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时,以 他的名字为名。这男孩后来也出家为比丘。
有一次,小比丘在某个村子的僧院停留时,有人给他两件袈裟, 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 他的舅舅。
小比丘去找长老比丘,并把袈裟供养给他。但长老比丘说自己的 袈裟已经足够了,拒绝不收。小比丘多次恳请,但长老比丘坚决拒 绝。为此,小比丘很伤心,他认为舅舅如此坚决地拒绝他的诚心是不喜欢他或者认为自己无法觉悟,所以就想到最好还是去还俗,过世俗 的生活。
心中有了还俗的念头,他思绪紊乱,想着还俗后该怎样生活。这 天晚上,他做了个梦:首先卖掉袈裟,买只母羊,然后母羊产下羊羔 后卖小羊,就有足够的收入;再娶妻生子,之后幸福知足地携带妻小 将车去探访舅舅。他甚至想到在路途上,由他来照顾孩子,但妻子却 要他赶车,结果孩子掉下车子,被轮子碾过。他非常愤怒,伸出手打 在老婆脸上。
这时,长老比丘就睡在他的身旁。长老比丘明白小比丘的心念 就告诉他:“你不打在老婆身上,怎么来打舅舅呢?,
小比丘十分惊讶,不知舅舅如何得知他的心事。长老比丘给他进 了个故事。
印度的三藏法师自诩神通,他来到慧忠禅师面前,与他验证。慧 忠问道:“久闻您能够了人心迹,不知是否属实?"三藏法师答道:“只 是些小伎俩而已!'
慧忠于是心中想了一件事,问道:“请看老僧现在心在何处?“三 藏运用神通,查看了一番,答道:“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果然了得!"慧忠面露嘉许之色,称赞过后,他反观内照,进入 禅定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世界相、无动静相的境界,这才笑吟吟地 问:“请看老僧如今在什么地方?‘
三藏使尽了浑身解数,天上地下彻照,全不见国师心迹,一时罔- 然不知所措
慧忠缓缓出定,含笑对三藏说:“大师能知他人一切去处,极好! 可是却不能探察我的心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三藏满脸迷惑,
慧忠禅师笑着说:“因为我没有心迹,既然没有,如何探察?" 说完这个故事后,长老比丘说:“无论你的心迹藏得有多深,只要 存在,别人就可以探察到。只有心无外物,才能让人无所察觉。" 小比丘经过长老比丘的点化终于开悟了。
万种念头从心生。心生了各种杂念,即使是遥远的东西,都能够加以 胡思乱想,引发内心的烦乱。
平常心是很难得的。一个人只有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心无外物, 才能够把持心念。如此,才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