁边的僧人说
我站在敦煌的千手佛前,
对旁边的僧人说——
“众僧!
世上的万物都在燃烧,
沙土在燃烧,
星晨在燃烧,
地壳之下的岩浆在燃烧。
有形的在燃烧,
无形的也在燃烧。
你们看啊!
那眼中的烈火,
有怨恨的,
有渴望的,
有情欲的,
而那最后的一个,
它是死亡!
众僧啊,
我的声音在燃烧,
我的知觉在燃烧,
我的肉体也在燃烧,
无论快感或者痛哭,
亦皆燃烧!”
(我在荒漠的戈壁中行走,
相随的是一峰瘦弱的骆驼,
它的铃铛声声,
从远古的楼兰,
到歌中的大板城。)

003 说死
今天想到死这个字,不是我感到悲观厌世,而是媳妇打电话说她的三姐去逝了。三姐患癌症多年,过完这个春节,她平静地走了,没有丝毫的痛苦。我在电话中安慰媳妇:“这对于三姐是解脱,都尽力了,死,也是一个归宿。”
《列子·天瑞》中说:“死者,人之终也。”人是终有一死的,因为有生,所以有死。这如我们所走的路,有起点,就一定会有终点。死,谁都回避不了,它也是每个人的归宿,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要如此。
死字从歹从匕,歹意为“人亡”,而“匕”本义为“食物”, 是装殓死者时置入嘴里的“饭含”,寓义为死者上路饯行。所以,死是“亡者衔食北去”了。《白虎通》说:“死之言澌,精气穷也。”故《释名》曰:“死者,澌也,若冰释澌然尽也。”也就是说,人如一块晶莹的冰,立于世上,终有化成水的那一天。如果你要长生不老,那么只有生活在白雪皑皑的昆仑之中,怪不得那里是王母娘娘主宰的世界呢!
前天的深夜,我与好友电话聊天,他谈到安乐死,并对我说: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得了不治之症,并且很痛苦,他就去安乐死。对此,朋友也与自己的女儿探讨过,他的女儿表示赞同和理解。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但是,对于自己的死,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其实,人的一生如几何中的线段,两端是生与死,中间的则是活。一个人的生与死并不重要,而最重要是活,只有活的有意义,才会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004 思念
岁月的河流
或者距离的山峦,
都不能阻挡思念的脚步。
“其实,
它傻的如电影里的阿甘
不停歇地奔向大海的岸边。”
思念,
用真情、黑夜和流淌的苦涩
描绘着自己。

