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古人所说的“神州”,要比现在中国的国土要大的很多,整个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区以及蒙古高原、横断山区和黑龙江流域都应该包括在内。 因为那些地方不但是上古传说的神活动的地方,也是炎黄直系后裔活动之地。(这些咱后面慢慢探讨)
大体上界定了神州的范围,咱就可以翻开地图,看一看神州地势吧。这在初中和高中地理课中都说过:从西到东,分三个阶梯。第一阶梯: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位于新疆、内蒙、甘肃、四川、贵州等省边缘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阶梯主要在上述山脉以东,以平原为主。
温度带跨越了三个(细化分应该是六个)热带、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气候。气候分五种(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温带季风、高原山地),地理分区分四个区(西北、青藏、北方、南方)物产那就不用细说了,很丰富。
从考古学角度来看我们的上古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起很多的文明成果。
(图1:原始社会遗址分布图,说明本图绘制时间较早,不代表现今研究发现、成果)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社会遗址从北部到黑龙江的呼玛,东部到抚远,南部海南、台湾、珠穆朗玛峰附近的聂拉木,西部新疆的喀什、伊宁,以及黄淮、江淮流域等均有发现。这还不包括位于哈萨克斯坦(巴尔克什湖以东),以及位于唐努乌梁海、蒙古人民共和国以及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的文化遗址。这还保守的说。
(图二:世界百万年以上原始人类遗址分布)也就是说,虽然这些原始遗址时代不同,跨度长达二百多万年。(上陈遗址二百一十万年前,而后来一般的遗址有的只有五六千年前如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和小兴凯湖之间的新开流文化)。
从图1和图2中我们发现文明遗址的是多元的。正因为如此,早些年很多西方学者才认为中华文明来自于外来文明。后来这一学说被学术界否定了。但国内学术界又把这种“外来学说”移嫁在国内众多文明遗址上,这似乎有些武断。
就拿在神州大地上的文明遗址来说,这些文明之间有的肯定有联系和影响;但对有的文明而言,特别是边远封闭地区的文明而言,不应该排除其独立发展的可能。
其实哪怕文明之间有相似的发展方式,也不该武断为互相之间就有直接联系。记得在一位叫江本胜的日本波动学博士在《水知道答案》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两组猴子,彼此能看到,却因为水域相隔,根本不能移动到对方那里去。专家教给在其中一组猴子一种本领。不长时间,另外一组猴子也学会了。作者认为这是水的波动性传递了信息所致。这个例子值得深思。这与我们现在研究量子力学传递东西有些相似。
当一个时期该出现什么样的文明,或者某一部落群体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文明状态,上天有意安排了这些,就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某一部落。空气、水都可以构成传递技能与信息的物质场的部份或载体。这在世界文明史上到处都是,尤其初期的时候。人们经常研究不明白其文明起源于哪里,甚至胡乱拼凑,制造出進化的假相。这就是学术道德问题了。
说到这我们说说神话。现在有的人觉得神话很荒诞,有的学术的人士界认为神话固有荒诞的一面,但从神话中也能找到真实事件的影子。
在中国的古中原(不是现在黄淮流域,而是指大洪水之前人们居住的新疆、哈萨克斯坦、阿姆河)一带,人们一直流传着女娲用泥土造人;而西藏的藏民中流传着一个修行的猕猴遇到一位罗刹女,在观音菩萨的首肯下结合,成为藏族的祖先的故事。
進化论者将这个例子作为進化论的例证。这里的漏洞太多了。这个修炼的猕猴为什么要修炼?不是想回归天国吗?要不修炼干嘛呢!而且在观音菩萨的首肯下与罗刹女结合,这明明是有神论的例证。而且这个修炼的猕猴,与普通的类人猿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是决不能等同的。
其他民族中也都流传着神造人的故事。这些咱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了这些就是想说,中华文明上古时期,也是通过不同神的共同参与而创立的,最起码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大。
这些神造了不同地区的人,因为正如本篇开头说的中华大地分三个阶梯,五种气候类型,四个大地区,温度带跨六个,这么复杂的环境,不同地区先民们发展的速度方式,所建立起来的文化当然会有很大的区别。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本身也展现文明的丰富多彩的一面。
在中华上古神话故事中,华胥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有巢氏、神农氏等等来到人间,有的造人有的教给人必须的生活技能及制定一些规范,为以后轩辕黄帝开创神传文明铺路。
这是我们一般认为的。而且在大陆受无神论和進化论的影响,加上更久远的上古帝王记载不详,人们很容易把他们忽略甚至遗忘。
在写人们熟悉的帝王之前,咱有必要概括的写写那些上古帝王和他们的事情:
我们都听说过有“三皇五帝”的说法。而根据《尚书大传》中所说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只是指后三皇,在这之前,还有初三皇和中三皇。合起来就是九位帝王。中三皇时期的人皇称为泰皇氏,从泰皇氏开始往后,按照时间顺序一共又可分为十纪,依次是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
第一纪以泰皇氏为起源,称为九头纪;第十纪以五帝的轩辕黄帝为起源,称为疏仡纪。其间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上古帝王,如巨灵氏、句强氏、谯明氏、涿光氏、钩阵氏、黄神氏、 神氏、犁灵氏、大騩氏、鬼騩氏、弇兹氏、泰逄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浑沌氏、东扈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遽氏、狶韦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史皇氏、柏皇氏、中皇氏、大庭氏、栗陆氏、昆连氏、赫胥氏、葛天氏、尊卢氏、祝融氏、昊英氏、朱襄氏、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这些在清朝乾隆皇帝时代编撰的《钦定四库全书》“路史”一书和蔡东藩《中华全史演义》第一回和第二回中都有记录。愿意了解详情者,请参阅。)
这里那位“无怀氏”应该就是《史记》“封禅书”中管仲提到的那位封禅的帝王。(原文:“……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
关于上古“氏”的叫法要说明的是:在上古时期,“氏”是一个部落或者家族的名称,而不是一个个体的人名。在这一个家族或者部落,经过多少代都叫什么氏。比如神农氏,尝百草的神农是第一代,而与轩辕黄帝打仗的神农炎帝是神农氏的最后一代。当然很多时候人们经常在“什么氏”前加一个别称如神农炎帝(第一代直到最后一代都有着这样的叫法),这样就更令后人误解为是一个人。
《春秋纬》记载:自泰皇氏开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历十纪,共计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
在上古没有文字(这只是假定,也许上古时期继承一些上一次文明时期留下来的文明、文字,如我们现在不能辨识的蝌蚪文等,只不过后来因故完全失传了,也就是说上古的事情我们不能一厢情愿的用進化论来去猜测,觉得上古时代就落后或者怎样。要走出这个框框,也许那个时期人类还很发达呢!只不过后来忘掉了那些东西,文明从新繁衍生息)的时期,那些事情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中国历史正述》系列文章中例举了三种情况“口耳相传”“神启”和“修炼”。我要说的是历史上的事情就看神想不想留给后世的人,如果想留或者值得留存,那神就会想尽办法留下来。不完全局限在上述三种方法。都说神的法力无边,有的是办法。
“九皇十纪”的说法透露出在本次文明以前似乎有史前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影子。
这方面,《揭开史前文明的面纱》以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今神秘现象全记录(考古篇)》等很多这方面的书都可以作为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