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太多,不知从何记录起。
年关将至,家人已经催着回家吃杀猪饭了,原本打算这两天回趟老家的,但月底有趟怒江行,来回倒腾挺麻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离职了回家会呆很久,实际在老家不能呆太久,可以经常回去,但不宜久呆,家一定不是我最后的避风港,但却是我每次重新出发时给我力量的。
家人给我最大的关怀就是电话里问候“吃饭没,下班没?身体好吗?要照顾好自己!”我觉得这就够了。回想过往的人生路,几乎每次重大的选择和决策家人也没帮上忙,当然了说到底人生路最终还得靠自己走。
小学的时候,辅导家庭作业,父母帮不上忙,一二年级时妈妈让舅舅教我家庭作业,那会舅舅勉强还能教。到三四年级就不太行了,妈妈带着我去找村里稍微念过书的叔叔教我。妈妈一直是支持我读书的,她小时候也爱读书,成绩也不错,但外婆不让,甚至把她的书烧了,这或许是她这一生中的遗憾之一吧!小时候父母一直很勤劳很忙碌,学习上的事就只能靠自己了,从有记忆起,大概从学前班起,那会村里甚至镇上还没有幼儿园,到初三,我都不太知道什么是选择和自己做决定。
小时候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一个信念,好好读书,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改变家族的命运,那会的目标感、笃定、使命感是后面这好多年不曾有的。初升高的时候,我动摇过,想着读普高还是技校,越长大越觉得有些事并不是一味的努力就能改变的,那会我没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他们一直很忙碌,我心疼他们.想早点出社会帮他们。父母也一直秉承着“你只管好好读书,读到哪我们供到哪”。初三的语文老师知道我有动摇的想法,和我聊了下,他强烈建议我读重点高中,读书以来,成绩一直不错,我不是天赋型学生,这成绩背后真的付出了很多。上了重点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择了我不擅长的理科,高考填志愿时,也没认真填,一切都是懵的,我没很认真对待这件事,但高考分数及录取的学校也是我们那一届最好的。那年家里出了变故我也做了这一生比较后悔、遗憾的决定,不继续读书了。父母同意了,在完全尊重我的基础上,他们说:“只要你以后不后悔就好。”
工作的头几年受了委屈,或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还会打电话和老妈诉苦一番,起初老妈也是语重心长的开导我,后面似乎更多是老妈在我说她的委屈,她和老爸之间的矛盾,不开心,我们的角色开始互换,慢慢地我也不再向他们说我的开心或不开心。当我兴致勃勃打电话和老妈分享会计师从业资格证考过了,老妈正在田间地头忙农活,匆匆忙忙几句话便挂电话了;当行业大洗牌失业了我也没办法和他们说;第一次谈恋爱时好的东西也不太明白,实际上我是乐意和家人交流分享心事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同频,可能我太念心了,要的有点多。要出省,出国工作,甚至买房,也是自已。这次离职,我也没法和他们说,实际上我并没有那么强大,强大到可以抗下一切,可是在家人需要我的时候,无论是金钱方面,还是情绪价值方面,我是要给足的。所以这一次,我没和他们说,其实这也是种常态了。也是我不急着回家的一个原因,给自己点时间疗愈下,我不想带着一身负能量给我的家人。
人生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坎坷,我相信自己可以跨过去的,也挺感恩每次的“渡劫”,又有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说说这几天的“疗愈”过程吧,当然也没那么严重,只不过是时间更自由了,饮食、作息规律和之前照旧,有更多时间看书,整理思绪,买菜,做简单的吃食;早起跑步,背英语单词、普拉提、学习;还有就是整理2023年去过的地方,爬过的山,剪辑视频,配上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文案,发布在短视频平台,蛮有趣的。
本来只是想简单记录这两天的心情的,东拉西扯,把“前世今生”全捅出来了。好好爱自己爱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