005 我把月亮摘下来
我把月亮摘下来
用山中的泉水
洗净
夜深时
你的身影
在月亮之中

006 秀你自己
今天我看了一档电视节目,是在网上看的,这个节目是安徽卫视办的《超级演说家》,感觉挺好。
我是不经常看电视的,偶尔出差时会在宾馆的房间里看一看。现在电视中的选秀节目很多,我所知道的就有《超级演说家》、《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声音》、《舞出我人生》、《黄金100秒》、《星光大道》。对于最热播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来说,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是一档选秀节目,其不同的是节目中的男女嘉宾,既是选手,也是评委。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行为或活动都类似于选秀,比如找工作,比如升职,比如谈对象,再比如办企业、开店等。所以,我觉得把“选秀”二字倒过来变成“秀选”则更有意义。这就是你来“秀”自己,把自己的美和好展示出来,评委、用人单位、部门领导、顾客、男(女)朋友则用评判来“选”,适合的留下,不适合的离开。
努力秀自己,也可以赢得未来的机会。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说一句话——“推销自己”,并且一直用这个理念去激励自己创办独立于学生会之外的社团——三新俱乐部(TNC),当时被同学们嬉称为“炸药”。暂且不论“炸药”的威力如何,但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我用一篇《浅谈高等技术院校的教育改革》赢得了校长的注意,因此,他为我提供了留校和去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工作的机会。今天看的《超级演说家》也是如此。其中有一位参赛选手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孩,她是一位盲者,也是一位舞者,脸上永远都是微笑。微笑是最动人、最美丽的语言,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微笑会带来好运。虽然女孩没有赢得三位导师的选择,但是,她却用自己的故事和期望打动了主持人乐嘉,为自己的未来开启了一扇门。
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自企业注册成立之日起,它就注定了要去努力创造利润,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或产品。如果只是为了赢利,而不去满足顾客的需要,最终还会被社会所抛弃。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秀”,秀它的产品,秀它的服务,以及它的管理和才智。只有“秀”的好,各类资源才会向这里汇聚,企业才能越办越好。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善于去“秀”自己,把自己的美和爱秀出来,高兴别人,也高兴自己。通过这样的秀,你一定会得到快乐的生活。人们常说:人生有十分,七分是苦涩。每个人都渴望着幸福,与其在渴望着,还不如每天都去赞美自己,赞美自己做了一顿美餐,赞美自己读了一篇美文,赞美自己学会一个优美的舞姿或歌曲。就是练一练太极或广场舞,也是在“秀”自己,秀自己的好心情,秀自己的好身体。人只有善于去秀自己,有一颗善秀的心,才能保持良好心态,为自己生活的房间摆上一束阳光的花朵。
我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一位美丽的少女在画面中起舞,她的舞台也在不断变换,而片中的主题是“梦想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那么,就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天,努力去秀,把自己的美和好呈现在时光的舞台之上!

007 城里的雾霾
在城的中心
在楼宇之间,在街的公园里
烦恼的忧郁
把轻盈的雾
弄得犹如怨妇
那是人间的迷茫
在欲望和贪婪之中
漂浮
在大街与小巷之间
追逐
不安与梦想
在每一个无风的季节里
重复着没有台词的
戏剧
心的容颜
永远都在幻境里
似真非真
难道永远都是
一个没有台词的戏剧?
这灰色的
犹如怨妇的
城里的雾霾
还在我们的人间

008 西江月
雾重风寒初晓,一船晨梦铺江。山青不见待朝阳,唤醒千层细浪。
昨日月圆花好,今夕雁去潇湘。又听人唱《桂枝香》,疑是金陵城上。

009 临江仙•感怀
往日悠悠多少事,繁华洗尽心空。云烟旧梦已无踪。春随花落去,月伴水流东。
渔火孤舟江上客,一壶浊酒尘风。星光不问老来翁。三更疏雨冷,倚杖对飘蓬。

010 说包容
当年大学毕业时,父亲曾对我说过三句话,第一句是一个好汉三个帮,第二句是你混身是铁能打几个钉,第三句是当你决定去做一件事时,如果这件事放在自己身上也能过的去,你就去做。这是父亲唯一一次对我谈如何去工作,我也曾在外企管理人员培训时讲过这三句话。其实,这三句话只有建立在包容的心理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如果没有包容根植于心,这三句话也就成为了空话。
包容,语出《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意指容纳,其同义词还有宽容。我认为宽字更有意义,如果没有宽阔广大的胸怀,就谈不到包容,可以说一个人的心应当是先宽之后才能容下应容之事之物之人,故可以这样认为,宽容二字是因和果的组合,而包容仅是一个结果,包字是对容的意象性的形容和修饰。
记得我最早认知包容这个心态素养的是通过两副对联。一个是乐山凌云禅院中弥勒佛坐像两旁的对联,上联是: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下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另一副则是“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乘船。”当时自己很小,无心成佛,只是梦想着做官,有治国、平天下之志,也曾把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以明其志。后来自己没有走入仕途,今天想来,“治国、平天下”的前面还有“修身、齐家”两项,修身与齐家都没有做好,又怎么能够做到治国平天下呢!也更谈不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了。不过也好,现在看到、听到那么多官员抑郁了,感觉自己心中还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境,是很值得庆幸的事。这也算是一种包容吧,是对自己过往人生的宽容,或者宽恕。
包容是一门学问,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伏尔泰就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在这部著作中,他概括了对卡拉事件的看法,阐述了自己的宽容思想。美国学者迈克尔•沃尔泽也写过一本《论宽容》,这一本《论宽容》却不是讨论人际交往中的宽容,而是论述政治、社会意义上的宽容,是他1996年在耶鲁大学开展耶鲁项目中关于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经济学所作的讲座汇集。无论怎样,包容或者宽容都是伦理层面的,而在伦理方面的论述,最伟大的还是属于中国的孔子,他是把伦理做为一个社会理想来构建的。在这个理想之中,最高的宗旨是仁,支撑仁的构架的,则是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其中与包容有关的就是恕。
《说文》曰:“恕,仁也。”《声类》曰:“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曰:“以己量人谓之恕。”《礼记•中庸》注曰:"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论语•卫灵公》中则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父亲当年用自己的语言感悟的恕,它也是宽以待人之道。
说到底,包容是一种仁义的道德之心,它是需要用“克己”才能“复礼”的,如果没有对自我的批判和反省,要做到大肚能容难容之事也是不可能的。这就难怪纪伯伦会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的心一边流着血一边去包容万物吧,因为平凡的生活也需要伟大。

