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
用人文的眼睛看金融

用人文的眼睛看金融

作者: 肖小跑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15:31 被阅读54次
    人类又交叉思考

    这是上周在“见闻大咖秀”的分享:自己对用“文史哲”来理解金融的几个感悟。变成文字,飨给大家。

    1、人文历史和哲学与金融宏观有哪些联系?怎样利用两者间的关系?

    我觉得,并没有联系。因为金融宏观就是人文,两个不能分。

    为什么?

    您可能也会发现,“金融宏观”似乎是个谁说都有理的领域。大家有不同的解释体系和角度,好像谁都能说出一二,还都挺有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有这么多野生经济学家,其实有的表现还不错。用他们的野生逻辑来解释当下的现象,有时反而更清晰,更容易看到本质。

    跟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容易打起来,经济学家也经常互怼。因为社会科学的特点是,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看:您可以从法律、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考古和人类学角度看,每个视角下都可能看到真相。

    但是这种事儿,自然科学里就不太会发生。比如,您站在比萨斜塔顶上往下扔铁球,一定会砸到下面,这是地心引力,牛顿老师第一定律,不相信的人大概会被砸死:所以自然科学,说一是一。但是社会类科学,包括金融,其实大家拼的是逻辑,而不是事实。因为“事实”是永远不可能全知道的,不管您有多牛,电话线有多粗。

    但是逻辑从哪里来?就是金融现象背后的人文。所以用人文来穿透金融概念,可能会看到更深层的东西。

    如何利用?我把哲学、历史、和文学分开来,跟您讨论一下:

    1)哲学:

    哲学是“讲道理”的学科。讲什么道理?大道理,解释终极问题的大道理。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古希腊统称的“哲学”这个概念,其实包含了所有学科。只不过当其他学科有了自己的概念和方法论之后,就会自己分离出去。所以最后留给哲学的就是没法解决的问题。

    您可能也有感觉:哲学家好像总是有理。因为哲学的杀手锏是“逻辑”,哲学家靠逻辑和讲道理来打动人。哲学在当下能赋予您的最大技能,就是“怀疑能力”:能对原来习以为常的一切概念进行怀疑-- 怀疑世界、怀疑专家、怀疑您自己。

    在金融市场上,大家经常看到的和经历的:人喜欢走极端,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但又经常会“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经常hold不住。原因就是对“拿来”的观点和概念,没有怀疑过就用了。

    除“怀疑精神”外,哲学上的一些概念,也会帮我们理解一些金融现实。

    比如“以词代物”:当人给一个“观点”起了名字,贴了标签之后,这个观点就变活了,变成了个真实的存在,而不再只是个虚幻的“idea”。这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借债买房”这件事儿,如果换个名词叫“按揭”,那“债”这个概念在您的头脑中就会消退。任何借来的钱,都会觉得是自己房子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就变成过度负债。

    2)历史:

    您肯定知道历史的重要性。但是也一定会经常发现,历史中并没有一个像公式一样,能给您推导出一个精准结果的规律。您可以用历史来推导原因,但是没办法预测将来。这是因为大家在看历史事件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人”,人才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尽管如此,也只有看历史,才能真正看懂当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会糊涂。(曾在这里跟大家讨论过)。

    3)文学:

    其实它比您想象的有用。所谓“读书得间”,读的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空隙。

    我经常在脑袋里玩一个小游戏:把市场的情绪,对标文学中的人物。两个对比下。因为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其实是类似于市场上发生“极值”的情景:文学能把真实世界中的人制造“戏剧化”的基因挑逗出来。它会告诉您什么是真正的人性。

    比如张爱玲。张爱玲老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她能写出人世间各种语焉不详的尴尬。有一篇小说叫《连环套》,女主角叫做霓喜。一个情妇,也是一个执迷不悟、看得破忍不过、拿不起放不下、总是在同样的地方跌倒的人设。

    其实广大吃瓜群众都很像她。我也很像。只要我们都生活在“局”里,不是局外;而且这个“局”的规则又不能自己来定,那结果只能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如此往复活下去。

    所以人的欲望无穷。人类的心理会驱动我们一直追求更多的东西:没办法停止,“私欲”不会靠动个手术切掉。所以人类只要存在一天,“私心”和“欲望”就不会消失。

    金融是人类欲望的露天大展厅。除非您能回到原始人的生活,否则这加大机器只能继续向前。要生存,必须训练自己洞悉人性的本领。

    多读文学。

    2、列举当下的几个例子:用文史哲来理解比经济理论和数理模型更清晰?

