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门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话锋突然一转,早已经不记得他到底是因为我们一个个不‘上进’的听他的课,还是对我们失望至极。他说,任何人在一个领域学满一万小时,都能成为专家。永远坐在教室右边第二排第一个位置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算的,对旁边的人说,"谁愿意投入那么久在一个不喜欢的行业里,然后成为专家?"那是我是第一次听到一万小时理论,属于第四手知识,只是传播这个理论的人,有些不讨喜,又有些自以为是,因而他的复述没有让我产生任何兴趣。
再后来的几年里,看到豆瓣关注过的人,一个个成了‘网红’写手,一些人开始实践这个理论,一些人开始安利给别人。我也曾下载了这本书在iBook里面看,终究还是和它没有缘分。
谁也没想到,2016,《刻意练习》横空出世,只有一两个人推荐过,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也许,人和人,人和书,都是不期而遇,刚刚好。
这本书,完全颠覆了一万小时理论,证明了,如果重复练习一万小时,人根本不会成为专家。就比如,开车10年的老司机其实并没有比开车5年的司机技术多么娴熟,因为前者也许在5年后一直重复做着一样的事情,没有技术的提高。不断的有意识的提高自我,才能真正的进步。
第一点就是要不断的走出舒适区,很多人不进步的原因就是,一直在舒适区里面练习,那不是进步,那是重复,有时候无意义的重复,不能让自己成为业内专家,只能莫名的感动自己。人的大脑如同肌肉般,要不断的练习,有计划的练习,不断的突破自我,才能进步。定制的目标不能太远,要和现实有着恰好的分寸。第二点要想办法保持自己的动机,如果做一件事情,没有动机,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人会放弃,比如,没有目的的锻炼,跟风似的学英语,不断的看娱乐性质的书(此处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书分三种类型,要有目的性的去读书,此处不细说。)
如果前者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经验,不过60%的人都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尽管我们通过专注的训练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做某件事的能力,但那并不是全部。刻苦努力还不够。逼迫自己超越极限,也不够。人们通常忽略了训练与练习中的其他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
做一件事的事情,一定要构建自己的心理表征,比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副著名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还有就是下盲棋,两人可以做到,心里有棋,不需要实体的棋盘和棋子。
很多大师其实比新手就强在他们具有有意义的记忆。那些意义可以辅助我们记忆和理解,同样,国际象棋大师并没有培养令人不可思议的记忆力,来记住棋盘上单个的棋子;相反,他们的记忆取决于背景,也就是说,只针对那些在正常棋局中出现的棋子位置进行记忆。
心理表征使大师着眼于全局来观察,看到“一片森林”,这是新手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心理表征还使大师可以在必要时把注意力其中在具体的招法上,观察“一棵树”。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人小时候学自行车的时候,开始的时候,需要后来有人扶着车子防止摔倒,后来你经历了,小心翼翼的会骑车,一不留神,可能还是会摔倒,到后来你再也不会摔倒了,但是你只是会骑车,最后的最后,你可以边骑车边打电话,边骑车边听歌,做到了着眼于全局观察,这个就是大师的境界。
其实没有人有天生的才华,只是很多人在某个领域或者行业,经历了别人不曾知道的,不断的刻意练习,慢慢成为了高手。《刻意练习》里面,也从多个例子证明了这个观点,就不一一复述,然而,很多深入的观点,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难以理解,不如从走出舒适区开始练习,每天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一个新知识,主动练习一个新技能,换一条不熟悉的路去走,也许会挖掘出,自己不曾发现的,自己的潜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