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有着互联网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曹政,看完本书的感觉,就像坐在作者对面听他讲述的互联网的点点滴滴,职场小白的场景和要提升的能力到 思维方式,创业与投资,产品与技术,经营与管理等等各个方面的阐述和总结,非常的深刻和透彻,每一段文字都是干货,内容适用,覆盖面广,能感觉到作者从业的这么多年碰到过各种坑坑坎坎,真实经历过总结出来的,很多幕都很真实,感同身受。
作者摸透了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每个章节都是口述式的干货,不知道如何写笔记,摘抄一些如下
一,挑错的逻辑
年轻人进入互联网巨头公司,没多久就发现,为什么巨头的技术也这么烂?这稀烂的代码是什么鬼?
比如说需求迭代的产物,“一个产品,最初设计的目标是A,但开发过程中突然发现B才是真正的目标,而好不容易把开发一半的目标A的系统转为目标B,上线之后又发现需要兼容C和D的目标,所以,新人不了解这个背景,这个迭代的历史,就会觉得,这系统谁设计的,逻辑怎么都是拧着的?没办法,不断试错,不断调整,就是这样过来的。”
又比如说,技术演进中的印记,“一个多年运营的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存在大量不同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会有自己的逻辑、想法,以及处理的方式。那么在代码迭代中,技术的迭代往往是优先考虑最紧迫的任务,优化最耗费资源的模块,在不断迭代中,代码的一致性和结构的一致性可能就无法维持,导致一些本来架构优美的结构可能只剩下两三个模块,新的迭代代码替换了其他模块,但是新人就觉得,这模块做得好复杂,好啰嗦,很多没有意义的东西塞在里面。请相信我,再优美的技术结构,经过几茬这样的迭代,都会变得面目全非,杂乱无章。”
所以,新人应该“尽可能完整的了解系统,查看一套代码的时候,了解所谓的不好的起因是什么,历史演进的过程是什么,了解其在业务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是什么,有了一些认识和理解后,再来思考所谓好和不好的问题。”
二,轻易不要谈重构
作者讲过一个架构悖论,为了满足所谓高扩展性的原因,开发人员做了一个特别复杂的逻辑关系特别庞杂的系统,他们说这个系统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因为以后你有新的需求可以灵活扩展了!于是产品人员和运营耐心等待。
新系统上线后,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新的热点出现。运营人员说,我们能不能增加一些功能。技术人员说,对不起,这个需求在我们设计的初期完全没有考虑到,因为现在架构太复杂了,所以这个版本肯定不能支持,你放心,下次重构的时候我们会考虑的。
我对架构的原则是,适度灵活,简单至上。你会发现,越是简单的架构,遇到新的业务需求,改动和升级越容易,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新的工程师进来看代码理解逻辑的成本低。
三,预知未来的上帝视角
互联网最早是在美国开始流行的,发展到中国时,很多模式是复制过来的。比如校内网抄facebook,微博抄推特,淘宝抄ebay,这些公司发展得怎么样,大家也都看到了。
“那时候,从美国回来看中国互联网,其实就是开了上帝视角,你知道什么会流行,你知道互联网的下一步会走向哪里,你也许不擅长具体的运营和操作,但很简单,投资下一个爆发领域的领头羊的项目,成功率就会高得吓人。上帝视角在中国,并不是万试万灵,但你其实不需要真的算无遗策,只要比那些视野狭窄的人多看到一些就可以了。”
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领先了,那我们再去看落后的国家,又是什么样子呢?
“东南亚很多国家,文化习俗与中国相近,互联网发展水平远逊于中国,而发展速度却不慢。这些国家有中国资金背景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而这时候最明显的感觉是什么呢?当地的企业和当地的资金,对市场的反应太迟钝了!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太保守了!”
“第一个阶段是工具类。你有台电脑,有个手机,不知道干嘛,装东西玩。2000年左右最火的是什么网站,是下载站、破解站。然后就是娱乐类,如听歌、玩游戏、看小说,几乎同时社交类就起来了。再往下生活类,各种电商、折扣、团购、订票订房、健康、理财等等。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都是这个顺序。你看其他国家的榜单,就知道他们处于什么阶段,然后下一步紧跟着会流行什么,这时候你去投资、去决策,不就是开了上帝视角?”
三、用户提出的问题就是你要找的答案
很多人做产品,不知道市场需求是什么,在另一本我很喜欢的书《增长黑客》中有数据,创业公司死掉的原因,其中40%是产品没有市场需求。
不是好产品就会有市场需求。用户的需求之所在,往往是其关切的问题之所在。
怎么找用户关心的问题呢?
