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的狗”

作者: 大业可成 | 来源:发表于2022-09-24 23:04 被阅读0次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巴甫洛夫的狗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应不经大脑思考,如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对逻辑思辨的抗拒。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巴甫洛夫的狗”这种先入为主,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试题比比皆是。比如2018年全国一卷25题考查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的题,从题中可知:藩镇虽说有不上供的,但大部分还是上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了中央的权威。可实际上这道题很多学生还会做错,因为教材里面讲到节度使拥兵自重,造成唐末藩镇林立,进而引发政权更迭。学生在长期接受这种结论反复灌输后,会本能的把这一结论视为绝对的真理,而我们的高考命题人其实很了解我们的一线教师和教学情况,他们只要稍微在基于证据前提下把教材结论进行某种程度上的补充和发展,学生就立马“原形毕露”,因为他们脑海中只相信教材结论,缺乏审辩式思维。无独有偶,某次模拟考试一道材料题分别介绍传统中医,梁启超论西医和现代医学。问题很简单:梁启超对待西医的观点是什么?本来很简单的一道题结果学生们都写的梁启超维新变法。

      我们不禁要问: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难道就是孩子们的问题吗?我们的教学其实难辞其咎。我们日常教学能意识到不能“灌输”,实际在教学环节其实又不由得进行“灌输”,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逻辑思考能力。

      再者,一轮复习习题课较多,对待习题的态度我们多数老师其实是从所谓“技术层面”简单分析,一般句式就是这个没体现,那个没道理。要不就是拿核心素养简单挂靠,用这个法则,那个思维告诉孩子们。他们是高中生,需要思维训练,但前提是你内化后的输出,不是简单的传授。换句话说,如果高中生能懂这么深奥的思维,我们高中教师似乎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审辩式教学团队  郭龙飞

              2022年9月25日

相关文章

  • “巴甫洛夫的狗”?

    刚刚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它是利用心理学实验原理来塑造幼儿的行为。 巴甫洛夫观察狗在每次进食时的表现,发现了狗的胃里...

  • 巴甫洛夫的狗

    (一) “我就是巴甫洛夫的狗。” 她给我发来这样一条短信。彼时的我刚刚踏出鬼哭狼嚎的大学物理考场,心里正盘算着要不...

  • 巴甫洛夫的狗

    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应不经大脑思考,如意识形态的先入为主、对逻辑思辨的抗拒。巴甫洛夫发现并开辟了一条通往认知学的道路,...

  • ◇巴甫洛夫的狗

    1903年俄国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以狗作为研究对象,发现了经典的条件反射。 巴布洛夫对反射活动的初步研究发现,肉的气...

  • “巴甫洛夫的狗”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

  • Beyond Feelings(1):是什么让你长大成人

    从前有个科学家叫巴甫洛夫,他养了一条狗,每天给狗喂食的时候,都会摇铃铛。后来巴甫洛夫不用喂食,只要摇响铃铛,那条狗...

  • 投资是件反人性的事情,学习更是

    01 投资反人性,学习也是。 在认知上,我们都是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铛,会不由自主地流唾液。 我们也...

  • 巴甫洛夫的狗和习惯的养成

    这一切得从一群狗说起。一群狗?没错,更确切地说,是巴甫洛夫所养的一群狗。1927年,伊凡·巴甫洛夫,在对实验用狗的...

  • 生活中的心理学——巴甫洛夫的狗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在研究狗的时候,巴甫洛夫找到了一种方法来测量狗对食物产生反应时所...

  •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拿狗做实验) 桑代克的猫。 斯金那的老鼠, 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甫洛夫的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kt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