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管理我的团队(推荐阅读)
Todywu2017-2-24
团队: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团体,它有效利用了每一个参与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创造效益。主要针对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等方面。团队和团伙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团伙可以向团队转变。一般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主权的大小将团队分为四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共同目标型团队、正面默契型团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遇到不同问题,不同工种,匹配不同团队作业,由早前的单打独斗升级才团队作战,团队的性质是1+1大于2,如果1+1小于或者等2,那么这个团队明显存在问题,不值得继续,应该重新调整,定位,执行。由于团队所产生的业绩比单打独斗的总和要超前,因此,目前各大企业皆在不同程度上组建自己的团队,根据自己的产品性质,所要达到的目的,团队的人数与团队成员的相关知识面,技能与年龄段分类后合理搭配完成。在不同领域,团队发挥出来的业绩有不同的效果,团队不能用人数与业绩来衡量,比如销售高科技尖端类,软件应用类,房地产类与小饰品,果蔬类等,没办法对待,也就是说产品本身的类别会有较大的区别,而主持者在这方面的得失定位也不能站在同一个台阶。国际金融一个团队一天赚亿为单位,而在同等人数做小饰品想要做到以亿为单位,估计全球都抢占了,明显没有可比性。
主持者:我们要明确团队是在为谁服务,知道谁才是决策者。建成团队的工作性质是为消费者或者说是受益群体服务,但是,我们这种有偿服务的性质所产生的效益,得益者自然是由主持者和团队按既定的方案得益。比如销售提成方案,剩余归主持者所有,俗称老板。主持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在发起这项投资时,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资金链的预估,市场调查等,首先由主持者发起,如果有合伙人,当由某人或者共同拟定方案,经过合伙人一致通过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下面所建的任何一个团队皆围绕此方案中心运行。当然,这种方案与是可以在后期遇到问题或者再投资别的项目改变。不变的是主持者,由主持者也就是主办方,或者老板方给出大致方向,再进行合理细化分配,例如人事部,业务部,财务部,跟单部,后勤部,仓储运输,系统维护,监管部门等等,不同的规模具备不同的配置,而小规模的运作应当由合理的一人多职来管理,假如一个企业总共人数十人,这些部分全部存在,每个部分一个人也不够分,这明显不合逻辑,也不能产生利润。主持者在权衡得失后给出信息,这只是一个大的方向,至于细化的问题交由下面来完成,一个主持者的心态与高瞻远瞩的策略,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收益。这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行为,所谓不按张出牌者,看似没有经大脑考虑,随时出手,其实他们想的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只是我们不在其中不知道他们所耗的精力罢了,主持者所考虑的问题,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既然主持者给出的信息合情合理,后续增补人员已经认可,不得有异议。但可以提意见,至于是否采纳得视情况而定。
团队管理者:对于团队的管理,很多没有管理过的朋友无从下手,听别人说的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自己不知道用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因为自己也想管好,只是到底该用什么方法来管理才是最好的呢?首先,我们不是咬文嚼字,更好与最好当然有区别,在管理团队这个问题上,必须明确几个方面,我将在下面举例出来,让大家按顺序思考,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当然,老吴曾经管理过的团队也用了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来管理,要对几个方面分析后定位,这样才能把不同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团队里,老吴不敢说自己管得有多好,只是可以从曾经管理过的团队的方法,归纳总结给大家参考,希望以此帮助大家清晰思路,明白自己作为管理该干点什么,应该如何做,哪些是不能做的,大方向错不了,小细节就得从平时的工作中不断修正。我们让一台运转的机械保持匀速或者加速,前提是不能有故障或者有了故障用最快的速度修好,最终才能出产量,不至于机械坏了才来找原因,找维修方案等,这些工作是做在前头,而不是临时拿不出方案,再收集一大堆意见回来分析,等分析完后再决定,黄花菜早就凉了,一帮人的团队等着指挥,“大将无能,累死三军;智者不惑,行者无疆!”因此,老吴在这里所要讲的是“作为一名大将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对于下面的成员还是其次。作为一位管理,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能不能胜任,心态方面是否适合做管理,比如埋怨,找理由,与我同水平的工资比我高,老板不配合,员工不配合等等,这些问题上的处理,能不能做得管理应该做的。