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虚拟币泡沫如何结束

作者: 肖小跑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2:21 被阅读154次
A flow chart of capital

1

在您关掉页面前,请先搞清楚一件事:

“虚拟币”这件事,同时在两个世界中存在。一个世界中,它是投资、投机和市场情绪脚下的球;另一个世界中,它试图为人类寻找革命性解决方案。如果您分不清楚这俩世界,或想把意识形态穿越到情绪中,那就点击关闭吧。

说实话,我挺喜欢比特币(和其他几个虚拟币)。

因为它的存在,央行银行和交易所不再自我感觉良好。比特币技术每改进一点,知道的人每多一个,胖子们的小心脏就撼动一下,终于开始明白:什么叫羊毛出在猪身上,为什么打败康师傅的是饿了么。它也让您看到,在制造了满地不正常经济体,已达极限的货币政策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

还有那几位同学,跟着中本聪老师的脚步,这么多年还没放弃。从“人民创造人民的币”,到代替SWIFT;有的完全没可能,有的尚存一二丝希望,历史上哪个先行者不悲剧?很多被您视同空气和水的东西,也是靠“膨胀-爆炸-幸存”才普及至今。比如互联网。

(请注意,认为“比特币是垃圾,背后区块链才是真命天子”的各位老师,都没认真做功课。现在银行企业大力发展的“区块链”,不过是改进版的分布式数据库,不能算“革命性”(在这篇文章里讨论过)比特币的“公链”理念才可能是。不过这个理念天生招人恨,另找时间再讨论)。

然而,上述一切,跟价格只有半毛钱关系。它在金融市场上的表现,完全是另一个存在。

2

我刚接触比特币时,也好奇又激动。后来读的越多,越发现自己进了一个单行道,不能掉头:科技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根本想象不出比特币颠覆世界的样子。因为声音全部来自那个世界。

而我所在的世界,是个跟技术和情怀隔离的地方。这里没有“革命、颠覆、骗子和旁氏”,只有“投资、投机、价差、套利和市场情绪”。这里的玩家并不想为人类操心,只关心谁会拿着钱来买手上的头寸,以及如何揣测对方的报价。

您见过Vitalik上“谈股论金”节目讨论以太币的目标价格吗?没有吧。

当年,这位同学以白菜价卖掉手上全部以太币,为以太坊基金会筹款的行为,在我的世界里叫脑残,在他的世界里叫情怀。他在我的世界里不能存活,因为他的主业不是赚钱,而是试图改变世界。

我俩的世界之间,隔着几件事实:

虚拟币技术还在幼稚园,是事实;Paypal每天处理3000多万笔交易,比特币还不到30万,这也是事实;各国政府从没放弃做自己的虚拟币,同等设定下,中心化一定更快,这还是事实。

从东土大唐到西方极乐,比特币还要挑着担儿牵着马儿走很久,九九八十一难第一难还没过。万众瞩目的眼球在珠穆朗玛峰顶,真正的技术还没爬到半山腰,而且很可能永远到不了。

比特币也不可能替代法币,至少在能替代现行政治制度的底层设计出现之前(原因在这里讨论过)

在我和我下N代的可见未来,这个世界的系统不仅没坏,还运行良好。除了能支撑起当今世界经济体量,比特币还得有本事变出银行创造的信用扩张。在没有信用创造的世界,您就不能羡慕美国老太太;还要做好扛着二师兄翻山越岭换大米的准备。

两个世界的反差,如您所知,就叫泡沫。

3

在我的世界里琢磨这届泡沫如何结束并不难,因为可参考的案例太多了,而且每次都一样。

除了那几个载入史册的经典泡,还有五年一小七年一大的金融危机,和丁年庚月这等异端天象。总有一款姿势收割您。

当年刺破郁金香泡的到底是哪根针,至今没有定论。也许是阿姆斯特丹小酒馆里被炒得热火朝天的期货到期了;也许有人发现原来球茎种到地里,就不能转手了;也许是被人误做成了小炒肉,才发现跟洋葱没毛不同。

同样道理,这届虚拟泡的点燃方式也有无限可能:

