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一个这样的问题:经历过这场疫情,你还会断舍离吗?
我想说的是:经历一场疫情,断舍离太有必要了。
最近刚复工的我深感时间太快,想做的事情太多,各种想法像幽灵一般一个个都飞进脑子里。
直到看到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原来我近些年来把物品,想法都塞得太慢了,我需要在物品,感情,想法等方面进行断舍离,以求自由、轻盈。
1.斩断过期的感情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姑娘发朋友圈分享心情,经常戴的项链被嘲讽是在“炫富”,殊不知这是她外婆去世留给她的。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类似的事情,发个朋友圈只是在分享快乐,却要跟朋友圈的“朋友”解释照片,文字以外的东西。
有人说“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当朋友们多次曲解自己的表达时,这类朋友的社交就应该斩断了。
正值青春的少男少女也经常为爱情所惑。
“为什么我喜欢的人都不喜欢我?”
“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还是得不到一点回应?”
在付出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那个感动天感动地的人。
但是,“男神”“女神”不是天,不是地,只是个生命中的过客而已。
这类暗恋或明恋许久的感情,却没有结果,应该斩断。
当斩断过期感情的时候,不再为没有结果的感情劳心费神,会发现自己一下子变得宽阔了。
2.舍弃不适的物品
在物品方面最能影响我的就是衣服,每当换季时,很多女生都有这样的想法,
“我没有衣服穿啊!”
“去年的衣服我都不想穿了!”
或者说刚买来的衣服过几天就真的不想再看见它,于是塞到了衣柜里的最深处,想要做到眼不见心静。
最近我整理了自己不想穿的衣服,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买的时候不是非常喜欢。
但在朋友“你穿上很好看啊!”的建议下,就买回家了。
《断舍离》书中的顺子小姐希望通过风水摆件,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但对这些摆件进行了断舍离后,人际关系反而变好了,于是意识到自己的苦恼和焦躁都源于缺少对自我的肯定。
而我在朋友的建议下,买回家各种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衣服,或者不是非常适合自己的衣服。
其实是对自己审美的怀疑,潜意识里认为别人眼中的好看才是对的审美。
但个人审美就如同世界上不会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每个人的审美都是独特的,不用过度怀疑自己的审美美观与否。
当你自信时,即使穿一件20元的T恤,也是一道街上最靓的女生。
3.脱离无效的想法
《断舍离》的作者认为,那些常常抱怨“还是无法放手……”的人大致有三类: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往型,忧虑未来型。
但是,更多的人是这三种类型的结合体!!!
逃避现实型
刚复工时,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
“啊,好累呀,要是还像疫情期间在家办公就好了!”
“刚接手的这个项目,文件太多了,不想看!”
“作业好难啊,不想做!”
可是,在工作的人,无法逃避掉突如其来的工作,在上学的人,无法逃避浩瀚如海的作业。
如果你有诸如此类的想法,那你就是“逃避现实型”无疑了。
执着过往型
执着过往型就是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的人。
工作了,还是觉得上大学爽!
谈恋爱了,还是觉得单身自由!
结婚了,还是觉得谈恋爱甜蜜!
好像过去的自己永远是最快乐的,但每个阶段的自己都有不同的快乐和烦恼。
忧虑未来型
《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这样解读:总是不停地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未来事件储蓄物资。
这让我想起来《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的父亲,一直在为世界末日来临储存各种物资,但世界末日迟迟没有到来。
“忧虑未来”还体现在买东西上,“再不买就不会再有这么便宜的价格了!”殊不知不买东西才是最省钱的行为。
对现实的抱怨,对过往的留恋,对未来的忧虑,这三种类型的想法对于自己的大脑是无效的。
脱离这些无效的想法,不恋过去,不惧未来。
活在当下,认真体验,感受,经历。
勇敢迎接生活给予的阳光或雨露。
当你的生活一地鸡毛,再多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勇气,做好属于自己生活中的断舍离,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