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于恢复繁体字我是赞成的。
有人说拥简派是与时俱进,拥繁派也不能说是墨守成规吧!?不论是站在学习的立场还是传承的立场,我都赞成恢复繁体字,因为恢复繁体字并不是说要废除简体字。多学习和传承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什么不好的吧!?
第二,本着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先人的思想,这未必就意味着落后。
时下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如日中天,相信很多朋友在网络各社交平台都看到过那些交流文字的句段中,其中不少人连标点符号都是一成不变的,要么只用逗号,要么只用句号。你去跟这些朋友谈恢复繁体字,他们肯定是百分百不乐意的。
不恢复繁体字,朋友们就一定能把简体字用好、用对吗?
朋友们可以刻意地去留意一下各文字社交平台、你的朋友圈、跟你用文字聊天的人,他们当中有多少人能正确地运用“的”、“地”、“得”去行文造句,乃至在文字聊天中呢?再请问:“的”、“地”、“得”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呢?
因此,恢不恢复繁体字,还得看大家是不是能正确运用,为什么去运用?一个在行文中永远都没有句号的人,他当然觉得,文字越简单越好。
第三,繁体字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丢弃。中华民族很多传统的东西,在当下的年轻人的日常工作、学习,乃至生活中都被刻意地避开了。
从文化的角度或是立场上出发,我们作为炎黄子孙,那些传统的东西真不能丢弃。就拿国学范畴中的十四节气来说,时下的年轻人(90后--00后吧)应该是大概率不了解的吧!?虽然他们可能在学校的课本没有规定大家一定要懂这些,但也没有说大家不能去自学啊?嫌麻烦并不代表这些传统的文化不好,只能说大家不愿意去对这些东西做了解,哪怕仅仅是粗略地了解。
有人说,恢复繁体字是一种倒退。这种说法太过武断!
还有人说,恢复繁体字?怎么不恢复甲骨文呢?这就是在抬杠!
相对于简体字来说,不论是60年代出生的中老年人,还是70年代往后出生的中、青年人,大家在启蒙入学的第一天起学习的就是简体字,人到中年了,突然听到说要恢复繁体字,就自然而然地心生逆反,甚至觉得这将影响他的后半后生。现在的80、90、00后们,你们出生在一个很好的时代不要不自知啊!你们有多大概率会去用纸笔写字去汇报工作、与人交流?我再斗胆问一下:您从事的是什么工作,有多大概率会经常不需要用到文字去工作、跟大家交流?
嫌繁体字麻烦?往自己穿着的服装饰物上加各种你自己认为好看的附件你从来也不会觉得麻烦吧!让你学习、了解一下本国传统文化就麻烦了?
第四,我们应该了解专家们所说的恢复繁体字,是要应用在哪些领域、适用于怎么一个范畴?
前面说过了,恢复繁体字并不是要废除简体字。愿意学习、爱学习的朋友,如果繁体字真的恢复了,相信大家也会很高兴地去学习并正确使用它们。在一些特殊行业、专业领域的工作者们,工作需要的情况下也是响应号召去使用繁体字的。
就像我们的行政单位、大型企业在日常发布各种应用文时一样,那些规范的格式还是要去学习并应用的。
不要因为繁体字多几个笔划就会耽误大家很多宝贵的时间,大家心里也十分清楚地知道,写一个字的时间耽误不了大家多少时间。说得难听一些吧:相信朋友们一定不会因为繁体字的恢复而导致个人工作被炒、婚姻失败、交通事故频发……繁体字恢复后,你的生活原来是什么样,将来还是什么样!当然,努力、奋发的朋友们,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不会因为繁体字的恢复而受到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影响。
如果我们能够常怀一颗学习与传承的心,繁体字的恢复必将使得中华文明更加熠熠生辉!
综上所述,我个人是赞成恢复繁体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