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

作者: 阿辉有可爱的松狮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14:50 被阅读100次

    《对伪心理学说不》基思·斯坦诺维奇

    个人评分:9.0

    这是目前我读过的所有心理学著作中最为精彩的一本,虽然总共就没读多少本,但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我触及心理学本质的一本好书。

    非常建议,想了解心理学的人,将此书作为入门之选


    先给一个概念,什么是心理学?

    首先,心理学是一种,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其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

    于是我们知道,心理学是科学,而不是玄学。


    但现在,我们提起心理学,大多数人会想到,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令人啼笑皆非的东西,实际上,这些东西毫无用处,它们都是不良商人为谋取巨大利益而创造出的伪心理学。

    心理学之所以发展地不如其他学科迅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如今伪心理学的泛滥成灾


    如何辨别伪科学?

    搞伪科学的伪科学家常常避开科学出版的常规渠道,而选择直接通过媒体公开他们的“发现”。

    这是伪科学的一大特点,因为避开正规渠道出版,可以避免被同行评审,然而同行评审,几乎是评判一个发表刊物正确与否的最低标准


    下面就本书中所阐述的,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真正的心理学,做出一些精华梳理


    关于“世俗智慧”的误区

    人们爱用一些民间谚语来解释行为事件,即使之前在解释同一类型的事件时曾用过,如

    “三思而后行”和“该出手时就出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

    “异性相吸”和“物以类聚”

    “今日事今日毕”和“顺其自然”

    你会发现,人们总是爱在各种情境下使用各种谚语对行为做出固有解释,就是因为这些俗语难以驳倒,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拿出一条来解释,即使它与先前用过的彼此矛盾,也仍然津津乐道

    典型的世俗观念谬误,如

    “学习好或读书多的孩子不擅长交际和体育”这个观点虽然错的离谱,但在当今社会上极为流行

    然而有大量证据表明,事实却截然相反,学习好的儿童相比于学习差的儿童,更善于交际与运动


    除此之外,再比如说

    “人类只使用了其大脑的百分之十”这一民间信念,因不断地被重复,而被当成了事实。实际上,这一观点,完全缺乏认知神经科学的支持,也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可以验证。

    世俗智慧曾一直帮助人们解释事物与行为,直到心理学的出现,与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发生冲突,宣告原本为人们所接受的世俗观念再无立足之地。

    这也就不难理解,心理学的研究经受着怎样巨大的阻碍,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心理学研究往往受到诋毁,不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不好,而是因为他们希望避免研究结果可能给他们带来影响。


    可证伪性——科学理论必须遵循的原则

    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

    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

    用一个例子简单解释下

    我说下一个敲门的人在25岁以下,如果敲门的人30岁,那就证明我是不对的,这就是可证伪

    而如果我说下一个敲门的人会是100岁以下的,那这样的预测就采用了一种能免与被证伪的措辞方式,所以它是毫无意义的。


    费罗伊德在心理学中地位的下滑,就是因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部分内容,未能满足可证伪性标准,也就是说没有那种结果的出现能证明他的理论是错误的

    再比如,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负责语言能力的“小精灵”,它能控制人的说话,但是,这个小精灵有能力发现任何对大脑的入侵(外科手术,X光等),一旦察觉到外界探测,他们就会消失。

    显然,这一定是一个荒谬的想法,因为我们对小精灵的假设永远无法被证实是错误的。


    为什么?为什么伪科学这么吸引人?为什么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总有众多的拥护者?

    波普尔指出,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说白了,就是能骗自己,让自己获得安逸感。

    然而,心理学恰恰就是威胁到世俗智慧所提供的安逸感,因为心理学并不追求那类事后能解释一切,但事先无法做出任何预测的理论。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个典型的不可证伪问题,它永远不会有正确的答案

    而对于“生命”一词的真正含义,生物学家的回答是:“没什么真正的含义,它只是足够好地满足我们生物学家工作需要的一种用法,并不是争论或辩驳的主题”

    也就是说,思考这些问题并没有任何意义。


    信度和效度

    你可能在网上接触过一些测试,如,性格测试,人格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但这些测试实际上并不准确