011 小议孔子仁政
前几天,我向学哥请教孟子之仁时,学哥说:“一是像孟子一样,信奉人性善;二是像老子一样: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对于学哥提到的老子认识,我一时不得其解。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时,一是想了解它、认识它,二是想看一看其中有什么有益的东西能为我所用或者有所启示。也就是说,除了对古代文化思想有阅读这个过程自我体验之外,还有一个古为今用的目的,想要“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
我是搞企业管理出身的,管理一直是我长期以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很大动力也是源于管理这个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凡是和这个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内容都比较关注。我记得在《礼记·哀公问》中,哀公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对于这段史记,因为是策论,和治理有关,故此很感兴趣。
通观孔子给哀公的策论,他是从爱人这一个基点出发的,并逻辑推理回到己身之上。这里的"爱人”是指爱他人,而不是爱自己,通过爱他人而最终达到爱自己的目的。因为是对鲁哀公这治理者说的,所以这爱人就主要含有爱民的意思,通过从爱民这理念出发而达到治理天下,并在这个过程之中完善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整体上来说,孔子主张的是推行仁政,这里的爱人就是仁。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对话,哀公问政孔子,肯定是从自己这点出发的,是为了达到自己治理天下的目的,这是“为己”,算是想要达“自私之利”。孔子则主张:要到哀公的“自私之利”,必须要爱他人,要先满足他人的需求,从爱人这个基本点出发,才能够达到真正获得一己之利。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是孔子道德实践的入手处,他在说“己”之时,却把真正的着眼点放在“人”上,要解决“己”的问题,要先解决怎样对待“人”的问题。在治理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要只想到自己要对人做什么,而要想到这样对人是不是正确的。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始终是考虑别人、他人的立场,就是“恕”,而“恕”说到底,就是他人优先,以他人为重,要从他人的需要和处境考虑问题。从这一点上去思考,也许我们就能搞懂了老子的“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明白了老子的话以后,我不禁又想起朱熹在《四书集注•孟子》中说的一段话:“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这里的人与孔子那段话中的人是不同的,这里人是指自己或者每一个个体的人,朱子评说孟子理论是人性本善的,说孟子认为仁爱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但是趋利之心也存在每个人的身上,这就是人的私欲,人的私欲也是普遍存在的,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一叶障目,要承认这个客观存在。
结合孟子和孔子的观点来说,我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存人欲,存己欲;灭人欲,灭己欲。”也就是说,一个执政党,必须要首先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精神需求出发,不断提高党的自身建设,保国安民,发展社会经济,才能够达到天下大治。否则,民可载舟,也可覆舟。我想这就是孔子仁政在正反两个方面所给我的启示吧。