正确的思维:接受了这份工作,证明自己没有异议,前面在谈薪酬条件与这个职位应该干的工作范围,管理者已经清晰明了,也没有异议,至于开始工作了,发现别人的工资高,首先检讨自己,自己对市场了解多少,是不是与行业信息脱节,发现老板不配合时,想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做得不够好,触碰到了老板的利益,或者赤裸裸的“钱”,又或者所做的工作让老板看不到希望,而自己又没有主动与老板沟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很具体的,需要自己擅于观察思考,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不能即时改变,但可以慢慢扭转,本身出现这样的问题已经是管理前期失察所致,因此,这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等老板把两个山字叠起来写,那真的有些晚了,再说多一句话都是废话,老板也不会听您的,想后悔老板不给机会。因此,从这里的时间推算,作为管理要有预知问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点准备,那么,做管理也不是那么难,别把管理看得高深莫测,管理也是凡夫俗子,为什么有人不适合做管理,那也是因为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认清,也没有信心执行,能过则过,做和事佬的态度,从根本上缺少点责任,从而让自己的职责范围迷失方向,自然吃力不讨好,压力明显要比员工大,最后自己也不想做管理,有了这种感觉的管理就要及早刹车,给老板商议解决。
----------------------------------------------------------------------------------------------------------------------
如何管理团队:对不同的团队制定不同的目标,包括用数字来衡量,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货币,但是,会计的作用就是以货币为单位来运作的,无论大家说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什么产量或者销量,均是以货币为单位来衡量,似乎没有别的方法检测。目标明确后,管理者就要顺着目标来物色自己团队所需的人才,从数量到职能搭建,招聘相关人才培训。有的管理片面认为,招进来的都是熟手,当天就上手了,无需培训。这种可怕的思维不知道有没有老板认同,但是,这样做相当危险,也是做管理求功心切的大忌,没有做到稳步发展,很容易中途出问题。除非一个十人的团队进来一个熟手,新增加一位,不得不随着大家一起转动,否则,再熟手进来也是生手,不能给大家起来团队相互配合的作用,往往做不了几天就走人。这笔账也得算在管理头上,因为原有的团队运转正常,而新进来的员工没有得到即时培训,让他一个人摸索,即便是管理有安排某位员工带着,这也有本质的区别,很多时候带老长一段时间也没办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拉低了原有员工的业绩,同时,新来的员工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排挤,表面风平浪静,而实际上涉及到他们所分到的蛋糕有了变化,员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想再回到之前的运作正常,比新进来员工入职培训来得更加费力。这个问题等同于把自己扔到一个陌生的森林里,要生存就得适应,要适应就得有过程一样道理。
如何组建成员:对于招聘成员,我们要考虑几个方面,针对不同团队要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个人素养,专业技能等不同要求,这些问题又要考虑到成员的临场发挥,这也是为了在团队中能即时处理问题的关键问题,也是很具体的问题,有的成员不适合做这方面的工作,因此,那怕所有条件都符合,只是在交流时有这方面的障碍,我们就要因人而异,合理安排不同的岗位,在面试时就要进行初步分类,等试用后再定位,然后合理分配他们相应的工作岗位,在招聘时不能只看简历,无论多么华丽的简历,无法掩饰其本质,当面对面交流时,就能观察到其简历的真实性,比如招一名文员,从简历上看,各方面都合格,面试的第一印象也不差,在问及为什么要离开上一次公司时,回答上司的问题,或者工资太低,又或者是公司对个人而言没有发展前途等等,前面回答的几乎可以考虑不录用,最后一点可以权衡,就要看应聘者具体要得到什么样的前途,是职位还是薪酬,还是个人空间等,前面职位与薪酬视个人能力可以得到,但是,最后的个人空间显然难以把控,也会被淘汰。关于这些,每一个管理在组建团队时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没有固定的格式,往往简历写得简单,而真实的更加优秀,这也在考虑之列。对所有参与应聘人员的筛选,用九型人格来区分,大致可以归纳出他们到底属于哪一类,而自己的团队需要哪一类来匹配,因此,从第一印象起开始筛选,再经过培训与试用期,所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几乎能把这个团队建成自己想要的格局,用着顺手,搁哪都放心。
如何制定目标:分析同行业中不同规模,不同运作,不同区域信息。把这些信息从高到低捋一遍,分析他们好与差的原因,制定出适合自己团队实用的目标计划。当进驻时产品已经固定,薪酬制度明确,知道销售利润在哪里,把产品利润提成给团队,再由团队分配给不同业绩的成员。比如:产品的销售利润为20%销售人员占销售利润的3%,主管占1‰,其它运作占5%,剩下的为租金税收,约占3%,最终结算还得除去接待费用,待摊费用1.5%,这里头还要考虑底薪开支,剩下大约不到8%作为主持方收益,但是,这里头还要考虑到各种退换或者呆账烂账风险,因此,管理者可以把这个分析给团队成员讲解。让成员明白自己看到的是20%利润,到自己手上才3%,老板是不是赚得太多了。其实老板搭建一个平台所耗的精力,资金,所得到的回报也高不了多少,而且还有一些隐形开支是我们无法看到的,也不能一次看完全盘。有了这些清晰的分配,成员齐心把业绩做上去,团队成员所拿到的薪水越高,老板赚得越多,所以,每一个老板都应该有这种心态,希望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员工拿更多的工资,而不是老板不想给工资出来,我们说得简单点,团队中的成员等于自己给自己打工,所得到的薪水属于自己辛苦工作赚到的,由此可见,每一位成员的工资等于自己给自己派发,老板提供舞台,所有人就是演员,收视率就看各位如何配合,如何展示自己的才能。想拿更高的薪水就得大家一起努力,制定目标是基准,保持有盈利而制定,而不是画一个大饼根本吃不到的做法。
