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啟程
剛開始接觸行動管理時,覺得設置情境是拍一下腦袋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就是完成該項行動所需要的工具、地點或相關人員等條件嗎,太簡單了”。於是自己呼呼呼3秒鐘就完成了行動管理工具上的情境設置。但......
接下來幾天的對行動的設置,讓我發現,我的情境條里,只有一兩項是常用的(比如電腦,眼睛和皮膚不好都是因為這造成的~~~~(>_<)~~~~),其他都是花瓶。“情境應該不止擺設吧?”
2.加油站
“當然!情境的本質是一個觸發器,他的主要目的是激發你。”永澄村長眉飛色舞地說起他的得力武器給他帶來的好處,“當忙的昏天黑地的時候(永澄村長是個創業者,你懂得),我只要點開被我歸類好的行動,我可以在那個場景中把事情都處理好”
藥山師兄則發過來一篇“論文”,裡面摘錄了一些專家對“情境”的理解,還有他的體悟。“情境,不僅與背景、環境有關,而且和參與的當事人心裡環境有關。人的思維和行動,只有和情境結合,才能有合理的解釋。”“情境,一般來說,它包含三種’場’或者’流’。三種’場’是包括信息場、思維場和情緒場。三種’流’是指信息流、思維流和情緒流”。“場強調空間狀態,流主要指時間變化。信息場是提醒自己外在環境,自己設置的情境應該有什麼工具、資料和軟硬件條件;思維場是告訴人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情緒場是告訴人們互相關係情況。”
3.提檔行駛
咀嚼了前輩們給的乾貨后,體會自己生活工作的各種狀態,自己的情境武器慢慢浮現出來。
辦公室:絕大多數公司所給予的任務
家:絕大多數在家處理的行動
手機/電腦﹣只自己:需要通過手機/電腦完成的任務
無手機/電腦﹣只自己:不需要通過手機/電腦完成的任務
實地﹣與他人:需要通過和他人面對面的接觸,才能完成的任務
網絡﹣與他人:需要通過網絡(包括其他通訊工具),和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務
定製了“情境”,不僅讓我可以批處理任務,還讓我清晰的看到自己不同的側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隨著自己對自己認識的加深或外界變動,這些情境還會有變化,但可預見的是,這些會越來越適合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