012 杂说“士”
今天读了台湾历史学家许倬云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及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此文中有一个小题目,这个小题目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从“巫”到“士”。题目有“士”,但下文中却不见一个“士"字,只是简单地把知识分子定义为“读书人”,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把“士”简单地称为中国的“读书人”。
“士”的含义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这是我读此文后立即想到的问题,但没有深究下去,恰好在准备动手做晚饭的时候,我看到自己非常崇敬的学哥一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把自己的微信昵称改为居仁由义,这是一句成语,主要意思是“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此成语的出处在《孟子•尽心上》中,其原文是:“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通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齐国的王子垫是在问孟子“士”要做什么事,同时也可以看出王子垫与孟子的“士”的概念外延是有差别的,孟子把“士”的概念外延缩小了,标准上升到了儒家的高度,并用这个概念的“士”去统一齐国王子垫的思想认识。这里的“士”在许多资料中也是翻译为“读书人”,对此,我还是心存疑问,于是就用微信请教我的学哥如何理解这段文字中的“士”。学哥给了我一个他的理解:“士指有知识的君子。”他把“士”称为君子,只不过这个君子是有边界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有知识,也就是说要读过书或听过书,为什么说听过书呢?在古代,有的知识、历史是通过说唱传播的,既使在近现代,有的说书人不认识字,但也能说古论今,这些知识不是读来的,而是口口相传听来的,所以说“读书人”中的这个读字是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看”这一个方式的,其中还有“听”这个方式。从学哥的概念理解中,他的“士”也多少有一点侧重于“读书人”这个大的范畴,是这个大的范畴内的君子部分,对此我还是不太满足,于是就进一步去查阅资料,想搞清楚什么是“士”。
“士”在上古为掌刑狱之官,在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是卿大夫的家臣。在《管子•小匡》中则把“士”归为四民之一,其中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管仲生于公元前723年,约死于公元前645年,也就说管仲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初期阶段,这里的士应该不是全指读书人,很可能更多的是指卿大夫们的家臣。在春秋末年以后,士才开始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称谓,大约在秦代以后“士农工商”这四民之中的“士”才成知识分子的专属称谓,故《淮南子》说:“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汉代的《白虎通》说:”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汉书》说:“学以居位曰士。”《后汉书》说:“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可见到了汉代,士是专指有知识的才智之人。
在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划分是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的。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总共295年。一说止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分晋。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而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也就是说孟子死后的68年战国时代结束了,如此算来孟子思想完善的时期基本上靠近在战国末期。荆轲刺秦王是公元前227年的事,这与孟子死时相差62年,虽然我不知道荆轲生于何年,但死时总是要大于20岁吧,那么再减去20,有荆轲的时代与有孟子的时代也就相差了40来年,那么这个“士"也可能不仅仅指读书人了。从《孟子》这段文字中,居仁由义也主要谈两个方面,一是内心修养,二是行为准则,这两点带有普遍性,其举例中也有杀无罪之人为不仁也,反过来了说,杀有罪该杀之人不属于不仁。荆轲刺秦王,是认为秦王有罪该杀,故杀其是仁义之举,从这个角度来看,荆轲也是士。在易水边,荆轲就是吟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个诗句诀别而去的,能够吟唱出自己的诗句来,这个壮士绝非是没有知识的死士刺客。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中就写道:“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由此可见,荆轲不但会击剑,而且还是有谋术的读书人。按孟子的士之“居仁由义”的标准,中国历史上第一刺客荆轲也可以称为孟子心目中的“士”,对此,我们也应该记住陕西咸阳荆轲墓上的那幅墓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也正如我的学哥所说:“孟子说尚志的士,不是一般的士。助纣为虐的家臣走狗打手,即便有知识,也不是孟子眼中的士,因为这些人不尚志。”我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学术风气不正的学者,即使身披院士的大衣,高居名校的高位,我们也可以说这类人是读书人,但绝不是士,如果说这类人是中国的士之一,那么就是对士的侮辱,因为这类人根本没有达到“居仁由义”这个士的标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在当下,士之志确实是任重而道远,也祝愿我的学哥在他“居仁由义”的弘毅之志下一路走好,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拥有更多的士子,让中华民族的未来更加充满光明。

