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清晰决策的定义
所谓决策的科学,就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应用某种规则和理性思考,最大程度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第二 明确决策“不以成败论英雄”
一个决策做的好不好,和决策带来的结果没关系。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只能是根据决策的这一刻来判断,而不是等结果出来了再判断。
第三 定义决策的目的问题
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站队,不要一上来就考虑我要选择哪一个。
而是首先要定义问题,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扩大这个问题的范围。很多问题表述清楚了,解决方案自然也就出来了。
第四 要多选项决策
决策必须要有多个选项,如果二选一,不管你选哪一个,决策失误的概率都在50%以上。
第五 选择合适工具框架
决策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决策框架,把问题拆解开来,分门别类地把这些问题装在“决策层次金字塔”里,然后集中精力讨论金字塔中间的问题。
第六 好选项的两个特点
好选项还应该满足两个特点:差异性和竞争性。
差异性说的是选项和选项之间,要有显著的差异。
竞争性说的是,每个选项都是可能被选择的,如果一组选项里有的明显很差,这些选项就没有意义,甚至会干扰到我们做出正确决策。
第七 画出决策树
把所有可能的选项,选择的期望值,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都画出来。把各种选择都摆在台面上,才好做出决策。
第八 清单核查
拿定主意,做出选择之后,要对照自检清单,对选项进行核查,做好最后的1%。
这个清单里有5个问题:
1.为什么这个选项优于其他选项?
2.这个选项经得起推敲吗?如果有新的变量,它会怎么样?
3.有没有一种组合,能把其他选项的优点也综合起来?
4.有没有把问题过于简单化?
5.回过头去,再看看决策树,每个选项的不确定性,正确评估了吗?
第九 付诸行动
只有资源不可撤销地分配到行动中,决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第十 一致同意不等于好
大家一致同意的决策,不等于好决策。
在决策初期,要充分讨论,避免过早地达成共识。提出选项的主张者,和审批选项的审批者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关系,好决策关注的重点是事,而不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