“我说你做什么的?他说做91助手用户分析的,我说你怎么做,他说发调查问卷,最近问卷还没回收,所以没事情做。我就说这个做得太累了,为啥要等调查问卷呢?你去‘知道’上搜91助手,一大堆人问关于91助手的问题,你去看看别人问了什么,这不就是用户需求吗?你再搜‘91助手 垃圾’,肯定有无数人骂你们产品,你去整理一下都是因为什么原因骂你们,列一个excel表格,把骂你们最多的原因列出来,发给程序员,这不就是最好的用户调研吗?再搜‘91助手 豌豆荚’,肯东有无数人在里面做对比,看看哪些人推荐用你们的产品,哪些人推荐用竞品,都是基于什么理由,竞争分析不就出来了?再搜‘豌豆荚垃圾’、‘同步推 垃圾’,看看竞品都有哪些问题被用户骂。”
四.正确的逻辑及科学常识
很多荒谬的谣言和传闻,其实禁不起逻辑的推敲,但仍然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信以为真。建立基本的逻辑和科学常识是必要的。
善于利用第三方数据平台求证
第三方数据平台多半来自于采样,采样偏差是很正常的一种存在,理解其采样机制,并用多个平台的数据相互校验,就能得到更真实完整的结果。
比如,如果怀疑一个网站或App刷百度指数品牌词,那么360好搜指数是否有体现?如果怀疑一个网站Alexa排名是否是刷出来的,可以对比ChinaRank看一下。
五.商业分析的思维养成
商业分析的思维养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看数据,第二部分是琢磨人性。
第一,看数据。
将商业逻辑拆解,分解出显性指标,逐一优化,但仍需要关注隐形指标(这里的隐形指标,通常指的是与业务可持续性相关的指标)。
拆解商业逻辑,是一种思考习惯,先训练这样的思考习惯,再训练用这样的思考习惯看产品的视角,对商业分析的能力提升就会很大。
行业案例:
1.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的钱是怎么赚的,其实逻辑很简单。
搜索收入=用户搜索量*广告展现率*广告点击率*平均广告点击价格
用户搜索量如何提高:
a.提高搜索技术;
b.控制搜索入口渠道,网址导航,地址栏劫持(客户端劫持与网关劫持,前者如浏览器或其他客户端软件、工具条等等;后者如地方电信、网吧等等);
c.掌控优质内容,形成竞争门槛,如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库。
广告展现率如何提高:
商业词、热频词已经被客户全覆盖,优化方向来自于长尾词,从精确的关键词匹配广告到智能模糊匹配,长尾词的覆盖率极大提高。
广告点击率如何提高:
从纯粹的竞价排名转化为综合质量排名,点击率成为重要的质量分,除了明面数据上的点击率优化提升外,潜台词是不断激励客户优化文案,提高点击率。
平均点击价格如何提高:
提升竞价充分度,单纯的关键词竞价中,一些长尾词因为缺乏竞价而单价较低,因此模糊匹配后,长尾词必须与热门词一起竞价,极大地提升了长尾词的点击单价。
此外,提升资源紧缺性,简单说就是,减少广告位,可以促进竞价充分度。实际上,广告位只有前几名点击率较高,减少几个出现频率低的广告位,可以刺激广告主更激烈的竞价,而这一收益完全可以弥补点击的损失。
还有一个关键的隐形指标,客户续费率。客户续费率代表客户对搜索的依存度,但并不代表满意度。(不少客户是一边骂着百度一边续费的。)
客户续费率是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不论前面的指标优化得多好,一旦客户续费率下降,商业模式就会出现根本的危机。
客户续费率会对竞价充分度有非常大的影响。也就是对如上的平均点击价格,以及长远来说,广告展现率都会有一定影响。
第二,琢磨人性。
大家都骂搜索搞竞价排名,但竞价排名其实是互联网众多成功商业模式的典型而已。最赚钱的手段就是,挑动入局者的竞争,从中获得最大利润。
如何挑动入局者的竞争?
资源极端倾斜,让入局者在有限资源内自己争夺。什么资源?比如流量就是最典型资源,或者排行名次。在有限的广告位上,让用户去竞逐,所以不要说是百度让一个关键词那么贵,是用户自己竞起来的。而且,非常狠的是,你给的位置越少,用户争得越高。大约十年前,百度很多关键词前几页都是广告,现在少了,广告出现得有节制了,从一方面说,这是尊重用户体验;从另一方面说,让广告主更加头破血流地去抢位置。
那么多商家,流量入口就那么有限,你想获得好位置,怎么办?不出钱可以吗?淘宝没有竞价排名,但是你想要获得更多淘宝资源,势必要跟同行去竞价,这一点与竞价排名并无二致。极端如“双十一”,只此一天,所有流量资源集中在这一天,而页面的位置就这么多,作为卖家,你玩不玩?你要玩,你就要跟同行去拼个头破血流;你不玩,那就别玩了,别人还在排长队。
六.保持对信息的敏锐,保持好奇心,足够敏锐,足够好奇
实例
1).大家都逛淘宝。
大部分人看的是,哪个货物好,哪个东西你喜欢。
敏锐的人看的是,店家用了什么招数,使用了什么心理暗示,来提高用户的点击率、转化率。
思考题:如果你来做苹果官方天猫旗舰店产品描述页的优化,如何提高成交量。如果是非知名品牌呢?
2).很多人都刷朋友圈。
大部分人看的是,哪篇文章写得好,哪篇文章我想分享给朋友。
敏锐的人看的是,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方式让你获得认同感,它的访问量多少,点赞数多少,为什么那么多人点赞,哪些人在转发,为什么他们会转发?
思考题:常见引起大规模转发的心理诉求有几种,在不掉节操的情况下如何写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
3).很多人都在微信群斗表情。
大部分人看的是,这个表情“碉堡了”,我赶紧存下来。
敏锐的人看的是,什么类型的表情在什么人群中容易被传播,一个传播广泛的表情包系列需要有哪些考虑。
如果你够敏锐,有好奇心,这些资料藏得都不深。
思考题:如果你需要做一个品牌推广,基于什么原则设计该品牌的表情包并如何启动推广路线。
4).天天看新闻,看媒体,看各种文摘。
大部分人看的是正文。
敏锐的人会看到,这么low的广告怎么又在底下出现了,为什么这个广告一直出现,看来能赚钱?
思考题:你知道什么类型的广告主适合什么类型的媒体吗?
5).很多人玩游戏,乐此不疲。
大部分人看的是,这游戏怎么升级,怎么能变得更强。
敏锐的人看的是,这游戏在吸量
思考题:如何快速的评估一个热门游戏的收入能力和核心付费人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