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加尔湖在中国汉代叫北海
贝加尔湖形成于2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后的强烈地震,湖盆形成与2000万年至2500万年前,据前苏联科学家维列夏金,根据古生物和地质方面的材料推测,在中生代侏罗纪时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曾有过一个浩瀚的外贝加尔海。后来发现大地震,地表陷落,原始外贝加尔海水湧入现在贝加尔湖地陷带,形成现在的内陆湖。
贝加尔湖全长为636公里,宽76公里成月亮形,故又名月亮湖。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最深处目前测得1637米,平均深度为758米以上,湖床底部海拔在1181米以下。它又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湖泊,水容量超过波罗的海。
一共有336条河流流入,它的淡水资源量占俄罗斯90%,占全球20%,相当于20条长江水量。其水质极好到纯度接近蒸馏水。总蓄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
贝加尔湖海洋的典型特征深不可测,巨大的库容,暗流,潮汐,强风暴,大浪,不断变大的裂谷,地磁异常等等。由色椤格河补给其50%以上的水源。
湖中共有22个美丽的岛屿,最大的奥尔洪岛长约72公里,湖中物产丰富,有着世界原生态动植物多种,独具特征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是俄罗斯重要的渔场。
其中重要的鱼类有,杜文魚,大马哈鱼 ,茴鱼和白鱼,湖区有320多种鸟,河岸周边有大量温泉300余处,一昼夜喷出温泉矿水水量可达40万立方米。
整个贝加尔湖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原油,天然气,金矿,钨矿,铀矿,以及各种稀有金属矿产,石棉矿,磷灰石,磷钙石,沸石矿等。
湖水流出仅有一条安加拉河,其年均流量仅为1870立方米每秒,贝加尔湖湖水透明度深达40.5,被誉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

那里居住着淳朴的肃慎族人和鄂温克人悠闲的小木屋房中。
历史上中国西汉时期,就由匈奴控制叫北海 ,东汉,三国,西晋,东晋时期就有中国鲜卑族人控制。南北朝时先被柔然控制,后又被突厥人控制。一直到隋 ,唐(叫小海 )宋,元朝时,属于中国一个省,岭北行省管辖,明朝到满清时被沙俄占领和部分时间占领。
问题的真相是,汉族实际控制北海(今贝加尔湖)的历史不長,多数时间是少数民族在真正控制该地区,汉族人认为那里是极寒地带,也是不毛之地。俄罗斯真正控制贝加尔湖,那也是满清朝时候的事 。
到了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1727年雍正五年,中俄恰克图条约。该地区最终被俄罗斯人占领。
见:贝加尔湖优美的图片
冰,冰粒和湖水漩涡卷起水爆,冰爆震撼人心。

通往远处的岛屿艰难万险,水与冰沟沟壑壑 ,每一步都是挑战!

