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门前有条小路,这是一条通往外界的小路,也是我小时候成长的地方。
星期天回老家,看见家门前的稻地上挖了一个小阴井。问邻居,这里挖个小阴井干嘛?邻居答:这水泥路面上要浇柏油了,这样路面高出稻地,挖个阴井好排水。
哦,原来如此。看来这门前的小路,又要改造了。
在以前,我相信在农村,这些小路都是一个模式,都是泥路、土路。只要天一下雨,路面泥泞,很难走。
后面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开始有自行车了,这些泥路明显适应不了。自行车可不能在泥泞的路面上骑行。于是,大家集资一部分钱,村出资一部分钱,浇了一条约1米2宽的水泥路。这路比以前的土路,可宽多了,也直了很多,极大地便利人们的出行。
再后来,社会高速发展,汽车进入各家各户。门前小路再一次被拓宽,修了一条能开汽车的水泥路。但路面还是相对较窄,两辆车不能交汇。随着汽车的增多,在路的一些部位,增设了交汇处,以方便大家汇车。
想不到,这次要浇柏油路面了。这段时间,镇上有很多水泥路面换成了柏油路面。有同事说:这水泥路面换成柏油路面,汽车开上去,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以前的水泥路,汽车开上去,颠得厉害,有时会有这汽车坏了的错觉,而这次换成柏油,汽车开上去,平滑得就像广告里说的,如丝滑般地光滑。
这次我家门前的小路,又要改造了,但愿小路能改造出丝滑般的感觉。
在我家门前,有条弯弯的小河。河两岸树木葱郁,长着各种不同的树。
那是我小时候快乐的游乐场所,抓鱼摸蚌摸螺蛳,不仅可以玩得不亦乐乎,还能给家里改善伙食。特别是到了夏天,小河更是我们的天下。
游泳就是在这条小河里学会的,尽管是难看的狗爬式,但还是非常骄傲地告诉大家,我学会游泳了。那时我们小伙伴,三五成群,整天泡在小河里,直到大人们拿着竹杆,像赶鸭子一样,把我们赶上岸。
但不知在什么时候,人们都不在河里游泳了。因为小河里的水,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澈,河里的鱼,还有河蚌等,也没有以前那样多了。它似乎只能灌溉农田,再也没有以前的乐趣。
最近几年,大力整治环境,还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口号,我家门前的小河,也正积极治理中。河里不仅种植了用来净化水质的各种水草,还安装用来被动循环的水泵,让静静的小河,动起来。
现在的小河,似乎已与以前差不多了。河水慢慢变得清澈起来,河里的鱼也变多了,引来很多的钓鱼客,日夜来钓鱼。
门前的小河,正向着更加美丽变化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