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值班,终于安静了,回顾一下昨天的奔波,最爱的还是三舅家,一进门,“享受生活”四个字扑面而来。
三舅家一直住在姥姥家老宅子的位置,我们村里唯二的死胡同之一,我家前面是一条死胡同,姥姥家前面也是一条。不同是,我家在胡同口,姥姥家在胡同底。因为老舅家在外面盖了新房,三舅索性收了老舅的老房子,西面几家也都搬进了城里,这条路上,只有三舅一家,隐于胡同深处,有远离喧嚣之感。
三舅家前面的二三十米,用水泥硬化至墙根,没有一点杂物,一人高的狗笼里,一条肥大健硕的大黑狗声音洪亮的汪着。
进门就看见三舅家新装修的大工程——阳光房,“呀,我三舅又装修了!”暑假前我来,还不是这样。
隔着断桥铝的阳光房,我只注意到墙上事事如意的两幅暖色调壁画,立刻觉得无比温馨。
还没进门,二表妹迎了出来,把我们接进阳光房,直接让到正门左手的实木大茶桌上,熟练的烧水泡茶,拿出手机呼叫出去遛弯的三舅和舅妈。
先生说:“别叫了,看看咱就回去做饭吧。”当然后半句是和我说的,这哪行?我屁股粘在了实木圈椅上,站不起来呀,爱极了这感觉,各种干果、茶具摆在茶台上一点不显拥挤,我家那个一米二的小茶台,和这个比,简直是“小破”至极。
剥着干果,喝着茶仔细打量阳光房,茶台左侧是按摩椅,曾经摆在屋里毫不起眼的按摩椅,走进阳光房怎么都显得这么高大上了呢?
再往里,是舅妈的私人KTV,音响设备、投影仪一应俱全。
正门右手是沙发,没换新的,还是原来客厅那套,放到阳光房里,暖暖的阳光照着,让人看到就想躺进去晒太阳,最右端是一张大餐桌,今天约饭有点晚,明年我要预约在阳光房里用餐。
其实三舅、舅妈和我父母一样,都是农民,若说优势,就是三舅没儿子(当然是我的歪理🤣)。我这么多亲戚里,只有三舅两个女儿,三十多年前还多多少少还被别人同情或嘲笑过。所以很多年前三舅妈的“大手大脚”也被人说成没儿子所以“不过日子”。
可是三舅妈的“大手大脚”是建立在吃苦耐劳的基础之上的,姥姥家人干活都快,以我妈和三舅为最,所以到现在三舅在家具厂上班,一天能轻松比别人多包出两套沙发,这个多劳多得的年代,只要工厂能正常营业,三舅工资每月都在一万大几,三舅妈也是勤快人,也打了一份零工,虽然不及三舅,也有两三千的收入,还不耽误家里还种着菜园。
住在村里,这样收入的两口子不多,但只要不懒,收入不会太少,可是要给儿子娶媳妇买楼买车,还有像我妈这样的,儿子忙完了还惦记着孙子的,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攒钱,很少有人赚钱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
三舅和舅妈这种努力工作,尽情享受生活的态度,我是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29033/5564aa01697111e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