    信度和效度,这是判断一个可操作概念靠谱与否的两个必要的指标

    简单来说,信度指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一致性高则信度高,网络上的一些测试,它的信度首先是极低的,你会发现自己多次测试的结果都不一样

    效度指测量方式是否合乎情理,比如通过测量鞋码大小来测量智力,这个测试的效度就是极低的,因为不合理


    安慰剂效应

    无论治疗是否有效,人们都会报告某种疗法曾经对他们有所帮助,这种倾向被称为安慰剂效应。


    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

    如果你为劝你朋友戒烟而对他说:“吸烟使人更容易换上肺癌”,他却说:“拉倒吧,隔壁老王从13岁开始抽烟,现在60多了,身体还倍儿棒

    这就属于一个个案和见证叙述,显然,人们在面对个案和见证叙述时很容易动摇自己的想法,但个案的真正意义是,提醒科学家们这是一个值得用正规的实验验证的假设。


    "鲜活性"问题

    试想一个情景,你准备买车,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后,你对A车产生了兴趣,随后又参考了几本汽车杂志,看到里面的专家们也推荐A车,于是更加坚定了你的想法。但是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上,你遇到了一个朋友,他说他一个朋友的朋友买了辆A车,结果是辆残次品,光维修就花了几千块。你听完之后,决定不再考虑买A车了

    这就是一个“鲜活性”的例子,鲜活性影响人们的决策

    你会对飞机失事死伤400余人感到恐惧,却对每天全球百万人会死于车祸无动于衷;你会担心自己的孩子遭到绑架,却不太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在车祸中身亡,实际上后者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00倍

    支持枪支自由的人认为,枪可以降低家庭风险,保护人们不受侵害,实际上,他们试图将公众的注意力放在“入侵者”破门而入的鲜活案例上,殊不知每年饮弹自尽人数要远多于被枪杀的人数,所以把枪支带回家实际上反而增加了家庭的风险。

    再用一个身边的例子,我们网购的时候会关注差评,一个商品可能有无数好评,但是只要有一个差评,我们都会重新对商品进行评估,以至于影响最后的成交,这就是单一案例的压倒性影响


    巴纳姆效应

    “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的独特的描述”

    这个理论可以说是剑指星座,如果你曾玩过星座,你会发现,它所阐述的都是及其不准确的东西,比如它说你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总喜欢帮助别人,但有时也会自私,布拉布拉的。但这些话语其实适用于所有人

    其实星座的问题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发现问题,全世界的人被分成12类?这个信度和效度恐怕低到了极点吧

    我个人按照星座的规则是被定义为双鱼座,印象很深刻的是,双鱼座的特点是花心???花心?老子到现在还是单身,花你奶奶个腿的心。

    巴纳姆效应正是手相学和占星术的基础。巴纳姆效应还可以证明产生见证有多么容易,以及为何见证毫无价值

    在这里多说一句,我认为面相学和手相学,其实是一种励志学,比如我从小就被人说,什么耳大招财,智慧眉中痣,指尖双斗什么的,虽然我知道这些没什么科学依据,但是最起码我的心里对自己产生了很高的期望和自信,这不就是励志学所追求的东西吗?


    相关性

    两个变量之间仅仅存在相关,并不能保证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导致另一个的变化,也就是说,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操纵一个变量并保持其他所有的变量不变的原因:为了排除其他的可能性。

    随机分配是一种将被试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方法,随机分配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试验中被试的数量,对于研究者来说,每组只需一个相当少的人数(例如15~20人)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重要重复验证:只要研究可以被重复,尽管随机分配不能保证被试在任何实验中都保持完全的匹配,但它仍然是能够用来确保达到某种平衡的最好方法。

    没有使用较为正式的实验程序所获得的积极效果,要么是“安慰剂效应”的产物,要么是由于没有使用随机分配而产生的偏差。


    随机分配和随机样本的区别

    随机取样是用一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机会被选为样本。

    实验时,实验人员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当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则实现了随机分配

    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个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一项相关调查,旨在寻找关联。