013 忆秦娥
秦箫咽,萧郎梦断秦宫月。秦宫月,千秋山色,万年情别。
玉皇顶处秋风烈,山村漫道情难绝。情难绝,落阳西照,故国楼阙。

014 蝶恋花•问道
天下昏鸦落老树,春去秋来,几度风和雨。江上楼台铜雀舞,何人打坐佛佗处?
千古风流尘与土,踏入空门,朝暮闻钟鼓。过眼云波心念去,山中坐望人间苦。

015 蝶恋花•有感女同学老照片
云轻绿肥杏花小,燕子飞过,枝上乡音绕。园中亭外尽芳草,又忆旧时佳人俏。
网上情牵往事道,往事如风,网上丽人笑。笑语江山伴渔樵,世间岂只有二乔。

016 心绪
驱散烟雾,打开了门窗,让寒冷的风吹进我深夜的房子。
幽静的山谷,飘落着雪花,我的脚步在雪地上,踏乱了宁静的夜晚。
是的,该是离去的时候了,我应当微笑着,转身离去。当黎明的薄暗在梦中来临的时候,我也要轻轻地说:“我的诗句不在了!”
是的,我应该离去,我会化作一缕轻云,在清晨醒来的时候,那一刻,只有窗外的风铃,它会看到我伴着晨风而去。
是的,我应当离去了,在离开的时候,我要乘清纯的月光,最后看一眼那盏屋檐下的风灯。此刻,如果我是一个梦该有多好!这样,我就成了永远的回忆。
生活的日子永远都在流动,而当山谷的清泉问我:“爱在哪里?”我会告诉它:“爱在灵魂里!”
我独自走在白雪覆盖的山谷中,幽深的夜晚把圣洁的清雪撒落,像一段影片中的蒙太奇。
那纯真在幽静的黑夜里伸展,其中也有些孤独的伤感,流动在我的心底。
寒冷的风,飘过来,又飘过去,而满地的白雪却静默无语。
我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走过山谷中的雪地,那看不清楚的黑暗,也许就是归宿。
静静地伫立在飘落雪花的山谷之中,我回头去看走过的雪地,弯弯的一串脚印已伸向沉沉的黑夜,那是洁净的天地把它们永远留住。
我在这偏僻的山村里消磨着时光。我熟识这里的每一棵花草和树木,而现在,我累了。
那几棵深爱的柳树已没有了绿色的枝条,在微寒的风里,默默地把根伸到了泥土的深处。
在过去飘飞的日子里,它们婀娜的身姿,曾拂去我疲惫的尘土,而我,也在落日的余晖里,把诗句写满每一片绿叶,然后,再轻轻地撒落在深秋的园中。
现在是寥落的冬季,没有一点绿色相伴,那几盏孤苦而昏黄的街灯,又能给予我怎样的箴言?
我久久地凝视着它们,在这漫漫的长夜里,真的累了。

017 岁月的秒表一圈圈转动
岁月的秒表一圈圈转动
时光,也如山谷中的溪水轻流
无论向东
无论向西
都不由自己
爱也如此
星光归星光,月色归月色
风归风,山泉归山泉

018 学会去死
对于死的问题,我是从来都不回避的,也写过关于死的文章。一个人从少年、青年、中年走向死亡,这是必然的事情,由不得自己。
近年来,有几位亲朋好友先后走了,有的是久病多年,有的是一刻之间。对于久病的,多少在我的心里能够接受,他们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就像一块冰在阳光下慢慢地化为了水。而一刻之间就迈进死亡门槛的,我的心里是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直到今天依然感觉他们还在人世之间。
我们总是在想自己会慢慢变老,谁都不会去想像自己的生命会瞬间跌入断崖,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却是时有发生,让我们伤透了心。三天前,我又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我的连襟,也是我学长,突发脑溢血走了,这让我伤心透顶,面对死神,人们总是非常弱小和无奈。
年青的时候我很少去想死亡的事情,人到中年以后,生活中的死一次次走到我的眼前,面对这些死,除了伤心、感叹之外,我还有另一个感悟,这个感悟就是死也需要学习,一个人要学会去死。
关于如何去死,我想了整整三天,思来想去,认为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有得为。前三项是现实生活,谁都要躲不开,不想做都不行,而且还要保证做好,这是我们立世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想得开、有得为,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做到的,没有一定的修养也是很难达到,这不是无所为,也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到底,它是一个人心智修行的状态,有了这个状态,即使一夜之间死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我要努力学会去死,把“五得”做好。

