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教材内的讲读课文,可以以此文为导读引出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帮助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迁移。
这篇文章写了鲁迅无忧无虑的童年,在百草园快乐玩耍和在三味书屋学习成长的经历。
百草园虽然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而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在哪里?
最精彩的那一段,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列举了很多动植物,写出了童真童趣。
这一段值得条分缕析,结构,写作顺序,写作方法,真是匠心独运,妙不可言。
接着比较私塾与现代学校的区别,引出老师的形象和孩子们在三味书屋中的忙中偷乐。
至于主题的理解,有批判说,童趣说和折中说三种理解,现代学者更倾向于童趣说,这篇不同于其他嬉笑怒骂的讽刺,即使有对封建教育的微词,也是含蓄的,文中的老师也是他在其他文章中提到的值得敬重的寿镜吾先生,比起古板教条的私塾先生,已经算是很仁慈和开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