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赏析
文/西域某乙
1
仓央嘉措的情诗里的一首: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中的名人,按藏传佛教的说法,他是转世活佛,身份尊贵。
上面这首诗,某乙曾经读到,今天又读到时居然有了常读常新的感觉。
2
某乙认为,此诗顺着读,能读出情郎的心意。如果倒着读,却能读出活佛的本心。
先看诗的最后一句:
即生成佛有何难
在佛教理念中,成佛是千难万难、千年万年、千生万生的事。别说成佛了,就是转世成个人形,佛教认为也是大海捞针的难度。
但在藏传佛教里,的确有今生成佛和肉身成佛的说法。
这句诗直接给出结论:成佛不难!
3
为何成佛不难?请看倒数第二句诗:
肯把此心移学道。
难与易,在于如何用心。
在佛教终极理论里,心和佛是画等号的。心就是佛的代名词。电视里的那个头上有光环的释迦牟尼只是个幻像,是心所起的作用。
心,就象是一面镜子。佛仅是镜子里的幻影。
佛教里所谓成佛,不过是成就一个清晰的幻影而已。
4
历历情人挂眼前。
历历,清晰的意思。无论是清晰的情人影像还是清晰的佛祖影像,都是真心中的影像。虽然如在眼前,但那些都是心生的幻境。
会用心的人,如王阳明,由幻及真,由物及知,自然当下成长为圣人。而不会用心的人,迷假为真,将心中历历幻影认做真实,自然成长为被情所困的情人。
所以,在仓央嘉措看来,成佛的难易,只在如何用心。所以,本诗的诗眼正是此心二字。
5
静时修止动修观
止与观是锻炼真心的具体方法。此句完全是佛法。
简单说,止是发现真心的方法。一心一意时,幻境变得模糊了,真心的样子清晰了。就好比关掉电视机,你才可以清晰看见电视机的屏幕一样。
观是看破幻境的方法。仔细斟别思维,万象只是概念的组合,并无一物具有实体。如,美人是头发皮肤的组合,加上你主观的审美,所以美丽了。佛祖是泥巴瓦块的组合,加上你主观的审美,所以尊贵了。
观,就是发现,发现世间万象无非假象。
6
年轻时读仓央嘉措的诗,我真心认为那是情诗。在荷尔蒙的支持下,只能看见诗中的情人动静四字和一个大大的难字。难,苦难。苦,相爱别离之苦,有求不得之苦。
到了中年,再读仓央嘉措此诗,分明见它是首极好的禅诗。诗中有八字真言闪烁:
止观历历,此心成佛!
7
重读此诗。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