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然而,不同的地方春节的民风民俗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就让我来说说我的家乡,莱州春节的习俗。
在年前,家家都会打扫家里的卫生,贴对联,准备过年的各种食材,为过年坐着各种的准备。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的奶奶都会准备包饺子,饺子也和平时的饺子不同,除了平时吃的普通的饺子外,还包了里面带有花生,栗子,硬币,年糕,红枣的饺子,这些不同馅的饺子都带有着不同的寓意,花生馅儿的饺子代表着早生贵子,硬币馅儿的饺子代表着财源滚滚,栗子馅儿的饺子代表着立子年,年糕馅儿的饺子代表着步步登高,红枣馅的饺子代表蒸蒸日上,然后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把包有不同寓意馅的饺子和普通的饺子混合在一起下锅,在大年初一的这个早上,吃到什么馅的饺子,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样的寓意。
过年的时候,家家要制作枣饽饽用来供祖先,大年三十这一天,家里都会摆上族谱,在族谱的旁边摆上水果,糖,年夜饭,枣饽饽等食物,族谱的正前方摆上香炉和蜡烛,这意味着过年了,要把家里已经故去的老辈们给请回来,大家一起团团圆圆的过年。
大年三十的晚上,大家都是要过十二点才睡的,一个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另一个是忙碌了一年,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唠家常, 乐乐呵呵,团团圆圆。
大年初一的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拜年,小孩子一般都要给老人磕个头,然后再收压岁钱,天还没有亮,大家已经开始出门互相拜年了。
以上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然而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大年三十到来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意识到,哦,是真的过年了,小时候,是多麽的期盼着过年,早早的就闻到了年的味道,过年似乎是一年中最开心的事情,然而最近几年大家都说着年淡了年淡了,这年过的也没有年味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春节的习俗没有得到良好的继承,有好多大家已经不遵守了,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重视了,大家出门拜年也没有以前早了,甚至有的年轻人已经不出门拜年了,像枣饽饽这种面塑现在已经失传了很多,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而且现在开设了不少定制面塑的店面,大多数人都图省事或者老人年老有的已经做不了了直接去店里直接买。以前舞狮子是最好的娱乐节目,大家都喜欢看,但是现在的娱乐项目层出不穷,年轻人更偏向于在家里玩电脑看电视,也就没有舞狮子吹喇叭这类节目了。
第二个是经济好了,老百姓的生活好了。以前平时都吃不到啥好吃的,但过年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但是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现在天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以前家家户户在年前很久就已经开始准备屯年货了,但是现在食材什么的在超市里或者市场上也可以随便买到,甚至大部分人家为了方便已经选择在饭店里吃饭了,小时候盼望着过年了,新的一年就可以买新衣服了,但是现在衣服想买就可以买,也不用非等到过年才能买。
第三是聊天软件的问世,以前都是用手机短信一条条的编辑或者是打电话祝福,但是现在大家更偏向于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来发祝福,一键群发,复制粘贴,语音通话,视频聊天,这些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功能,却似乎让感情变淡了。
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我认为,像舞狮子,面塑,民间乐器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些带有美好寓意的民间习俗,这些甚至被外国人所喜欢但却慢慢被我们国人忽略的文化,难道我们不应该传承下去吗?我们应当传承下去,因为那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我们应当让我们的节日发扬光大。关于鞭炮,古时传说是为了吓跑一种叫“年”的怪兽,所以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但放大量的鞭炮会污染我们的空气,甚至使用不当会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应该控制鞭炮和烟花的燃放量,甚至可以选择不放。
除了正确的传承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后,我想呼吁大家,少看会手机,多陪陪你的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