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周五,农历六月初三,郑州-老家,晴-多云-阵雨,23–35℃
今日未跑步(早上打羽毛球,未跑步)
春节过后,累计第113天早上跑步,4公里(正月22天,二月21天,三月26天,四月22天,五月21天,六月1天)


我经常坐公交车。
公交车是逢站必进,逢人必等:远远的跑过来一个人,他要等;人上车扫码,他要等;刷公交卡他要等;扫不出来绿码,他要等;好不容易出发了,又逢上红灯了,他还要等;甚至于有时候两辆车之间需要调整间距,他还要等。
车上的人火急火燎,急着上班,急着回家,急着办事,而开车的人却不慌不忙,按部就班。有时候冲突就会在所难免。
既然改变不了别人,既然改变不了规则,那我们就改变我们自己吧。
怎么改变?很好办。
你调整你的坐车时间,早一点过来坐车,不就是一种改变吗?
你调整你的出行方式:骑自行车,骑电动车,开私家车,坐地铁,坐网约车,坐出租车,这是不是又是一种改变方式?
亦或者是,申请调整自己的办公地点,这也或者是一种可行的改变方式呢!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自己愿意改变,总会有源源不断的可行的方法的。
所以,该等等,该行行。“你有你的老主意,我有我的千条计”。“你自岿然不动,我自变化前行”。
我们的人生,难道不也是这样吗?等是一个常态。你等等我,我等等你,或同行,或平行。
等,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态度而已,等并不一定会有你想要的结果。有时候,你会等到;有时候,你等一辈子,也未必能等到。
等到,能如何?等不到,又能如何呢?无关紧要,用心就好。等到了,是一种幸运;等不到,也不必惆怅。“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只要你走稳了生活的坚实的每一步,你终究是会有所收获的,哪怕是点滴的感悟,那也会是收获。
等,是生活常态,是生活规律,也会是生活智慧。该走的路一定要走,该等的里程还是一定要等,这都是生活的每一个细微构成。量变产生质变,无论你等或者不等,路程不会少,时间不会少,精力不会少,历练不会少,有时候,反而是等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是,切记,等,不是让你鹦鹉学舌,人云亦云;也不是让你随波逐流,左右逢源;更不是让你丧失原则,迷失自我。
等,是为了让你更好的审时度势,以静制动,是为了让你更好的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并能更好的进一步大踏步的前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别着急,慢慢来,凡事都会有定数。
所以,有时候,“不妨等等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