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儿子跟姐姐吵架,要离家出走,差点出了小区,把我们折腾了一个中午,姐姐被吓坏了,硬把他拖了回来。
今天骑电动车带着她们去图书馆,两人情绪都没问题了,路上边走边聊。我问二宝昨天离家出走想去哪里,他说也没想好,但是想找死,说的很平静。我也很平静,问他为啥,他说跟姐姐吵架,觉得很生气,不想活了。
既然如此,就好好跟她们谈谈死亡这个话题。
我说你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吗?不是像睡觉,睡一觉还能醒来。但是死了,就永远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身体会腐烂,就再也回不来了,再也不能去想去的地方了,吃好吃的了。
给他讲如果真死了,在老家怎么处理,像他这么大的孩子不会办什么仪式,也不会入祖坟,会让胆子大的人在夜里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如果在市里会找个火葬场烧掉,找个墓地或什么地方把骨灰盒一放。
给他讲我小时候发生在村子里的事,那个时候有跟家里吵架想不开喝农药想死的,很多喝完就后悔了,然后哭喊着不想死,但那时已经晚了,救不过来了。
女儿六七岁的时候,有段时间晚上睡觉前总是抱着我哭,说不想死,也不想妈妈死。不能提到死的字眼和类似的事情,有个绘本讲大象死亡的时候,讲了一遍就再也不让讲了。
孩子们起初对死亡的理解多多少少有偏差,像我儿子现在,可能会以为死亡像睡一觉一样。
今天趁机跟他们多聊下这个平时不会聊到的话题也是好事情,给他们重述他们在老家见过的家里老人去世的事。人死了会被装到棺材里,埋到地里,身体会慢慢腐烂,永远也不会和活着的人相见了,但是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灵魂。
后来给儿子讲生他的不容易,在妈妈肚子十个月,妈妈的血液转化成了营养,让他一天天长大,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长到九斤多。
出生的时候,因为个头太大,妈妈难产,顺转刨才把他生下来。每个妈妈生育的过程都像鬼门关走了一趟,有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对孩子们而言,一是要客观给她们讲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二是讲生命的宝贵,让她们敬畏生命。
孩子们一直没插话,后来儿子说不会再离家出走了,让我不要讲死亡这个话题了。
对成年的我们来讲,也很需要好好面对死亡这件事,我身边的不少朋友对死亡是畏惧的。通常来讲,活着的时候,活的尽兴,充实有意义,才有可能不恐惧死亡。
我自己也是经历的增加和年龄的增加,对死亡这件事越来越泰然。
像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死观就很赞,他们会用唱诵的方式送别亲人,也会每年用隆重的仪式纪念已离世的亲人,我觉得都是很好的。
基督教信仰的人也是用唱诵的方式送别亲人最后一程,想起我的老师讲他们全家送别他父亲的场景,觉得很温馨和有意义。
虽然我们讲生死由命,但这不是宿命,更应该敬畏生命,活着的时候尽情的活,充分活出人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