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只说了我最近的睡眠情况,心情吧,也没好到哪儿去!在当时婆家(娘家都支持)一大片的反对声中,坚持把娃弄在身边一起生活学习,尽管物质和精神上由于能力和机遇的原因都不能提供很好的条件,只愿求得的是安心,担心等到条件允许时,我们已经错过了属于家庭的那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貌似现状还算满意,孩子经常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婆婆也会在一年难得见面聊天时提到:怪不得你要自己带孩子,现在看来不带走也真不行,爷爷奶奶确实管不了。小家庭中,我和二先生平时有意培养的亲子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前天,林娃在校犯错了,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情况的家长不是我,是去接孩子放学的二先生,等到第二天老师描述给我时,已经算是过去了的风波。错误是说大不算大,说小也绝对不小的那种。这两天2班的那帮娃看到我时,都来打听回去我打他了没有?我笑着告诉他们:没打,跟他谈了!这是我对他一贯的教育方式——说服教育!昨晚,睡得不好,半夜醒来,特别清醒,突然意识到:我做错了!
错误,就应该惩罚,不采取打的方式也得有其他方式的惩罚!比如承担更多的家务或者每天多做十道计算题!说服教育后,我感觉我尽责了,他也应该知道错了,其实他绝对没有,他认为犯错了,就是一顿说教!接下来该咋咋!我今天才有认识到,失败!
这是个一直带在妈妈身边的孩子,小时候长得白白净净,能说会道,挺招人喜欢。我在他不到20个月去上班了,他只好去上了托儿所,托儿所肯定和家里老人带着不能比,尽管他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爸妈走了后在托儿所门口拼命哭,但心里肯定是极不情愿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抱着披风蒙着头的他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外出,路上爸爸随便一个刹车,他就开始哭了,他以为是到托儿所门口了!后来笑着讲给朋友听时,心里还是很难受的。所以不用去托儿所的日子,他和我都会很开心。我也会很用心的带他,带他去南大街乐购,买绘本,去红梅公园划船拍照,去给他买好看但有点贵的衣服,让他看起来更帅!买好玩的玩具,小广场,他的玩具被别人抢去玩了,他站在那里不停的问:这个玩具是你的吗?这是我妈妈买的,你要玩应该让你妈妈去买,你快点还给我!旁边的奶奶说,人不大,挺会讲道理!
幼儿园时,他的个头就很明显的超过了同班小伙伴,老师也很喜欢和这个大男孩聊天,排队外出,老师总喜欢让他在前面带队,一是让小朋友跟上队伍,还有就是可以跟他聊天,啥都聊,我今天漂亮吗?有你妈妈漂亮吗?你知道停在那里的汽车是什么车吗?你还知道有哪些汽车啊?甚至他穿了双新鞋子老师都要试试。。。愉快的幼儿园结束时,林娃表现出了相当不舍的情绪!当时每个月的快乐家园(家校联系册)老师的那一栏一番表扬的最后都会提到:老师讲故事时你不要讲悄悄话了哦!我讲道理给他听:老师在讲故事,要好好听,不能打扰老师啊?给我的解释是:老师讲的小朋友们没听懂,我告诉他们的!我没有明确制止,以为我把道理讲给他了,他应该就会改了!
入小学,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他开始学业的万里长征第一步!口头作业,书面作业,甚至每天课外书的阅读时间,我都会监督到位!就是这一个到位,现在看来是个很大的错误!我有时间,我有精力,最关键的是我还很乐意!我乐意把精力放在怎么好好教他,教他每天遇到哪些事情怎么处理,教他早上到校要好好读书,教他要把字迹认真,教他数学计算不能马虎,教他和同学好好相处,教他少玩手机,爱护眼睛,教他勤锻炼,控制体重,教他要给班级争光,要有集体荣誉感!
所有我教的都做反了!
不管他需要不需要,我都告诉他,并且认为我已经告诉他了,他就应该照做,他就会很优秀的!我不知道好多的经验要靠他自己去经历积累!我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3至6岁时,会很听话的去做;7至10岁时,会尝试着不这样做,发现也是可以的;最近,听到时都会答复:妈妈,我知道的,我这么大了还能不知道这个吗?一副妈宝男的样子!其实是提醒了他可以不这样做,然后再把话还给了我!我只给了他我想给的,没有给他真正需要的!
三年级下学期时,陈老师说过我:你认为你在他身上付出了那么多,他就应该很突出很优秀!其实你不用管他,他也不会差到哪去!可是当时我哪敢啊?我到今天才真正明白这段话的含义:他自由成长也许能成长得更好!
突然记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母亲是孩子命运的创造者!我要做的就是让他感觉到来自家庭的温暖,父母及时的关爱,多给他些自主选择的机会!这是一个需要坚定的立场,我坚定不移!
给孩子需要的,而不是我想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