    1)菲利普斯曲线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条“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加不加息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它。

    失效的曲线

    横轴失业率,纵轴通胀率,画一条反向曲线。如果失业率低,理论上通胀预期会升高,就该加息。三十多年前,这条线成为联储最重要的指南针。但是时间长了,大家开始发现情况有点儿不对:尤其是近一两年的美国数据,失业率都趴在横轴上了,通胀还没起来:反向曲线生生被拧正了。

    把反的拧正是一种什么体验?

    打个不太典雅的比方,如果把横轴换成“夫妻和睦”,纵轴换成“拈花惹草”,现在的菲利普曲线解释成“越拈花惹草夫妻感情越好”,逻辑显然是很扭曲的。其实已经有不少论文印证过,它过去30年对预测通胀其实并没有卵用。

    为什么失效?因为菲利普曲线是一个线性关系:纵轴横轴取数,交叉在一起取得一个平衡点。但如果中间有了变化,出现极值或意外情况,那所谓的平衡点就走样了。近一两年来市场的反应就显示出了这种“变化”:5月4日那一次周五的工资数据不好,美股先大跌,急速反弹,但是债券和美元的走势,又跟股市不一样。也就是说大家对这条线给出的信息,各自有各自的考量,相互之间是矛盾的。

    菲利普曲线失效这件事带来了一个后果:它锻炼了上届联储主席,耶伦老师的直觉。眼看二战后最重要的指标失效,耶伦老师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股市暴涨,找不到其他坐标来决定到底加不加息。当人失去指南针时,就只能凭直觉来找方向。

    耶伦老师其实是个顶级的太极高手。您还记得她卸任前在纽约经济论坛上的那场著名讲话吗?意义重大。

    耶奶那次表态,开口之前,鹰派占优:大家都觉得要加息,还要赶紧加。结果她一开口,放出一群和平鸽。她是唯一的鸽派:不管数据说什么,静观其变。

    耶奶的反应,其实是需要勇气的。这是典型的哲学家的反应:敢于怀疑现有的认知,做决策的主导因素不是模型,而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因为加息这件事,虽然只有两个字,效果不比金三同学的核威胁差。加息会使美元走强,美元是全球几乎所有重要资产定价的锚。如果锚动了,尤其是变重了,会拉着整条船一起往下沉,其他货币必贬。今年土耳其阿根廷和新兴市场股债汇三杀您也都看到了。过快加息的结果,轻则货币战争,重则全球萧条。唇亡齿寒,耶奶知道美国早晚会受影响。

    经济学家,包括FOMC投票的大部分委员,都习惯线性模型思考:把人的基本状态压缩的线性数学模型中,反过来用数学模型来解释人的行为:您的行为没有理性,因为不符合数学模型。问题是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并不是两三种,也不是一个横轴纵轴能代表的。看回菲利普斯曲线,就不就业的原因也有无数多种,这是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没可能全变成数学模型。

    每当出现这种异常天象的时候,就是人文的大好机会:因为它说明模型和理论需要修正。而修正的方法只能从数学之外找原因。

    2)再举个例子:做空中国。

    您也知道海外在做空中国的基金经理一直不少。按他们的模型,早爆煲不知多少回了。不管是做空还是降级,逻辑一点儿错都挑不出。所以他们的trade都是假设中国经济肯定会崩,然后再倒推出各个指标的时点。

    但是倒推要取数:GDP增长率,不管是7,6.8,还是6.5%,都能取;财政数据、货币政策,也能大概估一下。可是那些更关键的关键词:“房子是用来住的”、“GDP重质不重量”、“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个个语焉不详。别说量化,给老外解释字面意思都费劲。

    而且西方模型假设也不一样。

    如果看市场有效性假设,西方的“无形的手”是真的无形,我们只有“干预之手”这只大手无处不在,还神出鬼没的。政策调节,西方是自下而上的“共识”达到平衡;我们是自上而下的“设计”。这些都没法量化,更别提择时踩点儿了。十年过去了,年年做空,年年不空。

    其实并不能说他们是错的,按各位老师的标准,1997年和2015年,已经危机两把了。两次都有股灾、本币跳贬、资本外流。只不过没出现期待中大口吐血场景而已。两次都从产能快速扩张,上游企业高负债开始,全产业链过剩结束。但是,两次债务循环都是被“打断”的;两次降杠杆都是“叫停”而不是自然出清,银行坏账都是被“剥离”的:两次都用“供给测改革”“给”利润,买时间。等到原材料价格涨起,股市差不多温温热,就债转股,解决债务问题。如果能掐准外部环境恢复时点,正向循环开始,本次降杠杆就“完成”了。至于债务到底去了没有?下回再分解吧。

    我到底想说什么?

