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枫树下的思念

枫树下的思念

作者: 湖溪钓翁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19:05 被阅读0次

  正月十五日,在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闹元宵的时候,母亲走了,享年八十八岁。

  一眨眼,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两个月了。

  母亲是地主的女儿,高小毕业。本来与闺蜜约好一起到县城参加“攸县简师”招生考试,中途因闺蜜变卦,母亲也失去了这一宝贵的机会。考学不成,母亲便在家跟我外婆学习女红和一切家务劳动。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母亲嫁到湖头。土改的时候跟着我祖父划成了破产地主,家里的房子和母亲陪嫁的东西都被没收了。

  听大姐说:生下我二哥后,母亲得了一场大病,双乳烂得厉害,整个人都变了形。到各家各户作辞后,竟自己穿上了寿衣……也不知什么原因,母亲的病竟慢慢好起来了。之后,又有了二姐、小妹和我。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期间,她做了一个噩梦。大水冲走了独木桥,她过不去。这时,河对面来了一群穿长衫的人都摇手劝她不要过去。

  自我记事起就没见母亲闲过:白天要出工挣工分,还要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喂猪喂鸡;晚上还有做不完的家务活。为了让我们过年能穿上新鞋袜,母亲几乎是夏天就开始了准备。我常看到:油灯下,桌子旁,一边是埋头打草鞋的父亲,一边是哼着《毕业歌》穿针走线纳鞋底儿的母亲,炕凳角落里是熟睡的小妹,火炉上还有热气腾腾的猪潲。 大姐的婆婆多病,我外甥断奶后,母亲常让大姐把小孩送来,让我和小妹帮着照看。

  在那个艰难的年月里,多数人家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四处借米下锅。我母亲从没让我们饿着,甚至从没让我们出去借过米。很多人家吃钵子饭是为了给孩子定量,我们家吃的是从不限量的大锅饭。有些人家吃的是薯丝饭,我们家则是顿顿白米饭。母亲很节俭。听人说,有一次母亲赶集买猪崽不小心多给了卖家二十块钱,母亲心疼得厉害,发誓一个月不赶集。母亲说:一个月少赶九次集,弄掉的这二十块钱就省下来了。

  曾经最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那个几乎一年到头不见肉星的日子里,母亲是靠什么让一家人吃得那样津津有味?

  记忆里,每年正月初一早上,我们的床头总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服新袜子,还有新布鞋。衣服是年关里请裁缝上门做的,布鞋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精通女红,亲手给我们定做的松紧鞋款式新颖、舒适耐穿。我们的棉袜子也饱含着母亲的心血——母亲在原袜底上加了一层厚底。这样一改,袜子外观没变,使用寿命长多了。小时候,几乎没见过母亲穿对襟上衣。母亲穿的都是自己做的那种旗袍式上衣。

  初中三年,我住校三年。三年里,我几乎是周日去学校,周六下午回家。记得每周日下午,母亲要挤出时间为我准备一周的菜。冬天好说,不管什么菜吃六天不会变味。热天就有讲究,弄不好第二天菜就坏了。真佩服母亲,三年里没让我吃过一次变味的菜。还记得每个周日母亲切辣椒的场景;还记得母亲给我做的菜的香味;还记得母亲那几道经典的菜谱:干辣椒炒豆子、干辣椒炒虾米、干辣椒炒鱼仔……

  九0年八月初二,父亲突发脑溢血猝然离世。母亲花甲失伴,一下子老了许多。父亲走了,吃饭的时候,母亲总会在父亲常坐的地方摆上一副碗筷,斟上一小杯酒。等一家人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母亲总会悄悄地把那杯酒喝掉。这一举动,母亲坚持了十年。即使偶尔走个亲戚,母亲也会叫上父亲一起去。

        我成家后,母亲总惦记着我妻子和孩子。我们每次回家,平时不怎么赶集的母亲总要早早地去镇上买回各种食材,精心为我们准备一顿大餐。我们离开的时候,母亲要给女儿带上秘制的肉丸子,还要塞给女儿一些钱。女儿经常夸我母亲做的肉丸子好吃。母亲去世后,女儿回忆说:奶奶在县城带她的时候,有一天天快黑了外面又下着大雨,她还没回家。奶奶急得不得了,准备锁门打着伞去接。正要出门时,她回来了。女儿说想起这事至今还后怕:奶奶又不知道学校在哪里,这一出去出了事该怎么办?!

