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49374/75cbd8a4113bb825.jpg)
如果说《教父》是男人的圣经,那么《飘》就留给女人珍藏吧。
电影版《乱世佳人》对飘的还原度极高,4个小时很漫长,可越看到后面越让人不忍结束。费雯·丽和奥黛丽·赫本其实从来无需拿来对比,奥黛丽有她无人能比拟的善良可爱,娇艳让人欲罢不能。费雯·丽更像一朵带刺的野玫瑰,那些刺那么火辣的凸出,近了容易刺伤伤了别人,远了最是不小心自伤,一个女人该有的让人又爱又恨的面貌一点点活了。
处在南北战争时期,作为南方大庄园的富家千金,满屏的交横跋扈,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出发,并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过错。所谓女孩子富养,丰沃的物质基础某方面浇灌出的可不是供人欣赏的花瓶嘛!但是她可不是个让人乏味的花瓶。富养这一到底该怎样定义呢?
当一切都是神仙般的安逸生活时,斯嘉丽始终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霸道的公主却戴着王后的权杖想获得一切所想所爱,她戴着假面具八面玲珑的周旋于众般贵族公子中,只为博得心爱人一丝被关注和哪怕一丁点的嫉妒。可是事实始终不如愿,于是骄傲的性子越陷越深,当一切束手无策后,斯嘉丽的坚韧一点点爆发了。
敢爱敢恨,直率,我想是被富养的一部分。那是一个女人骨子里自然散发出的味道:自信,自知,又夹杂着一份对未知结局的笃定勇气。那又是一种只愿被自己掌控命运和承担生活的信念:无论怎样,只要有一丝可能,都不会轻易屈就。
有人讽刺她的爱情观——面对心爱人已有归属,却仍旧死皮赖脸的找机会往上贴(不谈那男人的为人处世,当然这种行为也是不提倡),的确!那时的她仍然是傲娇和顽固的,换个角度看何尝不是一种执着,一种缺爱导致的自卑,结果误将执念当成真爱。冷静想想,处在南北开战之际,面对随时可能夺生命的未知,她赤裸裸的表达当时的情感,有什么错呢?如果明天就是末日,我想我们心底里也会想肆无忌惮一回吧……
我很早就说过,真心喜欢一个人,是不忍去伤害的,不忍拙劣的套路,反而爱屋及乌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这点在斯嘉丽身上毫无疑问,那时的她可能对爱是理不清头绪的,但喜欢一定是真实的。面对心爱人临走时的无意嘱托,曾经那么娇生惯养的公主姿态没了,只剩下傻乎乎的硬抗棘手的一切,那一刻她表现出的自我逼迫,果敢,自黑式的自我调侃,而非软弱的逃避,何尝不是一种富养?
如果要说这是自私,对满足自我的求而不得的变态付出,那我想世间就真的不存在爱这个东西了。并不是,当心爱人从战场上归来时,她再一次想钻空子了,可是扑空后她并没有以求报复的去离间,而是仍然以自己能给予的方式在付出着。就像片中所说,斯嘉丽什么都好,除了这份蒙了眼的痴爱。
《飘》这部流传百年的作品,不是没有理由的。斯嘉丽的感情就像在诠释每个女人的终身选择难题:选一个自己爱的,还是爱自己的?(当今变成嫁给爱情还是面包)。同时也侧击了男人的最终选择:只会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他们把自己一直当作一个王。只是过程永远是当局者迷,然再秋后算账。
它称作女人的启蒙书,也是耐人寻味的。越年长越会发觉,女人是个多么有趣的生物啊:千变万化,对,用妖精形容女人一点不为过。斯嘉丽可以说将女人该有的特色汇聚一堂了,骄横,可爱,魅惑,机灵,狡猾,善良,做作,直率,虚伪,傻等等……
可这样丰富的女人,注定是危险的(因为不好被驾驭),也好像注定不会让大多数人为之靠岸,我想这也是《飘》的一部分来由吧。瞧,人就是这么贪婪!
