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明星里我很喜欢的两位,陈意涵和张钧甯,都是热爱运动的代表,后者每天睡前把跑鞋放到床边,早上起来就出去跑步。
前者陈意涵热爱运动到运动成了她本人的一个标签,微博的日常分享的运动日常随处可见。看过杂志对她的一篇专访,里面她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跑步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情。”
我惊讶于镁光灯之下的女明星,喜爱跑步的理由之一竟然是别的事情都不太好控制,跑步唯一可控?
也是,拍好的戏不知能不能上映、几时上映,今天还活跃在公众视线,不知何时就过气,的确也是不可控因素很多的职业。
今天看《汽车大王:福特自传》,这位汽车大王不仅发明了第一辆T型车,还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销量最好的福特公司,奠定车型、开创了生产装配线,直接革新了车辆零配件生产和组装的方式。
福特工厂的唯一原则,就是“任何事都能做得更好”,关于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一个细节,也谈到了“可控”和“不可控”:
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是两大因素。如果工头和监管人核查本部门的开支的话,那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有些开支,例如工资、管理费用、材料价格是他们无法控制的。因此他们不为这些事情烦恼。他们能控制的是本部门的生产效率。
人很容易以为不可控的东西可控,然后因为错误的归类而困扰。
比如,我以为我的考试成绩可控,当日常准备没有履行时,我便对自己生气、责备;
比如,我以为我的工资可以谋划,但实际和想象有了落差,我便为不如意而烦恼、挫败;
比如,我以为睡觉时间可控,所以当晚睡或者失眠时,我都很焦躁和急迫。
但其实很少有东西是能控制的,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就是懒惰,所有需要与懒惰做斗争的事情,都需要费很多心力,并且反复失败。
烦恼来自于,觉得“应该能做到且应该做好的事情”,怎么没做到呢?
昨日又因考证时间逼近、工作最近难度增加、身体免疫力下降三个因素,在床上躺着开始焦虑,为了能够摆脱焦虑尽快入睡,我试着转换了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些焦虑。
挺有用的,半小时内我就睡着了。
欲望太多,什么都想做好,什么都做不好。
假设我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那欲望给我带来了什么呢?——焦虑和坏结果。
如果我放弃欲望呢?——坏结果,但不焦虑。
两相比较取其轻,所以为了不焦虑,我必须放弃欲望,最起码在睡前,不去有任何的“想要、想成为”。
但早上跑步的时候,那种掌控感又回来了。
我清楚的感觉得到,生活中我能控制的事情真的不多,所谓的升职加薪减肥变美恋爱,都不是我能控制的。
也许我主观上想有一个向上的趋势,但趋势过程中的曲曲折折,必然同时伴随着一部分控制成功,一部分控制失败。
不要高估自己,欲望太多,其实就是对自己的高估;
除了懒惰,没有什么事情是可控的。
今天,当下,能做好一件事,做好一件;不能,也无需自责,焦虑。
本来就没什么可控的,与懒惰斗争的失败才是常态,
不要为常态焦虑。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未来的口译译员。
翻译现役选手,第N次减肥中。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