也许是比特币期货的出现。

但现在看来并没有发生。

如果市场上只有脑残粉,价格当然只能一路向前。直到“正常”投资者有了做空的工具。

CBOT和CME期货如期上市,说好的“高智商对冲基金大举做空比特币骗局”的剧情并没发生。但这不能代表任何事情,只能证明在这个市场上,没有天然的seller:这是基本常识。您每卖一个期货合约,就给自己背了一个无限连带责任(unbounded liability),这在我的世界里,就是贴钱向观众表演全裸行为艺术(期权就不一样了,它有天然的卖家。具体请复习covered calls和synthetic puts)。

所以期货这件事,并不是给做空提供了便利。正相反,是给大摇大摆进赌场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

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情:最底层的比特币,是没监管的野生物种;但架在上面的比特币期货,甚至将来比特币期货上的比特币ETF,都是在传统交易所里受监管的“正规”金融资产。

翻译成“正常”机构投资者的语言,就是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放在表上啦。

既到手了眼红许久的比特币头寸,免了热钱包冷钱包的麻烦,解决了托管问题,规避了对手风险和交割风险,能用美元结算,还对冲了主权风险。巴三喜不喜欢?风控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于是整件事情变成了“反向供给(concave supply)”:天然卖家的数量越来越少,要价越来越高。直到:

“融资融币”的出现。

有了比特币借贷市场,就有了利率,就有了利率曲线:到此为止,它才开始有点货币的影子,有了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

也给了监管领导举红牌的直接动力。

也许是比特币ETF的出现。

到现在为止,虚拟币这件事依然小众,我妈和邻居刘大妈仍然只是看热闹。在我的世界里,这只说明一件事:大部队还没到,还有血可以输。

整个虚拟币市值3000亿美金,跟当年互联网泡沫Nasdaq的6万亿比起来,不值一提。当年网泡爆在美国市场,而这届虚拟币是全球效应:六成交易量由日韩人民贡献。

期货,只是给有钱人开了门。ETF的出现,才是真正飞进寻常百姓家,让我妈和邻居刘大妈有了进场的机会。

ETF不是自古就有,但羊群效却是人类天性。ETF更以散户为中心,让踩踏更便捷:比期货便捷,比指数便捷,比买看空期权容易,甚至比我妈和邻居刘大妈在淘宝买袜子更容易。是散户追涨杀跌の必备利器。

不管将来比特币ETF会以哪种资产做底层:实物,期货,还是两个混合。从俩期货通关之高效看来,六个月内出现并不是梦。

游戏生存第一要义:血量就是生命值。当剩余的血被抽干,又没有队友当肉盾,您被GG的时间线就缩短了。

也许是各国政府联合绞杀。

什么是主权货币?

有法律保障的?有国家机器保护的?有国家信用支撑的?有国家领导人做形象代言的?

都不是。答案是能用来收税的。

如果主权币被比特币代替,那一毛钱都收不到。反过来,把法币数字化,一毛钱也跑不掉。

关闭法币兑换通道(交易所),就能把虚拟币跟真实世界切断。不用做绝,只要把能大规模兑换的门关上即可。我们的门已经关死,就看日本和美国。

还有其他花式爆破:比如全球大规模交易所被黑,比如ICO围歼,比如矿区跳闸断电。

或者根本不需要原因。

在超高波动下,因果规律不适用。波普尔老师有“可证伪”:世界上并没有干净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有复杂的、未知的、偶然的、和无原因的演变。黑天鹅不用多,推翻逻辑,一只就够。与其找“原因”,不如静观其“变”。

换句话说,如果场上不知往哪儿踢,就往对方门儿里踢。这是施拉普纳老师当年传授给我国足的。

4

虽然点燃方式有无限可能,但导火索只有一根:钱流转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钱涌去的地方煽风点火,钱流出的地方釜底抽薪:这就是能在岸上东临碣石观沧海,看泡起泡破不湿鞋的基本功。

Paul T. Jones老师早有分教:这个世界就是幅资本《万壑争流图》(The whole world is simply nothing more than a flow chart for capital)。生存的基本要义,是对钱流的变化,要比鲨鱼见血还敏感。不管下面是股票,金银,球茎,还是一串数字。

这是丛林求生记。

这个世界的王者经过无数KO,吊打,引爆,GG,换来的生存法则。能在电视上随便告诉您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届虚拟币泡沫如何结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au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