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医美的“医疗属性”与“商业属性”孰高孰低本身是没有必要的,但是许多人仍然要争论,其实,把一个如此基本的概念进行拆分,不过是一部分经理人在为“误入歧途”的经营模式寻找借口,也由此形成了医美业内最大的概念误区,模糊了许多年轻人的基本认知。
这二者根本就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那些强调所谓医美的“商业本质”的人,希望医生们配合他们向客户推销医美服务或者产品,不管这些顾客是否真的需要,就像商场的售货员去游说顾客购买她的第100条裤子。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有些人并不认为“回归医疗”是对谬误的纠正,而是两种模式或理念的争执,好像真的存在两种理念有所不同的模式似的。
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开始,从古中国的神农氏开始,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医生施治,患者付钱,医疗服务从来就是用货币进行交换;医疗部分对应的是特殊的技术,货币给付对应的是诚信。买东西不收钱,是“施舍”;看病不收钱,是“慈善”;不在本文讨论。
医疗只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疾病医疗,一是消费医疗;前者是治病救人,后者是解决需求,都是医疗,本来不应该存在什么“回归”不回归的问题。两者都是要付钱的,最大的区别,只是支付方式的差别。消费医疗非常简单,自费;疾病医疗复杂一些;疾病医疗可能会有政府限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消费医疗没有限价,由市场调节。
在疾病医疗的支付方式上,除了完全由个人付费的方式之外,国家出于对最基本的民生福祉的关怀,推行两种模式,一是免费医疗,由政府买单,从国家税收中拨款(例如朝鲜),二是由医疗保险支付,实际上是由全民买单,医保费用政府强制性收取(例如我国),个人和单位分担。
医院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二者的区别是:营利性医院赚了钱,投资人可以分红;非营利性医院挣了钱永远只能花不能分。但是钱是一分不能少收,二者收费标准也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医院分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差别是出资人的身份决定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公立医院的体制沿袭自从前的苏联,完全由政府举办;民营医院主要是社会资本办医,以赢利为目的;有些国有资本出资办医院,由于不在政府计划之内,被称为“公办民营”(例如北大国际医院)。
啰里啰嗦说这么多,就是一个意思:甭管看病还是消费,都得给钱。
何谓“回归医疗”?古今中外,无论医疗机构是谁花钱开办,都不得干涉医生的医疗主张,此乃同理,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的做法,都与医疗行业基本伦理有出入。所谓“回归”,只不过是从“唯利是图”的商人手里,要回本来属于医生的医疗决策权。
是不是“回归医疗”就不以赢利为目的?不是,赚钱是必须的。只是作为特种行业的医疗行为,和卖裤子不一样,特别是医美,过度推销或者过度医疗,直接后果都在客患的身上脸上,影响客患的健康乃至生命。当然,既然是消费,推销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害人骗人。
是不是把决定权还给医生就算“回归医疗”了?不一定。有些医生利用医学知识钱,坑蒙拐骗的坏事也没有少做。关键是责任制度是否合理,如果医生肩上没有责任,那么做起恶来便没有约束,出了问题由老板赔钱,医生反而会把傻13老板玩弄于股掌之中。
医美老板们不愿意让医生说了算,医生们得不到尊重,没有权力,自然不负责任,眼里也就只能剩下钱了;于是老板需要出的钱越来越多,成本日渐升高;医生被老板逼着多挣钱,做违心的事,当然不会开心;客患一端得不到恰当的服务,对医美业的评价越来越低……这便是当下我国医美业的怪圈。
总结一下:医美这个消费医疗产业,本不存在“医疗本质”与“商业本质”之争,有的只是从岐路的回归。中国的医美,就是一只迷途羔羊,什么时候能够踏上正道,不得而知,但愿叫喊的声音再大一些,让能够救我们的人听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