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不知何时潜移默化的深入了生活,刷卡、微信等充斥了市场交易,如果包里有现金,就像out了一样,会不时听到一句话:现在谁还带现金啊。除了交易数字化,学校管理、班级也基本实行数字化管理,用“积分”来考核老师和学生是否优秀。学生平常的表现,比如作业、纪律、卫生、体育等,一切都和积分联系起来,扣分或加分,根据积分阶段性总结,这是评价的一种手段,学生也习以为常。今天先不谈班级评价的积分制,简单聊下教师管理的积分制,也可以说成数字化管理教师吧。
评优评先就看学年积分谁在最前面,有几个名额,依次顺着向下查几个就OK,简单明了,没有异议,似乎公平、公正、公开。再比如优质课评选,经过评委打分,谁的分数高,谁就最优秀。包括教师面试,几乎全部如此进行。学校内的管理也是逐级评价也是积分制,根据积分排出名次。积分制被广泛应用,肯定有它的优势,比如评价起来方便清晰,好操作管理,被管理人员通过积分也可以清晰自己排名情况。数字化管理的确方便了你我他,但在工作中,在面对教师时,动辄就用积分,是否有点过于泛滥。
昨天偶尔在群里又看到一则信息,又提到年级评价学部,学部评价班级的积分制的信息,看到感觉心里怪怪的,令人不舒服,比如每天上报疫情,如果哪班迟了,就扣积分0.1,包括其他类如安全学习上报、财务之类管理等,如果没有按照时间点上报,也扣除积分。想不到管理中还有什么不用积分了,我看着别扭,班主任们看着不知心里是否舒服?疫情期间在家,班主任们最辛苦,除了备课、上课,家校联系、督促学生的学习,每天都要排查上报疫情情况等,工作繁琐,各个方面都要想到做到。可能这几天疫情好转,有的班主任从内心有点松懈?也可能有事迟了会?就想到了也用积分排名进行管理。总有种工作时有一双双眼睛盯着一样,有点不舒服,工作本来是自己的事,怎么好像被逼着去工作似的,好像是为某些人工作似的,本来主动工作着,因为数字化的排名管理,似乎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理解管者,是为了让班主任尽快完成,起到个督促运用,但谁愿意被像画个圈圈禁锢着呢?再比如学习强国,本来也是好事,老师们有时间可以看看,即开阔视野,也可以学习,但走着走着也套上了“紧箍咒”,因为老师们学习的时间长短,得分多少而逐级排名,学校迫于面子,也经常督促老师学习,并限定每天分数不低于多少,最后因为排名靠后,纳入师德管理分,积分3分,如果平均分不到多少,就扣除学期或学年积分,也许是没办法才如此做,但依然感到怪怪的。怎么都成了积分制?是因为老师们在乎积分吗?是因为积分代表着老师的能力与功绩吗?是因为积分代表着老师的面子与尊严吗?既理解管理人员的做法,但也不尽赞同什么都数字化管理方法。
除了数字化管理,有些事能否用其他方法让老师们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而不是像被逼迫着去工作似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本身压力就已经很大,应该尽量减少老师们的压力,尽量让老师们心灵自由,精神愉悦,而不是动不动拿积分去给老师们评价。我不反对评价,而是看评价的什么事,是否必须去评价?是否值得去评价?评价的是否有意义?会不会引起太多老师的反感?是排名重要?还是老师的心灵自由重要?就那么几所学校,如果排名,总要有前有后,难道非要采取这样的方式评价吗?而且和师德分挂钩,如果学习分值不到,就是师德有问题吗?提到师德,这又让我想起一个事,自己一学期,课间操一次没不去过,学校升国旗,或其他活动,总是积极组织参与,但因为发烧请假没法去开例会,结果例会一项被扣分,师德分也重复被扣,谁想生病?难道生病无法开会也是师德有问题了吗?而且重复被扣分。平常所有的付出被一次发烧打败,积分自然不在前几位了。
作为学校,应该是最人性化的地方,校园应该充满和谐、理解、温暖与爱,而不是所有的事都用冰冷冷的数字去评价,不但学生需要爱与尊重,自由与理解,作为老师,更为需要。为老师们营造一种温馨似家的环境,给她们以精神上的激励,心灵上的自由。让老师在校园可以放松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忙而快乐着,累而幸福着。所以,请恕我直言,管理一定要慎用数字化管理。最后声明:本文不针对任何一个人,而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