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一、读《太阳》——梳理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两篇阅读课文《太阳》《松鼠》构成,两篇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由教学内容来看,本单元都是由说明文组成,《太阳》语言平实易懂,而且是我们身边和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没有它,就没有我们这个可爱的世界,可我们对他的了解是否明白?作者是如何把我们最熟悉的事物说明白的?《松鼠》语言生动活泼,同是说明文,这种生动活泼的语言让我们在了解松鼠的时候,更会喜欢上这个乖巧驯良的小动物。《鲸》通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应用,把一种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说明白,《风向袋的制作》是程序性说明文,分步骤把风向袋制作的方法说明白,很有实用性。这几篇文章指向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你写说明文时的语言风格,也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但最终都指向单元导语“说明文,一说明白了为成功。”
二、听《太阳》——感受大概念教学
1.比较文体
课堂伊始,引入不同文体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诗歌侧重抒情,寓言故事侧重说道理,而今天的课文《太阳》是一篇说明文。通过这样的对比,发现说明文的特点。自然引入本单元“走进缤纷世界 探索万物奥秘”的主题学习。
2.情景设置,任务驱动
学习本单元后,我们要办一期班级的《我们爱科学》,现在向同学们约稿。这样的情境设置就让学生的学习有了目的,有了这种明确的任务驱动之后,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方向和目标。
3.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很多时候,我们了解课文内容就是纯粹了解课文内容。一般课堂上到这里,就算完成了任务。但吴老师把学生说的课文主要内容录下来,让学生们看,“我们这样说不是也介绍了太阳么?那这样说可以么?”学生思考片刻之后,立刻明白,这样说确实介绍了太阳,但这样不行!
这个时候,吴老师的一句话特别关键,“我们现在说的主要内容是作者的结论,但作者是怎么把这个结论说明白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地方的巧妙就是,把握课文主要的内容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让学生明白了,主要内容是结论,而作者如何说明白的过程才是我们真正要研究的。深入思考的同时,自然过渡到如何研究说明文的“说明白”,这个地方可谓巧妙至极。
4.品读课文,体会用法
这个环节指向特别清楚,就是围绕作者是如何写出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因为基本的说明方法学生都了解,所以学生能立刻说出列数字具体的表现太阳的远。举步行到太阳上去,坐飞机到太阳上去的例子也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个时候,貌似学习任务也完成了,因为学生了解了基本的说明方法,也了解了这些说明方法的效果。但一个问题,学生又陷入了思考“既然列数字已经很具体地说明了太阳离我们远,那为什么还要举步行,坐飞机的例子?”这个问题太有价值了,他指向了说明文的“说明白”。列数字是为了把说明的事物说准确,但举例子是为了把抽象的事物熟悉化,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这个数字的确很准确,但这个数字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我们并不明白他意味着什么,而步行和坐飞机离我们的生活近,举了他们的例子我们就立刻明白了。这两种说明方法的综合使用,就把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说到了明白。
这个时候,学生不仅明白了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同时也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说明方法说太阳的“远”,这就是大概念中所说的“专家思维”。同时,学生在写的时候,也会意识到,我要想把一个事物说明白,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这个环节的结语老师是这样说的“有条理地介绍一种事物,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就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了”教师的高度会决定学生的高度,一定是这样的。学到这里,从学生的状态来看,“说明白”这个关键已然深入学生内心。
5.初试身手,迁移运用
小组交流,你会用什么说明方法介绍月亮的哪些特点,让小朋友更了解月亮?先说,再写。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由学到的介绍太阳的说明方法介绍月亮,课堂上及时写,及时评。在引导的过程中,老师也不断强化,用什么说明方法介绍月亮的什么特点。
最后再次回归到课初的情境,《我们爱科学》的约稿,课下可以查阅更多的资料,了解月亮,从而把月亮介绍清楚,完成约稿。可谓是“有始有终”。这是大概念下的大格局。
6.俯瞰全局,链接生活
《太阳》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说明文,后面还有语言风格和《太阳》完全不一样的《松鼠》,还有《鲸》《风向袋的制作》,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植物园的标牌,产品说明书。这都属于说明文。这样的介绍和孩子的生活链接,传达一种大概念的理念——我学到的东西是对我的生活有用的。我学说明文,在把一个事物说明白的时候,也就帮助自己和身边同学了解了缤纷世界,探索了世间万物。
这节课的每一个任务都不只着眼于眼前的任务,它都是在为下一个任务做铺垫,都是在完成情境中的大任务。这种设计体现了老师的格局。
三、听《太阳》,感受教师的魅力
在这节课中,我被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深深吸引,学生的回答,老师总能恰当反馈,并能引导学生说到问题的关键。因为老师心里明白,她的目的地在哪里。心中有目标,就能找到归途。
不管学生答到哪里,老师都能给予肯定,而后在追问中帮助孩子理清思路,这种交流的智慧是我需要学习的。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把学生引导到自己的道路上来。心中有学生,就能找到路径。
读《太阳》,感受我们最熟悉的事物,听《太阳》,感受大概念下独具魅力的课堂,感受课堂上独具魅力的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