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经常做梦,又喜欢梦境的人而言,《梦的解析》是难以抗拒的。哪怕只是为了了解和解析那些自己曾经梦过的场景和故事。
提起《梦的解析》,自然会联想到它的作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
作为他的经典代表作,《梦的解析》自1900年出版以来,修改、调整、完善,一版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这,除了梦境的研究之外,还有梦境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体现了一系列异常的精神状态。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更多的是想了解梦到底应该如何解析,哪怕只是最皮毛的部分。毕竟每个梦境都可以成为一个代表着某种意义的心理架构。
梦,在我们深眠的状态下,较少出现;在浅眠的状态下,相对较常出现。甚至浅眠的时候,会因为外部坏境的一些声音、光线的变化,而影响梦境的内容。虽然处于睡眠状态,但潜意识依然在工作。用一句话来说,梦是睡眠受到干扰的结果。
我们常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解释为什么会做梦。但事实上,梦的素材的确来源于生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久远的被遗忘的记忆,一个是近两三天的清醒的记忆,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生活中偶然出现的一些细节和琐事,而这些都是不被我们所重视的内容。在梦中,我们会记起很多在清醒状态下记不起来的事情。虽然,梦醒时分,很多梦的内容又会被我们遗忘,怎么回想都记不起来。但或许某一天,因为某个细节或元素,当初的梦又会场景重现。
虽然梦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梦也建立起了与清醒时的生活并不算远的类似结构。但做过梦的人都清楚,梦不仅仅只是现实生活素材的重现,它还具有创造力,给予我们梦中的生活适应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等各种特性。
在罗伯特看来,做梦的动力源于心灵本身——在于心灵负载过重需要解脱这个事实。从这个角度而言,梦,就像是一个安全的阀门,将现实生活中大量破碎的、没有得到加工的聚积在大脑中的浮浅印象分散开来,让大脑得到恢复和发泄,让心灵得到洗涤。或许也因为如此,普金耶认为梦有振作和治愈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依靠创造性的梦完成的。它们完全摆脱了白天的事情,而让想象力自由飞翔。精神世界并不希望白天那种紧张的状态一直继续下去,它们寻求自身的松弛,并在梦中得到恢复。”所谓时间,是治愈伤痛最好的良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基于这一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就喜欢上了做梦这件事情。梦让他们解压,也让他们找到一些新的灵感。但梦不管多复杂,大部分都可以解释为是一种愿望的实现,可以当作一种清醒状态的精神活动的延伸。
佛洛伊德是梦的理论这个领域研究的集大成者,我只能站在巨人的脚边,抬头仰望着他。然后寻着他走过的道路上的痕迹,在他对梦进行解释的路途之中,试图找到一些可以解答自己关于梦的一些答案,仅此,就已经受益匪浅。但梦,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里探讨它,找到更多的解释,来探究各种可能性。反观梦境中的自己,有助于我们更了解自己。
作为一本解析梦的理论书,想要马上读懂和理解《梦的解析》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读这本书是需要时间的。需要读的时间,也需要思考的时间。但是喜欢做梦喜欢解梦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个人会是兴奋的,就像在打开一个巧克力盒子,期待着盒子中出现的会是什么口味的巧克力,让人期待和惊喜,而且非常值得反复咀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