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好处
在我国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入选文章特别多的作者,可能有三位。分别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现代文豪鲁迅,开国领袖毛泽东。他们除一生都酷爱读书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喜欢抄书。后人称其为抄读。
明人李日华的《紫桃轩杂缀》记载:苏东坡曾自抄《汉书》一部,抄完后高兴得很,自夸贫儿暴富。实际上,苏东坡从少年起,就陆续抄过许多经史书籍,包括《唐书》等,有的书还不只抄一遍,并经常鼓励别人抄书。
鲁迅从小就喜欢抄书。单是关于草木虫鱼方面,就抄了《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茶经》、《耒耜经》、《五木经》。中年期间,又抄过《谢承后汉书》、《晋书》、《台州丛书》和《易林》。为校注《嵇康集》,还将其工工整整地抄了三遍。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他的各类笔记本,可以装满一网蓝,约一百万字。其中,将《曾国藩日记》、《西洋伦理学史》和《离骚》,全都认真抄了一遍。1937年9月,读年轻学者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还从中摘录了约四千六百字。晚年,他尤其爱好抄唐诗。
古往今来,还有不少著名作家或学者,通过大量抄书,从中获益匪浅。古人有路温舒、阚泽、葛洪、陆游、洪迈、宋濂、张溥、黄宗羲,今人有王国维、陈垣、叶圣陶、张宗祥、胡道静、韩国磐、王梓坤、贾平凹。其中,南宋大学者洪迈,将长篇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连抄了三遍。当代大作家叶圣陶,从中学起,就养成了抄书习惯,遇到重要或喜欢的文章,则抄写一遍。优秀作家孙犁说:“读书读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把它抄录下来。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外界的诱惑的确很多。有的人常常感到内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究其根本原因,是注意力不能集中。而抄书,特别有助于精神专注于一,对记忆所阅读的内容,十分有帮助,有时抄一遍,就会过目不忘。
新中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说:“天才正是从刻苦的锻炼、顽强的劳动中产生出来的。”当我们对大师们投去羡慕的眼光时,可曾体会过他们异于常人的惊人付出?
明朝负有盛名的文学家张溥幼时天资并不聪颖,喜欢读书,但记性不好,读后好忘,他曾骂自己脑袋笨。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每读一篇文章,就整整齐齐地将文章抄一遍,边抄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再朗诵一遍,马上投入火炉烧掉,重新再抄一遍,这样往返六七次,一篇文章等于读了十几遍,自然记得熟了。为了勉
1/2页
励自己,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
明朝的顾炎武少年时读《资治通鉴》,每天读书后还照书抄一遍。他读完一百多万字的全书.又得了一部手抄书,印象也更加深刻,真是一举两得。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梁启超热情地向人们推荐的读书方法是“录抄或笔记”。他认为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多的倒是记性不甚好。克服记性不好的方法是抄书或笔记。短的抄全文,长的作摘要。资料积累多了,再加以整理研究,使可以写成一部著作。他还认为抄书能提高注意力。读书时发现一段资料有价值,把它摘抄下来,印象深刻了,也便于日后查阅、研究。
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教授回忆自己治学经历时说,他“七八岁时即已陷入神经衰弱之苦况,读时虽了了,掩卷旋茫然。所以尚能从事于考索之业者,只缘个人习性乐于遇事注意,而且腕又不厌烦,一登手册,随手可稽,予盖以抄写代其记忆也”。他青年时每日边读书边抄写,数十年如一日,博览群书,积累了约六百多万字的资料,写满了二百多本读书笔记,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人的治学经验告诉我们,抄书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效果,二是积累了资料,为日后进一步研究作了准备。但录抄或笔记时要注意几点:
①所抄的书要严格选择,必须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不能见书就抄。
②录抄或笔记要分类,以免日后查阅费时费力不方便。
③对抄录的书籍、资料的内容要多思考、多揣摩,力求悟出一点新道道。如果不思考,做个“抄书公”,对读书也不会有多少好处,仍然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