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后的中考即将来临,广大考生应有效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针对性复习,尤其是实验题,哪些实验常考?哪些实验好几年没考?面对每年必考的数据表格题,又如何拿到足够的分数呢?
上海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实验共计15个,分布于力、光和电知识当中。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考核要求,我们可将这15个实验分为操作型实验、测定型试验和研究型实验三类,如下表所示。
声明: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仅供参考,但不是刻意引导大家猜题和押题,应对复习时还是全面复习到位,尤其是要查漏补缺,懂得取舍。
前面2道实验题(每题4分,共8分)
考虑到中考要覆盖到较多的考点,所以实验题前两道一般会考查3~4个实验,前两道实验题常考的实验是:(1)用天平测质量;(2)用弹簧测力计测力;(3)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5)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6)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7)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等。从上面表格统计的结果来看,实验题前两道常考查“用天平测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当然今年上海启用新的教学基本要求,剔除了“用天平测质量”,也就是说今年中考试卷中可能不再考查这个实验了。
例1 (2016年)实验室中,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_______,测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___盘内。在图10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牛,度数为______牛。
答案:质量;右;0~5;2.4。
例2 (2016年)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需记录动力、动力臂、_______和阻力臂,为便于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保持平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能够找到_______像的位置(选填“实”或“虚”),采用_______作为平面镜。
答案:阻力;水平;虚;玻璃板。
最后两道实验题(每题4~6分,共8分)
从历年中考命题的规律来看,最后两道实验题往往是一道测电阻(或测功率的)和一道数据表格题,我们不妨通过一些表格来具体分析。
热点问题1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或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考点20162015201420132012
测功率√√
测电阻√√√
从2012年开始,上海中考试卷中最后两道题必定会考查测电阻或测功率,而且从上述表格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实验不会连续两年考,似乎是一年考测功率,下一年就去考查测电阻,那么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2017年考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友情提示:复习备考中也不能忽视去复习“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万一命题者不按牌出题呢?呵呵)
例3 (2015年)小华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的电压有2、4、6、8、10和12伏六档,滑动变阻器有A、B两个(A标有“10Ω 1A”字样、B标有“20Ω 2A”字样),待测小灯标有“2.5V”字样。小华选用电源的电压为6伏档,并选取一个变阻器进行实验。他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发现小灯发光较亮,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4(a)、(b)所示。
①测定小灯的额定功率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是,判定该小灯正常发光的方法是。
②小华在实验中,选用的变阻器是(选填“A”或“B”)。
③若要测出该小灯的额定功率,小华可采用的方法有:
方法一;方法二。
答案:
①额定电压、额定电流;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时,小灯正常发光;
②A;
③换用滑动变阻器B;调整电源电压至4伏档。
例4 (2016年)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实验中,小华正确连接断路,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图12(a)、(b)所示。
①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
②小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表示数变化范围较小。然后他调整了电表的接入位置重新实验:
(a)根据图12中电表的示数等信息判断,在闭合电键时能否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并简述理由。
(b)根据小华重新实验中所记录的一组数据(见上表),计算待测电阻Rx的阻值(精确到0.1欧)。
答案:
①电源电压为6伏。
由图12可知电压表示数约为2.5伏,电流表示数约为0.16安,
U=U1+U2=2.5伏+0.16安×20欧=5.7伏
由题意知电源电压为2伏的整数倍,所以电源电压为6伏。
②(a)不能;
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
U2=0.16安×20欧=3.2伏>3伏,超出电压表的0~3伏量程。
(b)Rx¢=Ux¢/Ix¢=(6.0伏-1.4伏)/0.30安=15.3欧
热点问题2看表说理题
上海地区中考命题通常只涉及十个重点知识,如压强、密度、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容、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等。高频考点是压强(压力)的问题,如“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2016年)”、“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p液与哪些因素有关(2013年)”。
说明:
(1)表格数m+n,m表示实验中先行研究过程的相关表格数,n表示后续跟进实验时对应的表格数。
(2)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据归纳结论的能力,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表格归纳题的常用解题思路:
(1)审题
①仔细看清题中的第一句话,往往这句话就指出了实验目的,也就是我们解题的方向。
②将题干中描述的现象与表格中的数据对应联系起来。
(2)联系现象初步分析数据
通常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不止一个,因此在实验中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此时直接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指出结论成立的条件,体现出结论是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得到的。针对不同的情况,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相关性研究:根据现象与数据,得出某因素与研究的物理量有关还是无关的结论(初级结论)
②定性研究:根据现象与数据的变化,得出某因素与研究的物理量之间有没有甲随着乙的增大而增大或者甲随着乙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中级结论)。
③定量研究:根据现象和数据的倍数关系,得出研究对象与某因素成正比或成反比的结论(高级结论)。要有把握地判断物理量之间是否成比例(方法:可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作图或判断是否三组数据成比例关系)
在上述回答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就高不就低”。
(3)进一步综合分析数据和现象
此时不能直接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否则与初步分析没有区别了。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归纳揭示出数据中蕴含的规律和结论。处理数据的方法通常采用四则运算:若记录的物理量的单位相同,则处理的数学方法可能是加、减法;若记录的物理量的单位不同,则处理的数学方法一定是乘、除法。
在进一步综合分析数据和现象中,如果题目给出了几个同学的观点,让你判断其正确程度,那么你自己首先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再进行比对。有时,题目中给出的观点本身没有错,但是根据题目中的实验过程却无法得到这样的观点,那么,这样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盲目地押题猜题不可取,但有一点需要我们明白的就是,试卷中有哪些高频考点,又有哪些考点几年中都没有考查,要做到心里有数,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浏览以下文章,您会有更多收获……
说明:
1、因文中有图片,电脑或IPAD阅读本文效果会更佳。
2、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仅供参考,但不是刻意引导大家猜题和押题。
3、后面将会推送部分“热点问题”文章,请关注!
4、排版是个技术活,一直觉得我排的版不是最好,大家有好的工具推荐一下吗?先谢了!
- E N 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