019 爱我所有
什么是幸福?其实,这个问题是我这样年过半百的人正在品味和感悟的,同时也是女儿这些年轻人正在追问和寻求的。
记得当年在外企工作时,我经常给新加入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搞讲座,算是入职培训教育。有一次我开场就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生活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你是什么人?第三个问题是你归属哪一类?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地球,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男人或女人,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人类。听到这个三个答案时你可能认为很好笑,其实,这三个答案都很现实,也很“骨感”!因为你生活在各种资源短缺的地球上,所以,你要有竞争的能力才能生存与发展;因为你是男人或女人,所以,你终要去寻找自己的性伴侣成家生活;因为你归属人类,所以,不甘孤独而要寻求归属感,你去追寻群体合作与友善。如果一个人能够正确解决了这三个问题,那么你就获得了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当年给年轻人怎么才能幸福的答案。
我们读书学习,然后走进社会去工作、去生活,最终的目标是追求幸福。选择职业固然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和唯一。凡是都要学会变通和放下,适时的变通和放下,你才能够淡然地去选择所走的路。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人生的路上总是要去选择,如做选择题,ABCDE让你选择。其实这里没有哪一个选择是对还是错,所谓对错,是由你面对路边风景的态度来决定的。有一次,俄国作家索洛古勒看望托尔斯泰时说:“你真幸福,你所爱的一切都有了。”托尔斯泰马上纠正说:“我并不是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
记得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发明过一个词——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村上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我认为,让自己的人生走向幸福,就是要爱我所有,并善于去日积月累“小确幸”。

020 匆匆那年
当下,人们喜欢用“匆匆那年”来代表逝去的校园时光,我也感觉这四个字用的很有韵味。那美好的时光在我们记忆里是如此的弥足珍贵,我们不愿,也不忍,让其在岁月的星空中消散,真的想让它永驻。
其实,匆匆那年也如一盏灯,一盏我们童年走夜路时手提的风灯,它照亮着前方要行走的小路。
这也让我想起冰心的《小桔灯》,“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匆匆那年的真挚、纯情,却让我们倍感人世的温馨。
匆匆那年,匆匆那年……

021 空叹阳关遗址
阳关不在月明中,空有黄沙飞向东。
此处千年谁战死,一怀惆怅对西风。

022 晚秋登高望晨曦
望远晨曦处,江城岸火明。
云霞收夜色,落叶送秋声。

023 野菊
莫道秋香去,空山雨后新。
林间花怒放,尽是恋春心。

024 山中溪居
桥上看清溪,庭前做木犁。
红尘拋了去,近有野禽啼。

025 蝶恋花•悲陆游
千古英雄悲泪处。征鼓声中,多少魂飞去。可叹沧桑人不语, 知秋一叶窗前树。
过往人生风雨路。桥畔红梅,只有香如故。照影惊鸿情几许? 碧波岸柳谁能诉!

