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被偷走的安全感还给孩子 2019-01-06

把被偷走的安全感还给孩子 2019-01-06

作者: 曲晓岩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12:45 被阅读0次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讲: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因为我没有安全感。

    如果一个成年人,还要把锅甩给安全感,就像一个成年人把锅甩给原生家庭一样,只能说TA心理年龄太小,还幼稚着呢。(成年人,意味着有能力、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找原因,是为了让自己改变。没有原因,一样也可以改变。)当然,你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说明自己的心理发展进步空间还大着呢,潜力无限。

    但孩子的安全感,很多的时候,父母注意一下,还真的是可以维持住不少。

    我们天天说安全感,到底安全感是个什么鬼?

    在我看来,安全感,它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的内心对安全的需要与外界满足情况的反映。

    所以,安全感的保持或发生发展,靠客观的物质条件并不能完全实现。并不是说,你给孩子很好的物质条件,很多很多的爱,就可以了。

    因为,安全感的要素,取决于两方面,孩子“要”的,和你“给”的,这两方面是否匹配,就像天平的两端,要保持匹配,才能达到平衡。

    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不满意就开始哭嚎。饿也是哭,困也是哭,不舒服也是哭,无聊也是哭。这个阶段,能够快速判断孩子到底是因什么哭而及时对应处理的妈妈,显然比只会喂奶的妈妈更技高一筹,更能给予孩子安全感。

    但这里有一个不好操作的点,是因为妈妈其实也并不清楚孩子到底是因为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哭闹,还是孩子就是一个难抚养的高需求宝宝。

    在实践中,我发现,高需求宝宝也分两种。一种是高敏感的宝宝,他们的情绪反应会很多很频繁,但相对来说,处理的策略比较简单,只需要关注就好。简单地说,就是只要关注足够,他们自己就能哄好自己;一种是低敏感但高强度反应的宝宝,他们的情绪反应不一定频繁但一定会非常强烈,像这类的孩子,对父母要求会更高一点儿,必须是要对应处理,否则他们会哭到你怀疑人生。

    说到这儿,是不是有些家长就很庆幸,自己家真是一个天使宝宝?

    天使宝宝比较容易抚养,但相对来说,父母也不太容易会去特别关注孩子,孩子容易被忽略,亲子关系失衡的隐患在青春期爆发问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高需求的宝宝,在幼时会让父母焦头烂额,但这也会提醒家长,提早学习育儿的相关知识,更关注孩子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相对来说,智慧的家长只要度过幼儿期的难关,亲子关系相对比较融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更容易解决。

    其实,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孩子,在生命形成的那一刻,TA的先天气质已决定,家长要做的就是提供后天的良性影响。

    要让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只要做到几条就足够了:

    一是抚养人的态度行为一致。这里不仅是父母的态度行为,在当今的现实情况下,还包括父母与祖辈的态度行为一致。父母抚养也好,祖辈抚养也好,重要的是抚养人的气质特性是适宜抚养婴儿的,一个耐心的温柔的不急躁不焦虑不苛刻的人,就是最好的抚养人。

    二是抚养人的态度行为前后一致。什么意思呢?比如,你想当虎妈也好,想当暖妈也罢,都要前后一致。不能同一件事,今天打,明天夸,孩子就凌乱了。

    三是创造安全温暖有爱的环境。家里有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里的人都和和睦睦。在冲突的环境里,孩子长期处在高压应激状态,眼看到是冲突的沟通方式,TA的笃定淡然从何而来?

    当你发现,孩子已经有了不安全感,怎么办?其实只要坚持做到一点就好(对成人同样适用)。

    让孩子去体验成就感。

    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是孩子擅长的也好,或者是孩子喜欢但不擅长的也好,总之,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就好。重点是在TA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要能体验到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

    当TA的愉快体验多了,不安和焦虑就少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就改变了。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爱与智慧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最后,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安全感,是和爱,是和自尊紧密联系的?

    对呀,在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里,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三类需要是基本需要,也是一个人人格良好发展的必需条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被偷走的安全感还给孩子 2019-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zjrqtx.html