  二0一一年正月,小妹因病去世后,母亲的身子彻底垮了,精神状态非常不好。每天待在家里,哪也不去。每月初一十五,她的保留节目是烧香祈福:愿我们这一大家庭平平安安,愿家里每一个人健健康康。哥哥告诉我:我女儿高考那几天,母亲天天很早起来,烧香祷告:求上天保佑,让我女儿金榜题名。二0一三年五月,母亲骨折留下了后遗症,衰老得更快了。我每次回家看她,她总是那几句话:到了这个年纪,她随时可以走了;她的后事也基本上交代清楚了;总嘱我照顾好我妻子和女儿。

  大年三十,我带妻子女儿回家陪母亲过年。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陪母亲过年了。

  正月二十日,我们冒着风雨送走了母亲。

  二十八年后,父亲母亲终于又在一起了。枫树下罗家岭,父亲母亲昔日劳作过的那块自留地,成了他们永久的安息之地。

附一:

       妈妈的遗书

  我是1930年出生,8岁入学,高小毕业。出校以后,在家里和我妈妈学习手作和一切家务劳动。

  1946年与昭明订婚,48年过门到湖头,到现在已有61年。在这几十年多来,谢谢群众们看得起,没受过什么欺压。以前不知道父亲谭德维在年轻时是一个爱风流赌博不务正业的人——所分的祖业全部败光了,房子在民国十九年革命中烧成了一块草坪。无家无室,没有丘田片土,昭明母子俩都是吃伴甑饭。以后搭帮陈贞秀婶母娘把他扳回湖头来,扶助他做了几年生意。1947年又督促他整修房子。48年12月14日接亲,才重新立家。当年春节还是过得很舒服,以后就变了样。他母子都很老实,害怕他,一切都是我从婶母娘家搞来。

  1949年我们盼到了解放,从此我们就像在黑暗中见到了太阳、如沙滩里的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快乐。在土改的时候我们跟着父亲划成了破产地主,没收了三间房子和我陪嫁的东西。群众的眼光还是很宽大,给我们分了田地,还留了三间房子给我们安身,把我们与群众一样看待。实在是无处报答群众的深恩,很觉惭愧,请群众们谅解呀!

  现在,归山的时候已到,今天只好向全体父老乡亲子女儿媳女婿孙辈流泪作一个长期的永别啊!唉,在这幸福快乐的时刻怎舍得分别呀!可是这公平路人人要走的。

  临近永别,我有如下几点做人的教训,请后代要牢记于心:第一要爱护国家爱护党,听党的话,不要违法乱纪;第二要团结群众,队里的人和本槽门内的人尤其要像鱼水一样亲密;第三要通道理,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刻苦耐劳,自觉自爱;第四遇事不要出风头,自己有道理的事也不要害怕,无事不要犯事,不要嫌贫爱富。只要你们做到这些,我将心满意足。

  今后请群众们对我的后代多多关心和教育。

  不多写了,祝大家永远幸福快乐!永别永别!

                                                  刘肇祺流泪亲笔

附二:

       奶奶的嘱托

  艺浓呀,你是光辉文飞的女儿,更是奶奶的心头肉啊,也是我们家今后的靠望!

  第一、要爱护国家爱护党,听党的话,听爸妈的教育。

  第二、要记住伯父的深恩。那时候因家贫阶级不好,他们姊妹都没读好多书。伯父刚进完小就被同学欺负,因此也就失学了。以后他就说姊妹们只要读得好尽量去读,欠了账,他慢慢还。可是两个姑姑都不想读,只有你爸爸得到了这效果呀。所以我要想你要记住这深恩一定要报。

  第三、你现在已长大成人懂事,我就是希望你莫忘记老家。现在家里光景不好,以后就全靠你与谭希和丹玲嫂子齐心合力撑起我的门户,千万不要倒了。这样奶奶就心满意足了。

  祝你努力学习,天天上进!

                                                  奶奶刘肇祺亲笔

相关文章

  • 樱花🌸树下的思念

    遥想当年,你在花雨中翩翩起舞,我轻握木笛,偶尔你回头看我,笑靥如花,终只是一场梦吧。。。。。。 她叫刘染曦,H市第...

  • 枫树下的思念

    正月十五日,在家家户户喜气洋洋闹元宵的时候,母亲走了,享年八十八岁。 一眨眼,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两个月了。 母亲是地...

  • 椿树下的思念

    门前有一棵大树,夏天浓荫蔽日,成了小区的避暑胜地,大爷、大妈拿着马札、携孙带子到树下乘凉。大树底下聚集着下棋走马的...

  • 娴静

    诗书淡茶 秋日枫华 古筝琴瑟 树下看花

  • 石榴树下的思念

    熟悉清脆的铃声准时响起,今天是第几次响起,在心里认真数数,没错,应该是第九次,上第三节课了,...

  • 梧桐树下的思念

    又是一个春去秋来,梧桐树上的叶子一片又一片落入泥土。几片零星的枯叶蜷缩地卧在虬龙般枝干的尖梢,轻轻地晃动着...

  • 梧桐树下的思念

    天,一点一点地暗了下来,太阳,在云朵的簇拥之下回到了山的那边,我站在褐色的土地上,将天空久久地凝望。 耳边偶尔传来...

  • 枫  染红了思念

    枫 染红了思念 枫叶红了 片片相依 不离不弃 旖旎着金秋 倾诉着一段美丽的邂逅 满目层林尽染 火红的思念 在时空里...

  • 芯儿小语418《秋红》

    芯儿原创 雨滴滑落裹上枫的秋红捎来蟾宫桂树下的信

  • 樱桃树下的思念

    3樱桃树下的思念 文/单小花 每看见樱桃树,记忆的阀门便打开,母亲和父亲的点点滴滴就浮现在眼前,内心顿生温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枫树下的思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xa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