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但是我认为很有戏剧性,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也许对某些人会有一些帮助,能做到视这位女士这种程度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且当故事听。
故事的主人公谢女士,是一名教师,她的老公在一个单位担任部门领导,家境还是不错的。
儿子是独子,在儿子婚前,他们卖掉了自己原来的两套住房,买了一个大房子,有差不多两百平方米,作为儿子的婚房,但是房主是他们。
没过门的儿媳妇要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谢女士夫妇俩拒绝了。儿媳妇说不加她的名字,就不结婚。
谢女士两口子还是比较强硬,明确表态,房子可以给你们住,但是不会改名,反正将来也是你们的。实在不结,说明你们没有缘分。
未过门的儿媳妇虽然不高兴,但是,谢女士家的条件还是有一定的诱惑力,最后还是结了婚。
后来,谢女士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剩下谢女士一个人。儿子儿媳提出来,让谢女士到他们家去住,把谢女士自已住的房子卖掉,也可以得到一笔钱。
谢女士想,只有这一个独子,以后也会和他们在一起生活,趁着现在自己年龄还不太老,还可以帮帮孩子,以后老了也可以得到儿子儿媳的照顾。
谢女士卖掉了自己的住房,和儿子,儿媳住到了一起。谢女士是一个勤快人,也是一个能干人,家务活什么都包了,不但带大了孙子,还可以辅导孙子作业,儿子儿媳回来都有现成的热菜热饭吃。房子本来也比较大,也不容易相互打扰,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谢女士卖掉最后一套房子的钱,给了儿子。儿子拿着这笔钱在他们同一个小区买了一套40平米的房子,用于出租。这套房子写的是儿子儿媳的名字,租金一直是儿子儿媳在收。
孙子上了初中,谢女士不需要再辅导孩子的作业,也轻松了起来。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儿媳妇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就聊起她一位同事的母亲去了养老院,在养老院里老人多,有人聊天,还有不少的活动。
当时谢女士只是当成聊天的内容,没有太上心,后来媳妇就常常聊起这个话题,说老人在家里面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方便,如果去住养老院的话彼此都轻松。
谢女士已经明显地感到儿媳妇的话,是说给她听的,她想听听儿子的意见。
令谢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儿子说媳妇的话确实也有些道理,我们上班去了,你自己在家也寂寞,到养老院也有伴。谢女士说,这么多年我也没有伴,不也过来了吗?我本来也喜欢清静,再说需要伴儿,小区里面有那么多的老人,我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
儿子没有理会母亲的不满,说人老了去养老院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几代人住在一个房间里,大家都不方便,分开彼此都有空间。
谢女士听了儿子的话,特别生气,她心里早已有了主意,只是想得到儿子一句明白话。
谢女士对儿子说,既然你们都有这个想法,那我就到养老院去,我也不想打扰你们的生活。不过你们先做好搬家的准备,这个房子我打算卖了,晚年我也需要自己的生活品质。这么多年,我的退休金也基本上贴在这个家里了,手里也没有太多的钱,想住好的养老院也没条件,只能卖掉这套房子。
儿子一听急了,说你把房子卖了,我们住哪里?谢女士说,这是你们的事情,你们自己安排,你们不是还有一套房子吗?租房子也行呀。难道让我去住一个乡村养老院吗?不可能。
第二天吃晚饭的时候,媳妇对婆婆说我没有说让你去养老院呢,只是说有的老年人适合去养老院,我们家房子这么大,相互也不影响啊。儿子赶紧附和,说对呀对呀,一家人在一起挺好的。
谢女士说,既然你们没有这个想法,那我就暂时不去,有一件事情我还是要告诉你们,以后我的养老金,我要自己存下来,为以后去养老院做准备。你们也可以早一点做准备,存一点钱将来买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如果我去养老院,这个房子我就要卖掉。当然,如果不需要去养老院,这个房子将来还是你们的。
儿子儿媳都说你就在家里呆着,去什么养老院呀?
说句我发自内心的话,我觉得谢女士是高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3721/664e409d105acfe8.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