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8716213/206be2c3c52c9940.jpg)
当我再次见到建龙大大时,他已是三十出头的青年了,年轻有为,开了一辆山东牌照的小轿车风风光光地回了家,满面含笑,见人就发芙蓉王牌香烟。通过闲谈,才得知他要结婚了,对方是我们甘肃平凉静宁人,两人也算是“十年辛苦不寻常”,终于修成正果,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2016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八。大总管见我无事,碰巧我还识文断字,于是叫我和郭猫帮忙掌管礼簿事宜,也就是将亲朋好友的礼物记在清单上,分门别类,真金白银登记在册,礼品礼物则用绳子挂在显眼处,并用红色的小便签写上送礼人的姓名。
郭猫负责核收,我则在一旁奋笔书写。我的字本来就见不得人,但长辈们有意锻炼我们,给出的理由是他们终将老去,接下来村子里面的红白喜事就该我们承担一二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万幸没有辜负主人家的交托和大家殷切的期待,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农村里的婚丧嫁娶,上礼簿的人算是“先生”,虽然地位比不上阴阳先生、大总管,但也属有手艺的人,受到大家普遍的爱戴和尊敬,因此会有一个专门的桌子,桌子上可以单独摆几个小菜,无非花生米、油炸虾片等下酒菜。另外,毛笔、墨汁、软头笔、图钉、大头针、别针、红纸、白纸、裁纸刀等物应有尽有。
农历正月初八,正是严寒时节,积雪未消,北风肆虐,但大家有说有笑,执手寒暄,宾主尽欢,倒也热络。晒谷场上以及大马路边停放了各种交通工具,不时有亲朋好友赶来,早有迎客执事走上前去,问候的问候,握手的握手,发烟的发烟,领路的领路;不时有人拿着、提着、抱着、掮着烟花爆竹姗姗来迟,放于空旷处,先点燃香烟,美美地抽上一口,再点燃引线,顿时噼里啪啦地一阵响动。女娃害怕,早就躲远了,跑过去牵起父母亲的手;男孩不怕,一边跺脚大声叫好,一边捂起耳朵傻笑。
不一会儿,迎娶新娘子的婚车到了。邵寨塬上有个规矩,叫做“妨”,一般是妨生肖,比如说这次妨虎马狗,那么我就得“避嫌”,不能看到新娘子的任何一抹红色。新娘子披着红盖头,被推选出来的老成持重的妇人领着脚不沾地进了早就准备好的房间,直到开席才出来敬酒。
新娘进门的时候按照惯例是要撒喜钱的,想我八九岁大的时候,最爱在一片散落的礼花中拾喜钱。最早的喜钱是铜板,无非是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后来是分分钱,也就是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再后来就是纸币了,面额不大,壹角贰角伍角居多。
看着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捡喜钱,钱不在多,主要为了讨个喜庆、吉利。面对此情此景,我口占一副喜联:
上联:抢拾一分喜钱,知何年何月成陶朱漪顿?
下联:绽放几树花朵,就此时此刻看落英缤纷。
横批:新人进门
紧接着看见往外冒着热气腾腾的厨房,我又有一联:
上联:上得厅堂,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无?
下联:下得厨房,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后来想到按照邵寨塬上的传统,今晚众人必定是要闹洞房的,于是我在心中又给新房题了一副喜联:
上联:亲个嘴儿,苹果脸左却脸右,气人。
下联:蹬个腿儿,鸳鸯成对又成双,疼人。
横批:爱死个你
最后走出大门,回家歇脚之前,我补了一副长联:
上联:苦尽甘来,芝麻开新花节节高。三十而立,大好青年抱得美人归。
下联:终修正果,天下有情人成眷属。双十芳华,妙龄娇娘嫁得如意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