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中国人过年时必看的节目,三十晚上大家一起看春晚一起包饺子,恭迎新年。
只是现在的春晚新面孔越来越多,老面孔逐渐褪去,让众多喜欢看春晚的老年人越来越不适应。
小品、相声是春晚里必备的节目,只是很多笑点大家好像找不到了,换来的是对这个作品的不理解,不理解到底说了些啥?为啥要这么说。
当三十晚上看完小品《心事》时,一家人都看不懂时,我却说我看懂了,不是因为我多聪明,而是因为多少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知道这个小品里加入了心理学元素。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看春晚就是看了个热闹,里面只要有包袱与笑料就好,而现在春晚的导演把春晚排练的有些高大上了,使得很多老年人看着自己喜欢的春晚不知所措。
慢慢的,现在的春晚并不单单是给老年人看得,也是给全国人民看得,只是,奇怪的是,真正看春晚的并不是下一代,而多数都是老年人。
所以说,现在春晚的节目到底定位的是那一类人群呢?想教育下一代,只是下一代不看,真正想看的人又看不懂,排练春晚的演员和导演又很辛苦,结果是就看了个热闹吧!
也许春晚就是在热闹中成长自己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