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词风多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后期也有寄情山水风光的词作,但也未脱壮志未酬的悲愤流露。
译文:元夜的灯市,像是东风吹开了银花满树,还有那漫天的焰火,坠下如星辰雨落。香车宝马缓缓驰过街道,如玉如壶的明月渐渐西落,一夜鱼龙灯市却还没有停歇。
美人珠钗环佩,笑语盈盈,一缕暗香随之远去。如此美景良宵,我的心上人又在何处?四处寻找,人群中她却踪迹全无。猛然回头,在那满天烟花落处,清冷孤灯下,原来她并未离去。
曾有人问我喜欢何种风格的诗词,我开玩笑说,喜欢豪放派的婉约词,婉约派的豪放词。我一直觉得,这样的反差会更能让人感动。
试想唱着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的苏东坡和辛弃疾,侠骨中的那缕柔情,是否更让人动容?诉着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李清照却也能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是否更让人钦佩?
这阙青玉案,就是辛弃疾生平少有的婉约词。与以往不同,其中用了好多如宝,雕,凤,玉等丽词来体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景象,风格似乎更贴近柳永姜夔,在一众咏元夜的诗词中,并未见其高绝之姿。
但文末最后一句突然的转折,却成了点睛之笔,也让它最终成为了千古绝句。众里寻他(她),是谁都会有的共鸣,但暮然回首间灯火阑珊处的等候,却又有几人有这样的幸运?这时我们才突然醒悟,前文的灯火辉煌、千树繁花都是铺垫,如果没有残灯下的那一人,这些于己又有什么意义?我们感动于他那一瞬间的欣喜,却也怆然诗外自身的寂寞,不是吗?
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上表奏疏多次,却从未被采纳,到了中年后,甚至被遣至江西罢职闲居。那时他寄情于山水,也写了好多吟咏河山之作。但大多其中也不免会抒发壮志未酬、故交零落的慨然。
开始我读他的我见青山多娇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后来读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其中虽不乏自嘲意味,但那一腔无处排解的悲国愁绪还是隐隐浮现。
辛弃疾的词作慷慨激昂,一生刻入骨血的悲国悲民情怀实让人钦佩,正应了文天祥所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此等的气魄和悲壮必镌刻于史册,留与后人遍览,评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