    分析中国市场,经济规律很重要,但是文化和历史更重要。

    我们并没有西方经济学理论定义的经济周期,更多是行政水龙头开和关的节奏。增长时,中国速度肯定没法复制,老外银行开董事会决定做不做一个几亿deal的功夫,我们几百亿已经放款了。放缓时,也不是用“共识”或市场的作用,等新陈代谢慢慢消化出清。关停就等于零。

    这里有太多不能量化的东西:比如外储下降多少是安全的?答案是如果不能刹住预期,有多少也不够用,它就不是一个数的问题。如果不能死死地卡住预期,人心会变,会挤兑,三万万亿也不够。人心变”怎么量化?没法量化。所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问题发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用行政方法,关紧水龙头。

    至于外国友人经常问的其他问题:完全自由的市场、没人管会犯错误,被人管就不会吗?刚兑、兜底这种“信仰加持”的道德风险可能更有害。这个就不展开了。

    立场要有,但实践时最好精神分裂。决策应该是不同理论,不要一根筋,或只用单一原则判断,一定走偏。

    不如仔细看历史:看看当年朱总理“十六条”背后的故事和逻辑,中国人行政的文化,可能对这些对冲基金大佬们更有用。

    3、从人文角度解释一些危机或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其实世界上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一个大道理下,有很多小循环。

    做人的道理,和做交易、经济运行的道理也不应该相差太大。一场危机和一个坏的交易,如果从人文角度找原因,我觉得有三个(自己总结的,大家可以讨论):

    1)当下是个科技主导的时代:这是一个危机的种子。

    如果大家看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其实是相互交叉,此消彼长的。我们当下的时代,是个非常明显的科技主导时代。

    科技发展太快,而且它给您带来的影响是直接的。但而人文是虚幻的,对您的影响潜移默化,看不到任何直接效果,它只能在冥冥之中牵引您的价值观。结果,就是当下的我们,更依赖科技的、能量化的、和模型的东西,而不是背后人文更深层的原因。更短视。最终大概率会发展成为对科技的过度依赖,走向极端。这个极端可能是战争(看两次世界大战);也可能是金融危机。

    重启键按下。这时候,人类才会重新重视人文,关心人性中更深的东西。文艺再复兴,哲学文学迎来重生。

    然后再循环往复。

    2)追逐风险,这种本能成了文化

    经济理论假设人极度厌恶风险。但是人却有一种本能,就是冒险精神,冒险能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这是一件很high的事情。

    尤其是这种本能成为文化:我们都崇拜马爸爸,要有梦想,创业第一桶金子里面一定半桶都是风险,这就是“animal spirit”。这种文化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只有在一个设计完善的金融体系里,您才会有追逐风险的空间。反之,群体误判和踩踏就很容易发生。

    具体就不展开了,其实您就在这个体系中。

    3)追随传统,这种习惯也成了文化

    追随传统成为文化有什么不好呢?

    人,有盲目跟从传统金融形态的倾向。比如买股票,炒房子,因为这些投资工具就是“传统”的,肯定不会出错;而不愿意把钱放在“非传统”金融工具里,哪怕能分散风险;比如通胀挂钩债券。而且人,有跟着群体一起行动的惯性,比如前几年负债买房,首付极低,但是您觉得很正常,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做同样事情:习惯和惯性让您看不到零首付背后的100%杠杆。

    其实这三个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人性。

    迄今为止,其实对人性,在金融研究中并没有得到非常充分的认识。即使我们有了行为金融学,但也并没有对人性有很好的认识。

    为什么呢?您知道行为金融学的实验结果是怎么来的?理论是怎么产生的?答案是问卷调查:纸面上的假设,定义好的“风险”,让您选。您勾选的结果,都是纸面上的,不是在真实情况下一定会做出的行为。

    如果对人性不能好好把握,那并不能找到包治百病的药方。

    4、不完全靠数理模型,而以人文为分析主线的“另类”经济学家或者宏观分析师,会受重视吗?