规范通讯联系:首先从口语开始,在培训时就要输导给各成员。比如接电话的第一句话报台头,统一文件模板,邮件结尾统一格式,联系方式统一格式,邮箱格式统一格式,所使用手机统一匹配。所有这些在前期申请注册好,运行起来才会方便使用,再者,如有成员离职,任何一位新手接手也上手快,也不会导致公司资料资源流失。再强调一点,那就是每一封邮件发送都得抄送给指定邮箱,而接受邮件统一会发送一份备份给指定邮箱,必要时可以设置电话录音,这份录音并非用来监督成员,而是对成员同步跟进,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即时纠正处理,邮件亦同,而每天可以例会,比如晨会15分钟,总结昨天的问题我分配当天的任务,中途遇到问题需要讨论时,可以提前15分钟通过内部群发送通知,即时到位解决,每天结束后有条件时,可以进行总结,缩短晨会的内容等做法。请注意:晨会不是喊喊口号,那没啥鬼用的玩意,别轻易听信什么培训机构胡扯,为的是真实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喊喊口号给成员打气,什么客户什么企业文化这些,别说得太高深了,给这个没有半毛钱关系。有这些精力不如管好自己,干点实事,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把团队管好,别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起不到作用,很多成员相当反感。
---------------------------------------------------------------------------------------------------------------------
培训内容:作为一个团队运作,首先考虑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因此,对成员的培训很重要,首培训内容的先后顺序要明确,对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培训培训到前面,用精简扼要的阐述给大家,当每一次接受培训时都要提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懂得感恩,这也是培训成员的心态,既然来到企业就要由企业为中心运转。接下来培训团队成员应用的心态,无论是顺境逆境中的心态,这种心态如果能培训团队成员接受并理解运用,那么,这个团队已经可以进行下一动作,那就是专业技能培训,这种专业技能培训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要从产品本身的思路出发,视产品不同而不同区别对待,当技能培训完后,接下来培训产品的相关知识,只有彻底了解自己的产品优势,才能准确描述出别的产品与自己产品的区别在哪里,消费群体能接自己产品的哪一方面,这些是在成立团队之前就有列举好的,也是做过市场调查分析的结论,接下来培训同类产品与同行业的分布范围,学习他们的长处与修正他们的不足之处,最后培训最难一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与即时处理的应变明效,而一个问题发生,应该找谁,第一处理意见,处理不下又要如何解决的大致路径,当培训到这里时,要求团队成员实操,在实操中同步跟进,同步跟进遇到的问题即时解决,前期必须监控到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每一步动作,慢慢放手,最后收结果。培训可以到此结束,时间一般为三个月,不过这也要看产品本身的难易度来讲,如果我们以手袋销售来讲,前期培训一般不超过七天,中期培训加实操半个月,再有半个月的观察期,这已经够了,如果在培训与观察期,发现成员不符合要求,可以即时辞退,不必再耗时间。不过,老吴也有遇到培训不合格者,调离或者请辞。
处理离职员工:一个企业总会有人进来,也有人离开,但是,我们要考虑进来与离开的理由是什么?进来的理由前面讲过了,在这里特别讲讲离职。短时间离职的员工,一般在招聘时所讲的内容与员工进来后感觉的内容不相符,这类员工流失得很快,建议在招聘时如实讲,不夸大事实。半年到一年离职的员工,考虑到上司的问题,得找员工谈话,看看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找到了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找不到就得继续找,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如果做了三年员工还是要离开,证明员工有自己的想法,估计员工想自己创业,也要找员工谈话,让员工讲出真实的想法,如果员工讲出来的问题属于个人问题,我们看看能不能解决,如果实在不能,我们就要祝福员工离开。如果做了十年的员工也要离开,看来企业的发展有待考虑,员工看不到希望,辛苦打拼到最后没有结果,到不如早些离开,苦苦跟了十年,从上到下,从老板到职员的问题都要考虑,不仅仅是产品企业本身的问题,老板也有问题。因此,我们对于处理离职员工,应该用不同的思维解决,要从离职的员工看到企业的毛病在哪里,如果一个企业发展良好,管理也好,老板也好,员工所得到的报酬也没有问题,整个环境适合员工停留,又有哪位员工愿意离职呢?如果说因为家庭原因,个人原因,诸如结婚生子之类的,那么,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可以请假完成,不会导致员工流失。有人会说薪酬问题,本身薪酬就比同行业高10-20%,而条件比同行业高,团队的合作也融洽,相信离职的可能性不大。
结束语:对于一个团队的管理,大致需要知道这些内容,更深一点的管理,我们就要看企业有多大,部门分得有多细,产品有多高深,其保密文件属于几级等等,我们针对不同企业,不同产品路子来量身定制才对,而不能一个文件管天下的干法,可以用小企业延伸管理,也可以用大企业拼接管理,可以一人兼多职,也可以几个兼一职,其工作的细化到工作的层面来管理,明确各职位该干的事,与各成员之间的衔接沟通,做到不越权,相互协助作业,把所有的团队看成一个整体来运作,又得把每一个人拆分开为独立完成的某一小块来管理,这样的做法从外看是一个整体,内部结构分工明确,责任权限合理明了,管理起来自然很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