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阳明的书很多,我就点兵点将选了王觉仁的。
看到后面很精彩,会想熬夜看完那种。
可是现在做全职,每天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不敢熬夜,怕第二天没精力带他们。
所以还是按捺住冲动,每天看一些。
看到后面部分,作者拿稻盛和夫来举例子。
稻盛和夫,是我偶像。
苏东坡也是,书中也提到了,不过,是一个趣闻。
毛泽东也是。
咳咳,作为一个中年妇女,偶像果然不一样。
稻盛和夫最为提倡的是精进,就是在工作中修行,这和王阳明的心学是一样的,不提倡隐居,找个山洞修炼之类的。
王阳明,格物,良知。
良知我是知道了。
今天一大早看到新闻,说有个男子,看到有个女孩差点被车撞,冲过去抱起,然后断了5根肋骨。
记者采访,他说,他不后悔,本能反应。
这件事证实了,良知是每个人天生就具有,只是待唤醒。
今天看到书中论及教育的部分。
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句话不是说李白必有用,世间每一个人都是必有用。
每个人都带着天命。
每个人的天命都不一样。
简言之,天命,就是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
而教育的责任就是去发现每个人不同的资质、才气、禀赋,再给他提供适合其天性的教育。
这也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
而不是教育出统一规格的人才。
很久没写东西。
每天带孩子,有空瞄一下这本书,感觉就像自己的后花园,惊喜不断。
我喜欢王阳明。
之前看过吸引力法则,还有感应的力量,以及很多书提及的宇宙的神秘力量,其实,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凤毛麟角。
心即理,调整自己的心才是根本。
身体的忙不要人命,心里的忙才要人命。
凡事只为良知而干,不为别的,就是在致良知,能做到如此,根本不必去追求成功和荣誉,所有令世人艳羡的东西都会不请自来。
这个理论,我第一次看到,是看稻盛和夫的利他主义。
其实,稻盛和夫不过是传承了我们中国的文化。
书中提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了解得少,真是可惜了,其实也是不幸。
看了看我儿子,最近在看如果历史是一群喵,会问我国子监是什么。
看来,还是有救的。
写到一半,孩子又过来叫妈妈妈妈,这篇写得很有琐碎的风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