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

作者: 汉天真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06:54 被阅读0次

这词我也很熟,但真正的华侨我没看到一个,我们要是生在沿海或大城市就很容易知道华侨是些什么样的人。

所以要写这题目又是盲人摸象。但还是刚刚可以做。知道一点点与华侨二字沾上边的故事。

30年前在离家10多里外的那片区几所学校跳来跳去的很多年,有个同事说起他那小村里的两个当官的人的故事来。其实这同事不说我们也知道,因为都是10里以内的人,人家还是地方上的名人。

一个叫张江,一个叫张成,都是“老三届”高中毕业,并且是老县一中的同学。读书时就一起较劲。成绩都不错,但wG来了,大学梦被冲了。

之后,张成参军,笔杆好,慢慢成了所在部队相当级别的文职干部。张江怎么也七搞八搞当上国家老师,并且在县一中教高中。两人后来都娶了女教师的老婆。几乎扯平了,但部队那时表面上更火些,穿军官服很爽,教书的臭老九啊。

突然一天张成从部队转业了,被安排在县城某破企业里,从此每天骑个自行车上下班甚是失落,比张江在县一中上班显然差些,张江可能住县城更多些,而张成天天往老家乡下村里跑。

张成的好机会还是来了,要恢复高考,1977年,他在家已窝了两三年。张成轻而易举地考起来了(有的说当年初选之前他没考上,他的老师特地去帮他查分,把他作文的低分一下加成高分,才录取了)。之后优秀生嘛,又早是党员,又有人帮忙,大学一毕业,张成就分工到县文化局当干部。一转眼,他还当上了文化局长,上下班开个小车,一下在村里火了。张江还是毛教师。他们的较劲,这是第几个回合分不清楚了,反正至此张成赢了,当了官~应该说叫“又”当了官,他们家里有人说真有水平的埋没不了,很得瑟。

哎,做梦谁也不会知道有一天毛教师张江也走了回大运,具体是哪一年不清楚,反正教师队伍里人人知道。上面来了文件,要提拔一个管县文教的新副县长,必须是现任的高中国家老师,并有海外华侨关系的人。嗬,全县唯独一人符合条件,就是这张江,再无第二人。据说是张江老婆那头至亲(兄弟)是华侨。完全符合条件。于是这张江由普通毛教师走马上任副县长。这跨度也真太大了。一会儿功夫,一个几十户的小村里出了两个正局级以上的干部,还有一个副县长,确实有点轰动,甚至有人说这村里风水起来了。

嘿,奇了,不久前看不上眼的张江如今恰恰管住了同村的张成这个文化局长,人家是管文教副县长嘛,正端端地管着你。在张成看来这简直是瑜亮之争,命运硬是要压制自己,羞辱自己,更偏爱他的敌手。张江也开着公家的车了,比张成的车档次还高些。每逢节日,张江开个车回家看父母,在张成眼里这就是显摆,就是气他,张成太委屈了。张江知道这事,以后回家办事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怕让人尴尬。

又过了些年,县城里忽然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事故,县剧院一个有名的男演员在家服毒自杀了,说是他同是该剧团的老婆(又说是文化局的职员,记不准了)和张成有密切关系,有私情。经查属实,张成的局长被停职了。张成夫妻关妻本来就不很好,至此更僵了。而张江不久又升职去了地区,副地级,正县级。张江和老婆最恩爱了,有名的。大家都说张江人品好,才能也不差,升迁完全值得。一直以来村里人更喜欢张江,夫妻两个人都没架子,当了官之后一样。张成不行。这下差距大了。

再后来,张江以副厅级待遇退休,而张成夫妻都只活50来岁,郁郁地早早患癌死了。都说他们是自己把自己给气死的。

张成的妻子是我初中二年级时的数学老师,很美,仿佛昨天。如果没死,现在也只刚过70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kq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