    其实从Richard Thaler老师获得去年诺奖,就已经开始这个趋势了。

    曾经的古典经济学家,要懂历史,要有人文情怀和素养;要谦虚,知道的就知道,知不道的就不知道。就像牙医一样,有自己的本分。凯恩斯老师,他说经济学家越来越不如牙医。

    突然有一天,大家开始走物理风:大家看到了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成就,宇宙能被解释,自然能被改造,人类环境为啥不能?有数学模型,一样解释,一样预测。

    经济学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老师的《资本论》已经把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讲透了。就像哲学,古典哲学发展到极致,只能另辟蹊径开创科学哲学、甚至人工智能哲学,这个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经济学同样遵循此规律,另辟蹊径,曲径通幽,通向了数理模型和自然科学。

    但是,自然科学定律可以做实验来发现,实验环境可控。经济学研究的是人,没法控制环境,所以只能假设。假设人完全理性,行为中能量化的部分,就写成公式:比如供需和价格的关系。能用公式算出来的是理性,算不出来的就不理性。

    问题是人有九成行为都量不了化。比如我妈买菜,有时候拼命讨价还价,有时候拎起来就走。那她就是不理性的?哈耶克老师有分教:“政策制定者们不是工匠打铁,铁打成什么样,经济就塑造成什么样。而是应该像园丁看护花草,在经济自然生长过程中,用自己的知识,提供适宜环境,养护花草生长。”

    所以,这种经济学过度量化的趋势,可能因为要纠正一下,今年诺奖就给了不用模型、没有理论、全凭主观臆测养花草的Thaler老师。

    5、人工智能时代,连数理化都被代替了,那人文历史和哲学是否会更无价值?

    正好相反。人工智能时代,有“交叉学科”思维的人会更有机会。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李开复老师说的。他说,未来十年AI将取代一半儿工作,特别是“重复性高、工作可量化成数字、思考时间不超过30秒的工作”。看行业,那一定是天然跟数字打交道的金融业。

    但是我们在战场上,一定要攻其弱点:AI的弱点是什么?没有情感、不懂美、没有“情怀”、无法理解跨领域、常识、和抽象事物。现阶段的AI发展,想跟人一样“举一反三”为时尚早。人文,文科:艺术、哲学、创作...这些思维,不容易遭AI取代。而且AI不能跨领域交叉思考。比如下棋它能下到极致,写文章可能最快最好;但是又能下棋又能写文章的,至少我没见过,李开复老师也没见过。

    所以,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现在都是您拾起人文的好时机。

    5、推荐一些书?

    读书不要挑。

    我所接触过的优秀的投资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读书量惊人的杂食动物。大概两三年前,在香港有机会听到对冲基金AQR创始人的演讲,三个小时,他只讲了一件事:Read everything。对知识不要有偏见。

    对于宏观分析来说,有本书想跟大家特别推荐一下。

    如果您研究宏观策略,有一个最大的问题:“策略”就是讲故事。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和背景。讲故事时,一次只有一条故事线;但故事真实发生时,肯定是几条线交叉上演。而且很多暗线埋在地下,只有发生时才能看到。

    比如说六年前欧债危机,希腊重组一千多亿欧元国债后,对冲基金抄底,入手上百亿希腊政府债:真心便宜。没想到两年不到,希腊再次违约,而且是四十年来第一次非发展中国家对IMF赖账。抄底不成,锅底漏了。这是个“小概率事件真的发生了”的惊喜。

    但如果大家快倒一下进度条,很多彩蛋是可以发现的:二次违约前,希腊人已经集体抗议无数次,不分立场没有阶层,所有人一致对外。齐普拉斯老师发誓要“结束国际债权人施加给希腊的‘屈辱和痛苦’”,结果左翼激进联盟党(Syriza)在议会选举中意外全胜。为什么?因为彼时赖账是民意。

    所以策略做得好,一个基本功必须有:幻想。爱因斯坦老师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要能幻想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节,对未来形势,构思不同影像。然后等待事实证明哪个场景会上演。

    此功难练。因为影响宏观经济的故事线有无数条,每个故事发生后的连锁反应也没法预测。但经济政治不分家,政治活动改变的是顶层设计,基本要素中的基本。它直接决定您的逻辑线有没有逻辑,或者信心从何而来。鱼要关心水质,不管您在那个鱼缸里。

    理解顶层设计的变化,找政治逻辑,就是理解当权者的思路。《The Dictator's Handbook》(独裁者手册)能帮您增加判断概率。不管您做哪一行。

    还有《红楼梦》、《三国》和《水浒传》,再读千遍也不嫌多。您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人文的眼睛看金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hp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