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听说sext这个词时,是在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时,从一位学习语言学的师姐朋友圈看到的。彼时本能觉得改词与SEX如此相近,便觉着师姐可真是性格开放奇女子也,后来发现Sext原是“祷告”的意思,其源自拉丁文里面的sexta hora,表示第六时祷告仪式。

得知如此,我便立刻羞愧难当,暗暗反省自己历经大学本科四年像是泥潭里滚了一遭,污得彻底。后来,再一次看到这个词就见到它屁股上加了ing形式,sexting,来自一则美国新闻。这一次我认真查阅了字典。这一则新闻讲的是如今青少年当中互相发送艳照的现象堪忧。此处的sexting,指的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主要借助于手机来传送有性意味的信息或图片。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博士艾丽森•迪尔(Allyson Dir)完成的一项在年轻群体(平均年龄21岁)展开的调查显示,80%的调查对象反映自己收到过sexting信息,67%承认自己发过sexting信息,而在这当中,收到图片的是64%,发过图片的是46%
可见该现象存在范围已相当之广、见怪不怪了。这篇发表在《赛博心理、行为和社交网络》期刊的论文指出,对sexting行为,人们有着正反两面的态度:积极一方认为这样做的人比较自信,也因此显得更性感,甚至不乏为一种好的调情方式;消极一方则认为它给旁人带来了困扰,是令人讨厌的。
迪尔博士研究的着眼点之一,在于搞清楚该行为对草率型性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然是正相关。她认为sexting其实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毕竟她的调查对象都是些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绝对是通讯工具带来的生活改变之一,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推波助澜不小。据美国调查机构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 ect的统计,2012年,普通手机用户只有9%收到过sexting信息,而智能手机用户有21%收到过。相对女性来说,男性对sexting的态度比较宽容,甚至是欢迎。研究者们认为,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女性在性行为方面的双重标准。对,你不管做贞女还是荡妇都有风险。说到这里,我又想贴出陈粒的的一段歌词:
盼我疯魔 还盼我孑孓不独活
想我冷艳 还想我轻佻又下贱
要我阳光 还要我风情不摇晃
戏我哭笑无主 还戏我心如枯木
句句扎心,作为男性,却又觉得说得真对……而像askmen.com这种男性网站则会兴致勃勃地给出正确使用sexting的十项建议,其中有一项我认为很重要—自拍的时候,别拍脸。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手机那端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人渣……
本科毕业时,因为当时已经本校保研,因此少了一些离别的伤感。那段时间经常混迹与各大离别宴,部门的、班级的、寝室的、前女友闺蜜们的……其中不乏一些酒吧场所。印象中有一次真心话大冒险活动,受惩罚的一个姑娘被要求向隔壁桌小哥索要微信并发送性暗示的性感照片。在酒精的push下,她在酒吧厕所完成了挑战……
至于结局嘛,我也喝多了,不太了解毕竟与她也不是很熟,只是我的朋友圈从那天开始多了一个人秀恩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