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事都不能深想,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是的,今天看电影《驴得水》,真是百感交集,很多情绪无处宣泄,眼泪从魁山开始骂一曼就流个不停,最后的一声枪响,彻底崩溃,感叹,每个人苟且活着都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又在情理之中。
作为一名老师,我看到的校长是一位有教育理想的人,为了坚守自己的梦想,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低声下气,总认为自己可以周旋一切,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造成后果越发严重,最终不但自己身处险境,自己的女儿也跟着涉险。最后虽然是一出闹剧结束的,但也看出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出黑剧里面到处充斥着无奈,辛酸,这世上有很多“驴得水”式的人物,以小人得志的心态“如鱼得水”得理而不饶人,荒诞而讽刺,每一个桥段似乎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影子。
我们现实生活中像校长这样的人物比比皆是,比如说均衡发展检查,明明没有一个学校能做到人数达标,却自上而下统一造假,把学生的课桌东藏西放,把学生带这领哪,还教他们要统一口径,教他们怎样应付检查,怎样说瞎话。曾经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就很不解的问我:“老师,我们班明明有78个同学,为什么要说有60个,都谁不上了,他们是转学了吗?为什么我们没有给他们开送别会。”看着孩子纯真的样子,无奈的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孩子们一入校,我们就在课堂上大谈特谈,一个小学生的优良品质是求实,我们用大教育家陶行知的话互相勉励,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现实又是怎样的?我们的教育局长,我们的校长,我们自己不都是剧中人吗?
剧中的铜匠,让我无比同情的人物,也让我看到知识的悲哀,刚出现的他是一个很纯真的人,愿意帮助人,欲望没有那么多,有爱的人。恋上一曼后,敢给自己的老婆叫板,可到最后,回家读了书,有思想了,好的不易学,坏的学的坏,再次出现的他,打一曼的脸还不解恨,还让人骂她,还剪了头发,最后也导致了一曼的死亡。这样的人物我们身边多如牛毛。造成这样的人物是教育的悲哀,是这个社会无数的自私、贪婪、欲望、懦弱、嫉妒的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曼这个人物,我只能说,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她的遭遇更像一个时代的缩影。周围人的冷漠,不作为让她承担了后果。
整部电影的讽刺意味很浓,剧中孙佳的理念贯穿始终,那就是:“做错了事就要勇于承担,掩盖只会让人走向歧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