026 紧握今日
今日又要过去了,一个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今日从自己的手中流逝,犹如捧在双手里的河水,从指缝间渐渐地溜掉,那一掬水已越来越少了。
上中学的时候,我就曾背过明代的文嘉写的《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始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几百年过去了,“努力请从今日始”仍然可以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我在山西朔州有一群小伙伴,之所以称他们是我的小伙伴,是因为他们都比我小二十来岁,可以算是晚辈,但是我却一直称他们为我的小伙伴。这是一群不断进取的年青人,他们在工作、创业的同时,每日里都坚持读书、写读书心得,并有组织地开展了每天三件事活动,这种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的精神和作为深深地打动了我。记得有人说:“一件事坚持做一万天,你不成为专家都难!”我坚信他们的人生会有成功的精彩。
其实,时间之中是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在嘀嘀嗒嗒的钟表声中,只有现在这个现实的时间,一个现在消失,另一个现在出现,逝去的现在不可追回,而要走过来的现在又不是都能够紧握,如果你能紧握在手的现在都不有效地使用,那么真的是浪费生命了。
短暂的人生是一条项链,有的人戴的是金项链、珍珠项链,那条项链的每一环都是金子般、珍珠般的今日。我不想戴一条铁链或者一个绳圈死去,所以,在今日即将消失的时候,我要紧握一下今日的双手。

027 卜妻为裤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济南老汉因喝酒后骑自行车被交警罚了50元,理由是醉驾!查了一下,醉驾一般是指酒后驾驶机动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行车算作机动车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交警不会那么蠢,罚老汉的理由也许是其它违章,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搞新闻报道的人就不地道了,那可是文明人在办不文明的事。
百年来济南城里总会有奇闻出现。我记得去年曾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条微文,文章的标题是《新时代的禁裙令》,这个故事发生在济南的某个高校,校方禁止学生穿露出膝盖的短裤短裙。说其为新时代的禁裙令,则是因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为了保持文明,也曾下过不许女子穿新式裙装的禁令。
无独有偶,福建也有高校下过禁裙令,云南的也有下过此令,看来裙子的长短是当下关乎文明的大事呵! 这也让我想起曾看到的新闻,哈佛大学的男女精英们时常脱下西装革履,集体下水进行裸泳。难道这些精英们就不文明吗?其实,文明并不在于衣着的多少、长短,而在于人的心智,如果心智不文明,裙裤再长一些,行为举止也是很难文明的。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曾讲过一则“卜妻为裤”的寓言。有一位名叫卜子的人,买来一块布,叫妻子为他做一条裤子。其妻问: “这条裤子做什么样式呢?”卜子答道: “照老样呗!”新裤子缝好后,卜妻认认真真地仿照老裤子的模样,这里戳几个洞,那里抹上一些油迹,弄得皱皱巴巴、破破烂烂的。好不容易把新裤子整的和老裤子一个样了,于是她把裤子捧到卜子面前,很得意地说:“满意吧?同老裤子一模一样。”
我私下里猜想,下禁裙令的院校管理者也许就是卜妻,或者是卜妻的子孙。看来类似的事情今后还会有,因为卜妻的子孙没有绝后,因为心智还未文明的大有人在。

