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扶养》,不得不说真的是养心又养身,书中写到了孩子从出生到成人应该怎么扶养,这本书和《幽微的人性》一起被合集为《青少年心理教育》读本,特别想推荐给已经成为父母的读者,如果作为父母的你读到了这本书,真的是很有缘分又很幸运,因为它真的细致到将孩子每一个阶段的扶养方法都手把手交给你。
我一直认为,做父母其实是一件很没有门槛的事。
上学需要考试,工作需要考试,步入社会后更是有一道又一道的考试,一旦考不过无论是你多么想在一条路上走下去,最后都将告诉你你没有资格走下去,因为你连这条道路的入场券都没有拿到,怎么有资格继续走下去。
做父母却不一样,谈恋爱或长时间,或几个月,只要你情我愿,都不用互相商量一下以后怎么扶养孩子,孩子便有了。
愿意顺水推舟的人便就这样生下了孩子,至于之后怎么扶养,那是以后的事,按我父亲的说法“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有啥区别。”当然这是9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的父母的说法,但现在却不一样了。
说白了,父母不仅不征求孩子是否愿意出生的意见,甚至都互相不考虑孩子出生后应该如何扶养。
就拿我来说吧,我有姐姐有哥哥,又出生在计划生育特别紧张的九十年代,实数超生。
因为是超生,小时后我一直以此为耻,从来羞于在别人面前提起我是超生人员。
小时后计划生育,上面查的紧,村里面超生人员也很多,每次听到有人来查,村里的那些奶奶们就会带着我们躲在沙漠里面,想想奶奶们都是小脚,要一步步在沙漠中行走多么艰难。每次都心惊胆战,后来可能是躲的烦了,我终于像父母耍无赖。
“我不去了,不躲了,谁让你们生的我,反正罚的是你们,又不是我。”父亲听完不仅不紧张,还笑着说:“谁让你去躲了,你的超生罚款都交了,你是有户口的人。”
我依旧满脸委屈。
后来在成长的路上,我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便拿这个和父母耍赖,“我不管,谁让你们生了我,我还不愿意来呢,你们生我和我商量了吗?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虽然是耍赖玩笑,但足见,当父母是多么一件不需要门槛的事啊。
正因为没有门槛,无知无畏,所以在孩子出生后长大的过程中,养育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是新生父母,好学者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不好学者甚至没那么有强烈责任感的父母会觉得孩子占用了自己的时间,所以面对孩子不会有耐心,不会有教育方法,以至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一旦选择了做母父母,无论你是主动还是被动,当你决定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养育孩子都是父母一生的事业。
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为孩子成长的好与否,不仅关乎一个小家更与整个社会都有关系。
所以,当你决定做父母的那一刻,请将养育孩子放在人生的头等大事中。
23/36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