极净湛蓝的湖水与山边耸立树木,对比极尽诗情画意。

三色比,天色,树色,湖水色对比中,天蓝蓝的色,起伏群山的树木 ,金黄色成片,湖水深不可测,绿与蓝的交相辉映 。

水面的冰层,象起伏的山峦沙丘。

见整个贝加尔湖周边的地理和地质

后来由于地壳变动留下了内陆湖泊贝加尔湖 ,随着雨水和河水的不断加入,海水中的咸水逐渐变淡,原来海中动植物逐渐演变。
经过科学家钻井取样确定,贝加尔湖底地质长期来一直是陆地,因为地壳断裂活动形成的断层,叫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 。
二,中国人记忆中的贝加尔湖
中国古籍有叫北海,柏海,小海,菊海,于尼坡,柏海尔湖,白哈尔湖等,不同民族朝代历史的各种称呼。中国古代史书最早明确记载贝加尔湖地区为《汉书 ,苏武传》
我们还记得小学课本吗?苏武牧羊吗 ?那时汉代时的中国,苏武使节团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流放到,在自己的北疆放羊的故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深深印入了我们心坎上了 。
当时汉武帝和匈奴打了多年仗,第一次匈奴主动服软,为了表示友好汉武帝便任命苏为中郎将,组建使节团,带着丰厚的礼物出使匈奴 ,40岁的苏武,手持象征使节身份的旌节,带着一百多人组成的使节团,从长安出发。
后被单于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去牧羊,一年又一年归来者兮,苏武的头发胡须变得花白,到了公元前81年的春天 ,苏武带着他的使节团回到了长安城,长安的百姓自发出城,迎接这支出使西域十九年,历经苦难的使节团,白发苍苍滿带白须的苏武回家了。
公元前51年,历经多年征伐,匈奴终于归降大汉,单于亲自前往长安俯首称臣 。这一点说明历史上贝加尔湖地区,时隐时现的被中国少数民族控制之中。
诗仙李白也曾以《苏武》为题作诗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北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苏武历经艰险,矢志不渝的气节。
三,为什么现在想起贝加尔湖
从三峡工程以后,中国西部一系列的水电项目,解决了和正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能源问题和能源结构问题。
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其中南北差异问题,东西差异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解决西部地区干旱缺水的局面。
气候问题我们不能左右大自然,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人工调水的方法,解决应急之需。
为此中国搞了一个南水北调工程,到现在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正在或已经竣工 。实践证明:这一工程是正确的,解决了局部京津冀地区缺水局面。要真正解决北方缺水干旱的局面,南水北调工程所调之水量,还远远不够 。这就是说:长江水系,所供水源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要解决问题根本不够。
引汉济渭工程,堪称南水北调第二,将长江流域的湖北汉江水,通过穿越秦岭的超长隧道,引到黄河流域渭河平原,并创造了水利工程的多个第一。每年向黄河补充7亿立方米水资源,改善关中地区地下水超采情况,实现补采平衡。
据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8日)的一篇报道,予测到2030年中线主要城市缺水128亿立方米。华北平原已累计超采地下水,1200亿立方米以上,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地下水漏斗区。海河流域,水源枯竭水质恶化 。而要解决青海,内蒙,陕甘宁晋6省区,黄河中上游和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人们近年来想起来,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每年可调水2000亿吨 。长江水系尚不足以支撑,实际需求这么大的用水量 。
这也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直没有开工的根本理由。整个西线工程,约需每年1000亿吨水。藏南富裕的水源,调到青海湖或新疆,然后注入黄河,北方地区的缺水局面有望改善。不至于会影响到下游印度的用水需求。
水!水!水!已经成中国经济现在发展和未来的发展瓶颈。怎么办?从这一点 ,人们想起了贝加尔湖,丰富的淡水资源。现在从贝加尔湖调水或买水,这一定要付出代价的。这一点也成了我们中国现在心中的痛,梦中的痛。
当年中国人,在满清时代同俄罗斯人打仗,实际上是胜利了,用人多战胜俄罗斯人的洋枪洋炮,付出了巨大牺牲。为了北部边境的安宁,签订这两个条约,丢失了贝加尔湖一带,广大的领土 ,获许短暂时间安宁。
之后又与俄罗斯人打仗而战败还签了更多的条约,丢失了包括库页岛在内,更广泛和更大的领土,其中包括外蒙的独立,国人心中的痛难以安宁。
汉农业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包括匈奴人在内的少数民族,更北的俄罗斯人,多少世纪的恩怨极难平息。打打和和 ,时好时坏或分道扬镳的局面。在历史长远来看,己经成为常态。
四,北水南调之后的局面
1,如修建一条专用引水管道,如果把贝加尔湖 ,引进中国西部新疆,青海,西北几省内蒙以及黄河流域,可以从根本改变我国持续干旱的局面。文章乐观称 ,甚至可从再造一个中国。
2,从渤海引海水入疆,可以与坐拥全国41 %的煤炭储量结合,就得转化为电能 ,煤化工,这样把引水工程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3,其实人们忽略了最关健的一环,即南水北调后,長江下游水系会出现短缺,这里有一个解决办法,是从珠江水系往長江调。那么長江水系在上中游,更大范围的调动水量后,获得水量补充,而不影响長江下游的缺水 。
罗布泊若能得到更多的水源,荒原沙漠就会恢复原先生态,中国北方和南方一样,整个绿色中国不是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