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学上,可以把知识的获取归纳为三种:亲身感知、他人告知和逻辑推知。
逻辑推知是人类新知的来源,遗憾的是每一个人一辈子能通过这种形式得到的新知其实很少,因此前两种形式就特别重要。读书是获得知识和信息的第二种形式,而旅行属于第一种。
从获取知识来讲,二者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是并不能100%地替代。今天虽然他人告知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很多时候没有亲身感知,是无法领悟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99%以上的人来讲,不在股市上输点钱,那么无论看多少书,了解多少历史,都难以认清股市的凶险。
在我看来,旅行的第一个意义是增长见识,对于他人告知的事情,亲身验证一下,才能记住,变成自己身体中的一部分。对于他人没有告知的经验,自己通过旅行了解到了,再告诉他人也是一个好事情。
比如说罗老师在跨年演讲中说中国人很焦虑,这是事实,但是我从来没有焦虑过,也不认为生活在国内的人需要焦虑,我的信心来自于看遍了世界,很清楚中国目前的状况,于是有了和绝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看法,如果没有旅行,我是不敢下这个结论的。至于我对中国乐观的根据,在《硅谷来信》第237封信中有详细介绍,其他文章中也提过这个看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当然,我一个人通过旅行得到与众不同的想法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个更有普遍意义的例子。美国在19世纪末,大家深受垄断之害,因此对资本主义、对资本家比较痛恨,一度出现过社会主义的思潮。20世纪初的年轻人都是“愤青”,谈起美国总是负面看法多,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二战之后。
但有意思的是,接下来婴儿潮(1946~1964年出生的美国人)的那一代都比较“爱国”,认为美国制度好。这里的原因很有意思,主要是因为他们出国的机会比父辈多,大家到世界各地转了一圈后,还是觉得美国好,这种认知读多少本书都体会不出来。又过了几十年,到了冷战后出生的一代,他们又成了“愤青”,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了婴儿潮的父辈或者祖辈走到世界上受尊敬的感觉了。
类似地,在中国经历了文革的一代对很多社会问题的看法都比较负面,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一代在同样的事情上的看法都比较正面,这是人的经历使然。很多人担心中国陷入这种危机,那种危机,其实到世界上走一走,就释然了。不走一走,这一派学者说好,那一派学者说不好,都说得头头是道,你真无法判断该听谁的。巴菲特讲,要了解经济情况,不要听经济学家怎么讲,华尔街怎么讲,《纽约时报》怎么讲,去周围百货店看看就可以了,这都是同样的道理。
旅行的第二个好处是帮我们走出自己平时生活和工作的圈子。无论是在热力学中,还是在信息论中,一个封闭系统都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变得越来越无序。而破局的关键就是打破封闭系统,引入负熵,这个负熵在热力学中你可以将它理解为能量,在信息论中理解为信息。无论是哪一种,都要走出封闭的圈子。
我在《硅谷之谜》一书中讲了机器学习中的一种困境,就是达到了一个局部最高点,然后往四周看,觉得哪里都没有自己的位置高,但其实远处明明有更高的山。一个组织机构发展到这个地步,就停滞不前了,而破局的方法就是强制自己走出去,别无他法。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对之前工作的看法就变了。通过旅行,换一个环境,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走出困境。在历史上,很多大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换一个环境,见到自己以前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高更(Paul Gauguin)在大溪地的经历让他创作出不朽的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方去》。
促成中国走现代化道路,并开始改革开放的有两位领导人,第一位是周恩来,第二位是邓小平。周恩来的经历来自于尼克松访华,当时根据中美事先达成的协议,美国的电视媒体要做全程直播,中国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做直播,就答应了。在尼克松的专机到达之前,运输设备的飞机先到了,美方工作人员在机场马上就把卫星天线和全套转播设备搭了起来,等尼克松一到,马上就开始转播了。这让周恩来当时看呆了,这才体会到中国必须开始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的经历来自于1978年对日本的访问,当他乘坐新干线看到两边漂亮的农舍后,决心排除一切阻力进行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这其实就是通过旅行帮助我们从僵化的思维走出来。
我自从听了世界上近乎所有音乐大师的表演,才知道音乐的圣堂有多高。我看了全世界400-500幅最著名绘画中大约80%的真迹,才知道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每一位名家成为名家的原因。
类似地,只有当我到了苦寒之地,世界上极为贫困匮乏的地区,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对世界,对好的政府需要多么心怀感激。从此,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跳出固有的思维。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含义也差不多。
旅行的第三个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己。世界是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看清自己。当然,大的世界比小的世界更能让我们全面地了解自己,不仅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想法,也能了解我们的能力。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哪怕是采取最偷懒的旅行方式——坐邮轮,出门在外也是事事艰难,这时不仅能考验人的生活能力,而且能够发现平时自己看不到的一些能力。比如说如果大家一同出游,杂事特别多,需要很多人参与组织和协调工作,这其实是年轻人锻炼能力和显示才能的机会。我在大学里协助老师安排了全班的实习,才发现自己很有组织一些大型活动的能力,也借那次机会让老师和同学看到了我这方面的能力。
当然,旅行的一个不能被忽视掉的目的就是休息和享受生活,这一点就不多讲了。我再顺着昨天巴特纳书中的内容强调一点,Social,也就是和别人交往是幸福重要的来源,人除了宅在家里,或者在单位上班,花一些时间在外面,可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怎样旅行才能收获比较大呢?简单地讲就是要记录,当然我说的记录不仅是拿着自拍杆到处拍照,表示自己到此一游了,而是要记录自己的想法。任何人出门旅行,一定会有想法的,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成为了人生的阅历。每年花个一两周时间,获得旅行的享受和收获,还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接下来的三天我会和你分享我在2017年底旅行度假的三段经历——冰岛之旅,体验几种不同风格的歌剧,以及聆听指挥大师巴伦博伊姆的演出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