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内容来自于一本书是《隐性逻辑》。
本书作者是德国Brain check公司创始人卡尔·诺顿。当一个人思考的时候,大脑通常采用最为熟悉的模式,所以很容易掉入“自设的陷阱”之中。而这本书涵盖了大量打破固有思维的例子和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判断。
今天,我们分享生活中三种常见的思维陷阱并给出解决办法,分别是错误的日常逻辑、有瘾的标签和聪明人的僵局。
① 『错误的日常逻辑』
这个故事你应该听过。有一家人偶然上山采了野蘑菇,做好以后却担心有毒不敢吃。于是他们找来自家的狗试吃。当他们看到狗吃完没事,还欢快地跑出去时,就把剩下的蘑菇吃个精光。可没多久,邻居突然找来说狗死了,这可吓坏了他们。就当这家人陷入绝望的时候,又发现狗其实是被车撞死的,虚惊一场。
这就是典型的日常逻辑错误。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自己认为正确的推理。也就是说老接触某种经验,就习惯性地用它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因此,一旦这种经验建立在了错误的条件和环境下,思考陷阱就会把你引向歧途。
解决办法:
001 考虑初始因素。当你遇到任何问题时,不要急着判断和推理,先考虑一下它的源头。毕竟只有前提正确,后面的分析才相对靠谱。你看在各种悬疑电影里,大侦探在分析案件前,最先说的不是“我觉得”,而是“如果”“假设”“就算”这类暗含起因的话。
002 注意自己的情绪。不同的情绪会给大脑发出不同的提示。就像前文故事中的那家人,纠结蘑菇是否有毒就是他们的情绪。所以当他们一听到狗死了,瞬间丧失了分析能力,多么典型的思维被情绪牵着走的案例啊。
②『有瘾的标签』
我们经常给身边的人贴标签,即使是用来记忆的模糊印象。这些标签几乎都和个性有关。比如,我们常会看到,刑事案件主犯的邻居或朋友对他的评价是:“他这个人很老实,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没想到。”同样银屏上常见的对白也是“真想不到他是那样的人”等等。
对此,社会心理学家李·罗斯提出了“归因谬误”的概念: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他的性格,却忽视了真实情况。还记不记得待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影视剧里的人怎么说?没错,他们会说:“我就说他不是那样的人。”这下你看到了,别管剧情怎么反转,人们始终脱离不了初始标签的影响,这样对我们的判断很不利。
解决办法:
001 仔细观察。买东西还要货比三家呢,如果你没有通过有意识的观察,给下一步分析积累足够的素材,那么你的判断基本都是没有依据的乱猜。这样错误判断的到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002 有意识的思考。你要学会分清主观和客观。多拿“他面对的情况是”“当时的条件有”这样的客观因素评价,少用“他就是”“他才不会”这样的主观因素做依据,你的判断才会更客观、更友好。
③『聪明人的僵局』
心理学家沙恩·贝洛克曾做过一个实验。她先让众多参与者答些简单问题,聪明人很快脱颖而出了,他们答得又快又好。接着她增加了题目难度、缩短了答题时间、提高了准确率的要求。这下之前成绩很好的聪明人表现十分失常,而能力一般的人反而表现很稳定。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越聪明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僵局。因为他们凭借聪明能干被领导表扬,被同事另眼相看,所以他们就认为自己很会思考,能用更高级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数据表明,记忆容量较小的人在各种规则之间转换较少,能更快决定策略并坚持执行。而记忆容量较大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们会不自觉地关注更多信息,同时在大脑里做各种复杂假设,最后能量耗尽,思考变慢。
解决方法:
001 减少思考。人一天的精力和专注力都是有限的,用到了胡思乱想上,就不能用到需要的地方。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发呆、闭眼或冥想,隔离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减少精神损耗,为解决问题留有更多空间。
002 淡化结果。不可控的结果会让聪明人焦躁不安。而在做事之前,他们恰恰又十分关注结果,这让他们压力重重。因此,在任务启动前尽量让自己保持安静,继而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不去管结果,也就能减少压力影响,帮助自己正常发挥。
总结一下,困扰我们的思维陷阱远不止这些,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给你开个脑洞,让智慧之光照射进来,多了解这个世界的套路,不要被自己原有的经验和思考模式所麻痹,也不要被别人掌控了节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赶快尝试切换一下你的思考模式,必有惊喜。也希望你在微信和喜马拉雅里和我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