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的一生中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观念、思想等都会通过家人间潜移默化的影响来传递。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你想在这张白纸上画怎样的图案就有怎样的图案。孩子成长,母亲的影响不可能替代。
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
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会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
如果母亲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有本书是这样说的:"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母亲的情绪,影响你的一生。
母亲的情绪,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
2
作家张爱玲从小父母离异,她跟父亲一起生活。母亲在她4岁时远渡重洋,但依然关心她的教育问题。离婚时,母亲坚决要签协议:女儿的教育,包括进什么学校,都要征得她同意。
孩童时代,母亲在她心中是女神,她一度向往与母亲共同生活。
16岁时,母亲让她出国,遭到父亲反对,对她一阵毒打,还把她软禁起来。
最终,张爱玲逃离了父亲,与母亲共同生活。可是,共同的生活把她对母亲的爱一点一点地消失殆尽。
母亲性格暴躁、自私、严苛,如果达不到她的要求,她就对女儿咆哮。如果女儿反应迟钝一点,就骂女儿是“猪“。女儿生病了,就口不择言地骂是女儿活着是”害人“。
母亲爱她,不惜重金花在她的教育上。可母亲爱的方式和态度,让张爱玲由爱生恨。她对母亲的爱,只剩下冷冰冰的“还债关系“,她卖字为生,一点一点还母亲的债,也以此来报复母亲对她的态度,甚至母亲去世时想见她一面的要求都不肯满足。
张爱玲说,我知道自己冷酷无情,忘恩负义,反正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她甚至不敢生孩子。
很多母亲都像张爱玲的母亲一样,孩子成绩不好,就对孩子咆哮;孩子没能达到父母订的目标,就口不择言地伤害孩子。
母亲的态度,决定你的未来。
母亲的情绪,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3
胡适小时候,家道败落,每年除夕前都有人前来讨债,一群讨债人坐在大厅里不肯走。这时的母亲,照样进进出出忙碌着料理年夜饭、谢灶神等,脸上没有一丝怨气,只当做没看见这一群讨债人。
到了近半夜,母亲才从后门出去请来一位邻居,给每一家债户分一点钱,和颜悦色地把一个个他们送走。为躲避债务的大哥见讨债人走了才敲门回来,母亲也从不生气、不责骂,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胡乱家这样过除夕,大约有六、七年。
家里大嫂不懂事,二嫂气量小,但母亲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母亲对人和善,但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孩子,孩子不听话,也会打孩子一下,会给孩子罚跪,说理,但无论怎样重罚,她都不允许儿子哭出声来,母亲说,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胡适在书中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母亲的情绪,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4
一次和同事李姐一起吃饭,还没吃到一半,李姐就拿出手机打电话,声音很是温柔:“妈,你先睡,我8:30回到家。我带有钥匙的,我自己开门。”李姐解释说,婆婆最近来家里小住,老公出差了,婆婆睡得早我如果不回,婆婆睡不着,得提前告诉她,让她心里坦然。8点刚到,李姐就抱歉告辞,提前回家。
你对待家人是怎样的态度,这个家就有怎样的温度。
母亲的情绪,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5
这天下班回来,看见张姐在家门口站着不进门,脸色不太好。张姐在步行街开着一家窗帘店,今天碰到了难缠的顾客,说张姐给做的窗帘跟预订的有色差,不是她原来选的料,张姐拿来样本给她做对照,丝毫不差,可这位顾客就是不讲理。张姐说:“我心情不好,在楼下做深呼吸,免得把不好的情绪带回家,影响即将高考的女儿和上了一天班的老公。”
晚饭后,看见张姐和丈夫手挽着手在小区里散步,表情很平和。
很多人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后就对爱人一通唠叨,如果对方通事理,就安慰一下;如果对方心情同样不好,就会引发争吵。
如果一个人在外面的言谈举止代表着个人形象,那么她在家的言行就会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氛围。
你若情绪稳定,就能让家庭的幸福指数噌噌飙升。
母亲的情绪,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