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创)如果不接地气,葡萄酒融不进我们的生活

(原创)如果不接地气,葡萄酒融不进我们的生活

作者: 热恋红酒 | 来源:发表于2016-08-10 15:40 被阅读0次

中国人看人喝酒,西方人看酒喝酒,这是东、西方酒文化的最大区别,这种区别背后隐藏着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所以尽管这些年来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高速增长,但西方葡萄酒文化并没有影响到中国。未来随着葡萄酒市场的持续增长,我们更需要有融汇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

首先,酒文化的本质也要求西方葡萄酒文化必须与中国传统酒文化相融。老外们在一起的PARTY会围绕着几款不同的酒,议论纷纷,注重一个“品”字,在意酒的本身,往往让酒成了聚会的主角;而中国人的聚会酒完全只是个助兴工具而已,正所谓“只要感情有,啥酒都是酒”,

强调一个“干”字,酒本身不是最重要的。

中国酒文化强调一个“干”字的原因主要有:1、东方人的感情是含蓄的,酒精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们情感表达;2、我们的社会普遍缺少信任机制,很多喝酒场合人们总把“令伤身体不伤感情”挂在嘴边,其实质是用一种轻微的身体自残来换取一种信任与认可。上面描述的中国酒文化我们先不论他价值层面的对与错,这种依托酒又脱离酒的情感交流或者说精神层面的交流也正是中国酒文化的本质。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和西方葡萄酒文化进入中国后,只有和中国传统酒文化相融才会愈发生机勃勃。

其次,把葡萄酒忽悠成阳春白雪实际上也是误解了西方酒文化。

这些年随着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关于葡萄酒、葡萄酒文化的培训如火如荼,但大多都是那些完全基于西方生活方式的,所谓既奢华又有内涵的内容:如何开酒、如何醒酒、如何倒酒、如何闻香、如何酒配菜等等,可实际结果呢?除了哪些极少数的所谓葡萄酒发烧者外,大多数人还都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在进行着他们的杯酒人生。

很多葡萄酒培训与教育大师们也走进了一个误区,太过注重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并且教条地引用西方葡萄酒文化教材,找出几十种香气的酒鼻子让学生去感性记忆,要命的是那些香气品种没有几个能在中国找到实物,学习者也迷信这些,照搬复制继续忽悠消费者。

最后,中国餐饮的复杂性、多样要求也必须有我们自已的葡萄酒文化。

国内很多葡萄酒教育中也都少不了酒配菜内容,但大多也只能谈到“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并配以一些具体西餐案例如什么酒适合配牛排,什么酒适合配海鲜等。可实际上西餐在中国毕竟是极少数的,而且众所周知,中国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远超西方,有人开玩笑说《舌尖上中国》可以拍上数百集,而如果拍《舌尖上欧洲》最多也不过十集。

中国地域广阔,食材众多,几千年的烹调技艺传承,还有习惯形成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口味偏好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去深入研究,什么样的葡萄酒才能与之形成完美搭配。

相关文章

  • (原创)如果不接地气,葡萄酒融不进我们的生活

    中国人看人喝酒,西方人看酒喝酒,这是东、西方酒文化的最大区别,这种区别背后隐藏着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所以尽管这些...

  • 擦肩

    原创 -夕雨时分 走不进的人,不浪费时间 融不进的群,不刻意欢颜 安静, 做好自己... 随性、随缘、随喜 不纠结...

  • 我们很多人没有了生活

    地气接不上了

  • 融不进婆家?不融也罢!

    文/婉兮 图/摄图网 1 结婚三年,小雅依然像婆家的客人。 一年回去一两次,公婆客客气气,一见她洗碗便慌忙阻拦,...

  • 陌生人

    融不进去,终于还是融不进去。

  • 融不进

    生活啊真是不遂人愿的。人啊也不总是心随所愿的。 这不,黎明做的好好的,但台湾老板突然以营收没达到理想状况宣布关门了...

  • 圈子,重要,自己的实力,更重要

    有时候,你觉得融不进某个圈子。那是因为你不够格。 圈子,真的很重要。但,如果你的实力不够的话。你是融不进去的。如果...

  • 大学一个人很奇怪么

    写着别人的故事过着自己的生活 偶尔会想这难道不也是自己的故事吗 w从来没想过会一个人 但是融不进去的圈子怎么都融不...

  • 接“地气”,更要接“天气”

    2018年9月26日,人教版统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上册网络培训如期举行,我市九年级任课教师全员集中到师校参加了此次培训...

  • 不接地气的生活——《我们的新生活》

    今天聊聊电影《我们的新生活》。 片名我们的新生活 (2020),别名我和我的生活。 影片在国内腾讯视频、优酷、爱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如果不接地气,葡萄酒融不进我们的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rj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