    心理学与应用

    在大部分基础研究中,研究结果通过理论上的修正得到间接应用,从而反向验证理论,在用于验证理论的基础研究中,人为的环境条件是有意创设的,这有助于把研究的关键变量从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中分离出来。


    关联性原则

    科学中的概念变化遵从关联性原则,就是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定的实证事实建立关联。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样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

    如果一个新的理论解释了一些新的现象,但是没有解释大部分旧的事实,那它将不会被认为是对旧的理论的全面超越,因此不会立即取代那些旧理论,而新理论和旧理论将会以竞争性的面貌并存,直到有一个能整合二者的新理论出现。


    多样性原则和交互作用

    考察行为的原因时,要依照多样性的原则来思考。大部分复杂的行为都是由多重原因所决定的。有时多个因素联合在一起时会产生交互作用。也就是说,变量共同作用时的整体效应,会和其单独作用时获得的效应完全不同。


    大规模原则

    在不同领域中进行证据评估时需要遵守的一条基本规则,就是认识到样本规模对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即规模越大,越可信。


    股票预测骗局

    假如你连续四周收到对股票涨跌的精准预测邮件,你会不会订阅?其实这是骗子处心积虑的骗局,因为对股票的预测只有涨和跌,所以骗子只需选取足够大的样本,对上次预测正确的用户继续精准投放,就会创造出你这个“潜在客户”,说的不是很明白,建议有兴趣的可以在书中第186页查看详细案例


    控制错觉

    认为生活中的没意见偶然的小事都需要精细解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们有一种倾向,愿意相信个人能力可以影响偶然事件结果

    彩票的受欢迎,是因为它采取了“参与性抽彩”模式,而这类参与性抽彩正是利用了控制错觉现象:人们错误地相信他们的参与行为能够决定随机事件。(现在想起有人拿着布满往期彩票号码的小本本一遍遍地研究是有多好笑)

    而我们之所以会相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盲人有非常敏锐的听觉”这些错误的观念,是因为这种联系能体现“老天很公平”,而这正是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

    放弃不犯错的想法,放弃百发百中的愿望,会让被试获得更高的总体准确度。


    以上是本书的一些精彩之处,那么再回过头来谈谈公众对心理学的误解

    公众以为大多数的心理学都致力于异常行为的研究和治疗,实际上,心理学不等于治疗心理疾病,而是让正常人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和完满。

    公众一开始接触心理学的媒介大多数是网络,或一些非权威的杂志书刊,然而这些心理学自助读物中涉及的问题并不能代表当代心理学关注的焦点,相反,他们通常反映的只是消费者想看的内容,而科学家们认为,有生命力的想法和那些被包装后能够热销的想法,两者之间可谓是判若云泥

    媒体在阻碍心理学发展的路上可是贡献了不少力量,媒体总是善于炒作符合大众胃口的观念,因为在媒体的运作方式中,对历史的追溯就是呈现支离破碎、缺乏连贯的小型事件。再加上大多媒体认为“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这一根深蒂固的偏见,心理学想要被大众完全接纳,还需要做出不小的努力。

    为何障碍重重?实际是因为,许多对于科学心理学的抵制都可以归因为“利益冲突”,许多伪科学已经发展成为数以百万美元计的产业(在美国,占星师的数量是天文学家的20倍)

    为何偏偏选中心理学?那是因为,心理学是科学中最后一个面临微妙局面的学科。这与心理学产生的时间有关。大多数学科成熟于精英控制社会结构的年代,那个时候,普通人的意见没有影响力。而心理学则产生于一个民主的传媒时代,我们就必须意识到,忽视公众意见会危及自身。


    洋洋洒洒快5000字,看到这里的一定都是真爱粉,也一定是心理学的忠实拥护者

    在这里,对本书作者表达敬意的同时,也希望心理学能越来越好,有更多的人喜爱和学习心理学,这恐怕,也是那些背后辛勤奉献的科学家们所愿意看到的事情吧。


    心理学个人推荐书单(建议按顺序)

    《对伪心理学说不》——基思·斯坦诺维奇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罗杰·霍克

    《进化心理学》——巴斯

    《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伪心理学说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zp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