另一部分寓意可以理解成:当茫茫人海中,有那么一个人,从见你的第一眼开始就想守护你,可是直到他的断然离去,你才知道那是你一直在寻找的港湾。再也不想飘了。只是你身在港湾中时,却一直不自知他的宽广。
当男主瑞德第一次在楼梯那儿傻傻地对着斯嘉丽笑时,故事注定会拉开序幕。立即浮上一幅画面——你在闹,他在笑。不论是对着什么闹,那眼神里只剩下宠溺的爱。
大概就是那样:当你在一个人面前丝毫不想刻意伪装时,那样不加修饰的你就愈发生动起来,让人好奇却也欣赏。也因为这样,从始至终斯嘉丽投给瑞德的不屑、不在意、讨厌真性情流露后,她自己是没有觉知的倍感轻松和踏实的,那是一份润物细无声的被爱滋养的依恋。她对一份真挚的爱的渴望,用可以倔强的一切方式试图掩藏起来,因为在渴望与害怕中,她是不敢被戳穿的。
而瑞德的爱真的非常宽广,他是一直在一旁守护着这个女人的。她面对不同情境时,他一直在用一种她真正需要的改变方式,刺激着(陪伴着)她。
她骄傲惯了,可他爱那份傻傻的骄横,只有他懂那不是真的无理取闹,只是一种被需要再作怪。无论在面对怎样恶劣的摧残下,她都不应该被摧毁。而他想保留的她那份骄傲,是不需要同情的施舍的,更不能让她滋生出附和将就的不爽感。
毕竟,爱是需要坦诚相见的,瑞德要的爱是你情我愿而非其他。如果是时间问题,那就让爱的含金量一点点去称好了(哥有的是时间精力,缺的就是机会)。这就是他深爱的方式:快快去守护,慢慢来等待。
在每一次斯嘉丽遇到问题时,她首先想到的是要瑞德帮忙,哪怕每一次瑞德都是吃力不讨好,两人互不相让的不欢而散。其实,每一次瑞德故意不吃她那套假面具下的柔弱无助,不帮她收拾残局,她自己也是可以完全OK的。也许她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老是撕逼,瑞德多聪明啊!这不就是某种层面上的打情骂俏(乐趣)嘛!免费的东西,谁会要?谁稀罕呢?
细节见真知。记得每一次瑞德看到斯嘉丽时,都一副傻傻的欠打的笑容满面。然后当斯嘉丽的真意图被戳破,立马变脸瞬间像个赖小孩软硬不吃。心在滴血,可嘴上就是比臭石头还硬。可只要给他一颗真的糖,那就可以上天的节奏了。
最后一点是比较现实的问题:为什么瑞德直到她有了自己经营的小事业时,才扇自己嘴巴向她求婚?回顾所有,这确实是个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瑞德是不需要考虑物质困扰的,一直以来给予斯嘉丽爱的方式,也丝毫没有赤裸裸的用物质当作筹码,甚至还刻意掩藏自己的财富。斯嘉丽也不是没有享受过不为物质所困的生活的,到战争开始后的改变,让她对钱表现出的极度索取,只是她害怕再次失去一切,原来她缺爱,可战争让她知道了她最多只能缺爱,其他的不能再缺了。
可她真正一直渴望的仍然是爱,爱在她那是第一位的。因为当她度过了物质困扰,她的心又开始躁动了,因为曾经初始的爱。所以瑞德很清楚一点,她要的幸福不是物质能给予的,只有唤醒她对爱理解的真相,她才是真正属于他的。他的一切付出才是值得的,可以让彼此幸福下去的。
他愿意等,等她的一份心甘情愿。那是一份宽广的爱,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你而讨好你。最感动的一点是:虽然那份心里的嫉妒芥蒂一直在,但他一直一直在用各种方式去等待她走出自欺欺人,哪怕男人的自尊心被伤的那刻,他仍旧想把对她的爱延续到孩子身上。
结局很伤神,因为不论局中人还是局外人明白得太晚,太晚了。瑞德的爱,是至始至终的很有诚意的。他让她做自己本来的样子,无论缺点多少,而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她,眼里一直抓住的都是她的优点。我想这是经典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吧~
当然,斯嘉丽很让人欣赏的一点是:自爱。虽然有时真的自私,但她自私得坦荡,给人一种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活得很好的感觉,不会去轻易放弃对生命的爱。细节的亮点在于:哪怕真的很穷困潦倒了,可是要去见瑞德时还是会把自己收拾得得体(用妈妈遗留的丝绒旧窗帘做衣裳)。我想这更是一种修养和尊重。还有宝宝生完后,她是那般介意自己的身材。瞧,自爱可是有历史见证的。
痛有多深,有多么害怕失去,那身陷而不自知的爱就有多深。
经典的延续,大概就是为了让我们珍惜现世安稳,或者在不安动荡的时代下,对生活多一份知足和感恩。慢慢爱,漫漫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