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刚谈恋爱不久的室友抱怨:
“我今天这么空闲,为什么我的男朋友有时间也不来找我约会?我好无聊啊!”
或许在平时我会调侃一句:“哎呀你男票不爱你了,哈哈。”但是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文,此文大概是讲,我们在脑海里都为身边每个朋友和亲人或者爱人编了一本《人际关系使用手册》,也就是说,每个人在我们心里都有ta的位置,也有ta应该要为我们做的事情。
就比如说,情人节到了,女生常会在朋友圈发自己喜欢的口红或者别的东西,暗示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喜欢自己的人买来取悦自己。一旦女生发出了暗示但男朋友没有get到或者是没有做到,那这个情人节几乎一定是硝烟弥漫的。就跟前文我的室友一样,已经积累了对男朋友行为的不满,自己也感到非常不愉快。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一定是在男女关系中,很可能是你过生日朋友没有给你准备到你满意的礼物,你就非常伤心。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的情绪嫁接在别人的表现与行为上,如果他人做到想要的事情,那我们就非常开心和满足,但一旦他人没有按照自己想要的意愿来做事,我们就会感到伤心失望甚至愤怒。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想要自己开心与满足,岂不是要去控制他人一直做自己希望他做的事,这不就成了控制了吗?那人人都处在想要控制他人的思维里,怎么会有健康的关系呢?
很多心理学家都说,要说出自己的需求才可能得到满足,可是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别人身上呢?满足我们的需求是自己的责任不是别人的责任。我们总是认为对别人的期望是合理的,ta应该满足我的期望,可是合理不合理评判的标准应该不在我们这,而是对方的感觉。
当别人按照我们的期望来做事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是被接纳被尊重被喜欢的,这样感觉非常好,但如果别人不按照我们的期望来做事,我们会感觉非常消极。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把自己的情绪都嫁接到别人的行为上,我们没有为自己的感觉负责,而且把它交给别人控制,被别人的行为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是不是一件很无力又很愚蠢的事情?
“别人的行为无法决定你的感觉,只有你对他们的行为的想法才能决定你的感觉。” 我们应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想想在生活中另一半主动做到一些你很期待的事情时(比如精心准备的一个约会),你是什么样的感觉,记住这样的感受,当你要求他,他做到时,又是什么样的感受,那即使他没有真正去做,你也可以让自己拥有这样的感受呀,如果你期待的是精心约会的过程,那你也可以去准备,让自己享受这样一个过程呀。
我们其实不需要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而改变他人。想一想如果别人为你做了那些事,你会怎么感觉? 然后你决定无论如何你都会有那种感觉。 无论别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你都能感受到你想要的感觉。 靠自己就能感觉更好。我们没有权利让别人改变行为模式,我们唯一的权利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我的大脑,从而确保我向有意义的方向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