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参加一个婚宴,在席间遇到我的一个学生,名叫张运涛。他是我教过的第一届学生,距离现在已二十多年了,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但是我没有主动和他打招呼,不是因为清高,不是因为身为老师摆架子,是因为我心里有一个结。这个结一直存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现在看到他,往事便涌上心头。
二十多年前,我刚刚毕业,成为一名中学老师,那时的我年轻气盛,热情有余,教学经验不足,不懂教学艺术。在课堂上,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好好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回答问题,想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每遇到学生上课走思或搞小动作,就很生气。有时会斥责,有时会罚站,有时会罚写字,导致双方都不愉快。张运涛就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一位学生。
记得有一天上课时,我正在讲作业题,别的同学都在认真地盯着黑板听我讲,我发现只有运涛在座位上打瞌睡,头就要碰到课桌上了,我就把他叫起来,提问刚讲过的问题,他回答不出来。,我就让他站着听课。可是不一会儿,没等我发话,他自己就坐下了。我很生气,斥责他不认真听讲,不听老师的话,自作主张。我在气头上,头脑发热,又让他去后黑板站着,他不听,不去,我大声斥责他,他还是不去,好在周围的同学都劝他,他才去后黑板那儿站着,只见他满脸涨红,呈现出不服气的神色。我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讲课。但那一节课我觉得十分漫长,教室里充满紧张的气氛,别的同学也小心谨慎,好像大气都不敢出,我提问什么问题也没人敢回答了,我觉得自己在唱独角戏,且无人呼应,更无法取得学生的共鸣。我觉得那一节课是多么失败的一节课呀!更让我后悔的是下课后也没有和张运涛同学沟通交流,没有真正走进他的心里,去帮助他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那节课之后,张运涛同学虽然再没有违反课堂纪律,但上我的课,很是拘谨,放不开。课下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直到毕业。
后来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总结,也向其他老师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倾注的爱心也越来越浓,和他们的关系越来学近,也越来越觉得当年在处理张运涛同学的事情上我是错误的。
正当我沉浸在回忆中,我忽然听到一声“老师”,一抬头,是运涛满面笑容地走向我喊我“老师”,这一声“老师”,这满面笑容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道我们心里的结被解开了,我心里轻松、释然、又激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