028 说精诚
我小时候就知道李广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李广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他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仔细一看,没料到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石头,箭头箭尾都已深入石头之中。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又试了几次,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石头。人们对这件事疑惑不解,就去请教学者杨雄,杨雄答道:“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因为“李广射虎”这个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流传下来。
那么何谓精诚?《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如此看来,诚是有度之分的,诚到精的程度就是“真”字。要想“金石为开”,则诚至“真”时才行。
我曾在外企工作过十六年,期间三次被老板选做“空降兵”。对于从事企业管理的人来说,“企业空降兵”是最危险的职业,据统计,这个职业“阵亡”率高达90%!而我却三次都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做人做事要真诚。汉朝人刘向在《新序·杂事四》中说:“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在这里提到的熊渠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有一次,他夜间赶路,忽见不远处趴着一只老虎,急忙射出一箭,跑过去一看,却是巨石,那箭镞连同箭杆、箭翎竟钻进石头拔不出来了。这个故事和李广射石如出一辙,但时间却早了700来年。这两个故事都在讲述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必须要集中精力,要有必胜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所以,我每次出征时都会在心底鼓励自己:“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
其实,精诚就是诚心诚意。诚至所达,对人则产生感动力,对事则会柳暗花明,只要你真心诚意去做人去做事,达到精诚的程度,世上还有什么疑难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029 杂说“六安教师讨薪”
这几天六安教师讨薪成了网上热议,并演变成了公共事件。初始,有图有文,我不敢妄议,因为当下之社会有图有文也未必有真相,故只能评说:“天下先有无耻之徒,而后有无耻之事。”随着信息的增加,有几处虽然可议可说,但也只能算作杂说。
六安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淮之间,东邻省城合肥。此地建置历史悠久,夏属皋陶后裔封地,故六安城又称皋城。皋陶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舜帝和夏朝初期的一位贤臣,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也算是我上下五千年文明国度的“第一任司法部长”和“首席大法官”。不愧是司法祖宗之地,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六安公安通过官方微博平台就发布《关于六安教师维权处警情况的通报》,称在执行警务过程中,如果民警有殴打教师的行为,诚恳欢迎当事人帮忙指证举报,并将依法严肃处理。对此通报,吃瓜群众立即打脸,而且是啪啪啪地响,晒出大量现场照片,这还要当事人帮忙指证举报?执法记录上肯定有呵!但是人家公安是讲法律的,只有当事人指证举报才能算数,吃瓜群众的照片和执法记录怎么能算举报呢,这也许是为了后面的“民不举、官不纠”做好伏笔,大不了又是临时工干的呗。此为第一个杂说。
第二个杂说也要从六安这地名说起。汉武帝元狩二年,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案发后,二王自杀。武帝取衡山国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改衡山国为六安国,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此为六安之名由来。孔子在《论语·季民第十六》 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大意是:不论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封地的大夫,不应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分配不均; 不要担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 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 人民和睦相处,便不觉得人少; 境内安宁就没有亡国的危险。孔子的这句话用在此事件中正合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恰恰好是群访教师和当地政府的各自写照!因为事件的起因就是六安市分别于2017年年底和2018年5月兑现了市直和经济开发区教师的一次性奖励奖金,其他的区县的奖金均未发放,而这个一次性奖励奖金是安徽省要求发放的。发放不均,当然就要有人有意见了,这很正常。
第三个要杂说的是做官。官不好做,官有官话,官有官道,不会官话,不走官道,当不好官。所以事件一出,要先把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撇清楚,立马就有网文曲曲折折地说出其批示:“请教育厅高度重视,指导各地稳妥处置。会同人社等相关部门,研究类似情况关于教师奖励的区别指导意见,依法依规处理。”这话虽然说的有些病句,但也是妥妥的,潜台词就是“教育厅是我管辖范围,出个指导意见是本职工作,可是各地财政我是管不到滴!”记得自己早年大学毕业到央企工作,师傅教我第一个“防身术”就是“踢皮球”,告诫我在央企做事一定要善于推掉责任,千万不要把责任揽在怀里,对“此技”我一直没有学好,故做不了官。
一个事件有此三个杂说也就够了,再去说法治、道德与斯文,也就没有多大意思,因为事件中的人和吃瓜的人都是经过几十年社会化的。俗话说得好,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什么样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反过来也是如此。

030 江城子•题友人美篇
京郊城外碧空晴。野风轻,小池明。沙岸荻茫,一朵牡丹婷。望尽辽天山色远,浓秋意,水波盈。
画里画外晚秋情。古琴筝,玉阶亭。素手弹拔,皆是入心灵。记得去年春夜月,长城外,映山青。

031 点绛唇•心悟
天下红尘,熙熙宝马香车聚。野村心住,篱短黄菊伫。
征雁长空,又过秋山处。凭栏语,飞云苦旅,风雨相随去。

032 一个白领
我应该属于机械钟表,刻板又枯燥,
分秒转动,身已不由自己。
而“休闲”,它是什么?
像“利润”、“成本”、“核心竞争力”那么动人?
即使我瘫软的手指触摸到了咖啡杯,
耳机,也会响动老板的声音:“前进!前进!
我在等你的消息!”
休闲,你能否飞过不知疲倦的流水线?
能否阻击大洋彼岸的邮件?
能否唱支山歌,让它穿透调度会的玻璃窗?
敲开我房门的人呵,
请等一会儿!
签批了这些文件,我再听你的汇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