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心思维,是心理学三大思维陷阱之一。能称为陷阱,应该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不自知,进入陷阱的人都不知道脚下是陷阱;第二,一旦进入陷阱,便会有失去自由、被困住,受到意外的人生安全伤害等危害。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心理学上的这个陷阱到底是什么?
自我中心,顾名思义,以自我为主,一切思考和行为以自己的角度出发,一切活动围绕自我利益、需求、欲望、感受开展。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自我中心的必要性。因为无论是人类发展,还是个体发展,以自我利益为主的活动,是基本的生存法则。比如,捕猎曾经是人类重要的生存方式,这项行为完全是以人类的自我利益为驱动的。但从古至今,世界各地都存在向自己捕猎的生灵表达感激和谢意的仪式。记得有一本非常好看的绘本:九色鹿;就是猎人用长诗的形式,表达对猎物鹿的爱和敬意,捕猎前、捕猎中、捕猎后,都心存感激。这样的自我中心,是自知的,和谐的,适度的;那如果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过渡捕杀甚至滥杀无辜,那就算我们今天要说的自我中心思维了。
具有自我中心思维的人,凡事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自己的需要、欲望、感受才是主要的,忽略或无视他人的需求,比如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出去吃饭,只点自己喜欢的菜;夏天在屋里,只按照自己的需要设定空调温度;打电话,自己讲完直接挂掉;一起分东西,总是抢最好的要。如果自我中心的人拥有了权力和能量,那结果更是可怕,比如古代的皇帝,信奉了道教,那全国信佛的可能会倒霉了;希特勒不喜欢犹太人,整个犹太民族都受难。上述人员,但凡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跟他相关的人,就会舒服好多。如果这种自我中心思维在社会上“卷”起来,形成一种主流社会意识,那太多人就得遭殃受难。
自我中心思维不仅表现在凡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看到的,就是别人看到的;我的想法,就是别人的想法。区分不开,自己和他人地感受、感知、体验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有一种累叫姥姥觉得累;有一种感觉学习挺容易,其实只是大人的自我感觉;觉得娃考不上100分回来就混合双打,那也爸爸妈妈的非分要求。身边很多啼笑皆非或者让人不舒服的事例中,都是在我看到的世界就是别人看到的世界,我的感受就是别人感受这样的思维陷阱制造出来的。
对于自我思维的察觉和修正,应该常常训练自己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理解、共情、尊重这些意识,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想让别人怎么对你,你需要先怎么样对待别人,也可以帮助修正自我中心思维。虽然改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比较困难,但持续坚定的察觉和实践,会让我们走出自我中心思维陷阱,更加和谐地与他人与世界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